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1、血管的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较其它部位的静脉穿刺难 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静脉的选择具有 重要意义。从整休的解剖角度来说,头部的额正 中静脉位置固定不易滑动,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 ,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位于耳屏前 上方的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等都适于静脉输液。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2.进针 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 ,进针角度宜小,先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 管固定。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缓进针刺 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准, 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 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 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三)上肢(三)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
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下中静脉与贵要静脉 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 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屈侧,肘窝
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注入肱静脉或伴肱 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尺侧的浅静脉。
3、肘正中静脉:短而粗,变异甚多,通常于肘窝处连接贵
要静脉和头静脉。临床上常在此穿刺抽血或进行静脉注射。
(四)下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和小 隐静脉
鲜红
不畅,苍白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 保温,从整休的解剖角度来说,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是小儿头 皮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
2.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输液也常用 位于耳屏前上方的颞浅静脉。;
3.耳后静脉稍粗,耳后静脉等都适于静脉输液。;但皮下脂肪厚 ,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
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 要,亦可用5.5号头皮针或静脉 留置针。
(一)穿刺前准备
1、患儿及家长的准备 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穿刺前告知患儿家长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大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同时告知家长协 助约束患儿头部及腿部的方法。 2、护士的准备 患儿哭闹时,患儿的家长心情焦虑,心疼孩子遇事易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 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同时做好一切物品准备。
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 对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
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然后穿刺
头皮针的选择
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为4.5 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 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向, 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 浅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 针尖斜面在血管外引起液体外 渗.
4、因而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自 己的角色,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一旦穿刺失败 应主动向家长道歉,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 。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心理护理
1、婴儿:重点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 。
2、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应多鼓励、表 扬。
3、儿童:询问患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以分散注意 力,减轻疼痛。
3、环境的准备
穿刺时光线的强度、明亮度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 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散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 线,静脉显露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弱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 就只有借助日光灯,将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0-50cm为宜。总之, 不论选用哪种光源,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 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 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而看 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管比较深
注意鉴别动静脉
外观 浅蓝色 触摸 无搏动 按压 凹陷 血流 向心 血色 暗红 液体滴入 顺畅
静脉
动脉
淡红色
有搏动
无凹陷
离心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深圳天伦医院:医务科
(一)心理护理
1、小儿不同成年人,输液时往往不合作,这时护 士应同其家长互相配合。
2、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 于溺爱,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
3、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 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甚至用不文明,不礼貌的 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
皮肤准备
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cm处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 门和骨隆突处皮肤。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1.按压 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 让患儿平卧,嘱咐家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
对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 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
(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合理的选择部位及静脉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 静脉,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 远心端选用。
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 选择静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 与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 垂直下降汇入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1、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最大的皮下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 内侧→内踝前方约1厘米处,沿小腿内侧伴隐神经上升→膝关节内侧, 绕过股骨内侧髁后方→大腿内侧→大腿前面→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 厘米处穿过筛筋膜,直至腹股沟处汇入股总静脉。
2、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沿小腿后外侧上行至膝关节后部,汇入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