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1. (2分) (2019高三上·芜湖开学考)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已知人群中蓝眼占百分之一,则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A . 9/400B . 1/44C . 9/200D . 1/22【考点】2. (2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 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B . 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C . 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D . ④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考点】3.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B . 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颏率不发生改变C . 有害的突变基因一般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D . 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无关而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考点】4. (2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 ②④⑤⑥⑦B . ②③④⑥C . ①②⑤⑥D . ①②③⑤⑦【考点】5. (2分) (2019高一下·葫芦岛期末)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B . ②是自然选择C . 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D . ④是物种多样性【考点】6. (2分)(2017·平谷模拟)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存在竞争关系B . 20%的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 . 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的小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 . 最后的多刚毛种群和起始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果蝇没有进化【考点】7. (2分)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A .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 . 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考点】8. (2分)右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 . ②是自然选择C .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 . ④是指物种多样性【考点】9. (2分) (2020高二上·洮南月考)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B . 调查得知某学校10年内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推知该校学生在这10年内发生了进化C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D .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考点】10. (2分)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 .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 . 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 .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考点】11. (2分)(2017·达州模拟)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且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F区不抗病豹和T区抗病豹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 . T区豹种群中抗病基因的产生是病原体诱导定向突变的结果C . 混合后的豹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D . 与引入雌豹之前相比,F区种群致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考点】12. (2分) (2019高一下·鸡东月考)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对感病基因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占1/9,抗病植株和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 . 1/9B . 1/16C . 4/81D . 1/8【考点】13. (2分)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

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

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A . 3:2:3B . 4:4:1C . 1:1:0D . 1:2:0【考点】14. (4分)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蜊。

他们的祖先均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

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能适应低温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

根据材料回答第(1)—(2)题:(1)下表为陆生鬣鳞蜥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的差异率。

由表可知,这三个群体表现出()A . 物种多样性B . 遗传多样性C . 生态系统多样性D . 以上三项都是(2)下列关于鬣鳞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可改变陆生鬣鳞蜥种群的雄因频率B . 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发生适应环境的莶因突变C .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鱗蜥与海洋鬣鳞蜥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 . 海洋鬣鱗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某因可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考点】15. (2分)(2017·昆明模拟) 某昆虫的种群非常大,第一年AA占10%,Aa占20%,aa占70%,种群内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假设由于环境条件改变,种群中显性个体每年增加10%,隐形个体每年减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环境条件的改变一点会影响隐性个体的出生率B .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C . 第二年隐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60%D . 若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考点】16. (2分) (2020高二上·松江期末) 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图中P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 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它标志新物种的形成D . 若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物种【考点】17. (2分)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和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 2:1:2B . 1:2:0C . 4:4:1D . l:2:1【考点】18. (2分)(2020·浙江模拟)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査分析的结果家蝇种群来源敏感型纯合子(%)抗性杂合子(%)甲地区7820乙地区6432丙地区8415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A . 不同类型的家蝇都可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 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C . 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D . 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考点】19. (2分) (2020高三下·衡阳开学考) 等位基因(A/a)位于某种昆虫的常染色体上,该种昆虫的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a基因的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Ⅰ、Ⅱ、Ⅲ分别代表AA,Aa,aa的频率B . 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等C . 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D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考点】20. (2分)(2016·乐山模拟) 下列关于变异、育种、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育种提供了原材料B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 . 基因突变多害少利,是因为往往会破坏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D .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提高产量,从遗传的角度是因为人工诱变【考点】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31分)21. (9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

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

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等。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

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

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___。

A . 0≤N≤100%B . 0<N≤50%C . 0≤N<50%D . N>50%(5)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