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变异、育种和进化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B)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B)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C)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A)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疏漏诊断]1.有关生物变异的正误判断(1)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2)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3)低温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4)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有关生物进化的正误判断(6)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7)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8)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9)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10)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11)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人工诱导多倍体时,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等。
(4)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程序性诱问(5)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不只有基因突变,其依据是原核生物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因DNA的转移而发生基因重组(如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时,会因基因重组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菌)。
(6)杂合二倍体植株经单倍体育种所得植株是二倍体,其原因是杂合二倍体进行单倍体育种,首先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只含1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植株,筛选得到所需的新品种。
(7)一般生物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有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请作出解释。
有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减少一半,但可能含一个染色体组,即贮存着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
热考命题1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生物育种[学生用书P50]1.(2019·高考江苏卷,T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细分析:选A。
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则模板链对应的碱基由CTC变为CAC,并不影响DNA中A与T和C与G的对数,故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不会发生改变,A项错误;由于血红蛋白β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故血红蛋白β链的结构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呈镰刀状,容易破裂,C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D项正确。
2.(2019·高考江苏卷,T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详细分析:选C。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可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A错误;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以及基因的显隐性等,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 错误;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经加倍处理后,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为可育的植株,可用于育种,C正确;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不变,D错误。
3.(2018·高考江苏卷,T15)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详细分析:选C。
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A项涉及基因突变;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能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B项涉及基因突变;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机理不涉及基因结构的改变,C项不涉及基因突变;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导致抑癌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D项涉及基因突变。
4.(2016·高考江苏卷,T14)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详细分析:选B。
个体甲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基因数目减少,可能对表型有影响,A项错误;个体乙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项正确;若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3∶1,C项错误;个体乙染色体上基因没有缺失,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也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D项错误。
5.(2017·高考江苏卷,T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___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详细分析:(1)生物的可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培育得到的新品种,与原种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物质(基因)可能有所差异,因而可根据变异株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
(2)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
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从而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这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
(3)若是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会发生紊乱,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低的异常配子,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故只得到极少量的种子。
育种方法③需首先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柑橘苗,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4)育种方法①需连续自交,每次减数分裂时与早熟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其他性状相关的基因都会发生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基因型,经选育只有一部分基因型保留下来。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无基因重组发生。
答案:(1)遗传(2)纯合花药单倍体(3)染色体分离配子组培苗(4)重组本部分多以选择题形式直接考查三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三类变异的产生原因、特点、与遗传规律综合分析、育种方式及相关实验分析,一般难度不大。
1.可遗传变异的“四大”易混点2.“二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一、考查生命观念1.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中增加了若干对脱氧核苷酸属于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同种生物相互杂交的过程中D.发生在玉米花药中的变异比发生在根尖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详细分析:选C。
一个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基因重组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如基因工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它实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重组,C错误;发生在玉米花药中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D 正确。
2.(多选)下图表示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⑥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④⑤过程的育种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②③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D.图中A、B、C、D、E、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等,通过⑦过程产生的新物种的染色体数是B的两倍详细分析:选AD。
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⑥过程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④⑤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⑦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它们的育种原理相同,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正确;②③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产生符合生产要求的性状,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C正确;图中E幼苗是由花药发育而来的,为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C品种的一半,D错误。
育种方式及原理辨析(1)诱变育种原理(2)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关系(3)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二、考查科学思维3.( 2019·攀枝花市高三统考)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朱红眼基因ca、辰砂眼基因v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cb与基因w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C.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导致基因突变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详细分析:选D。
因为朱红眼基因ca位于常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基因cb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是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不能发生互换,B 错误;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导致基因突变,如果碱基对改变的位置位于非编码区或基因间区,则一般不会导致基因突变,C错误;图示中的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因此二者可以出现在同一极,进入同一个细胞中,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则位于其上的基因也随之移向两极,故基因ca、cb、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