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杀菌剂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现代杀菌剂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7
三、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化学结构上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羟 酮基)、 三唑基团化合物。 基(酮基 、取代苯基和 ,2,4-三唑基团化合物。 酮基 取代苯基和1, , 三唑基团化合物 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 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对子囊 菌亚门、 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 性,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麦角甾醇)生物合 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麦角甾醇) 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3
现代杀菌剂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现代杀菌剂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一是,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问世, 一是,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问世,使杀菌剂进入了 选择性的时代,它们的主要品种有多菌灵、 选择性的时代,它们的主要品种有多菌灵、甲基硫 菌灵、苯菌灵等。 菌灵、苯菌灵等。 二是,三唑类杀菌剂的上市,使杀菌剂的活性明显 二是,三唑类杀菌剂的上市, 提高,自最早的三环唑和三唑酮在二十世纪70年代 提高,自最早的三环唑和三唑酮在二十世纪 年代 中后期上市后, 中后期上市后,历经几十年使此类杀菌剂成为各类 杀菌剂之首。 杀菌剂之首。 三是,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出现, 三是,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出现,为杀菌剂领 域的第三个里程碑,代表品种有嘧菌酯、肟菌酯、 域的第三个里程碑,代表品种有嘧菌酯、肟菌酯、 醚菌酯等。 醚菌酯等。
现代杀菌剂发展的三 个里程碑
1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杀菌剂的分类 、 2、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3、三唑类杀菌剂 、 4、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2
一、杀菌剂的分类: 杀菌剂的分类: 1、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2、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3、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6
如何改变这一光解形象成为了关键。这个时候, 如何改变这一光解形象成为了关键。这个时候, BASF也知道 在做同样的研究,时间非常紧迫,是 也知道ICI在做同样的研究 时间非常紧迫, 在做同样的研究, 也知道 继续投入还是放弃? 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决定继续 继续投入还是放弃?BASF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决定继续 追加投入,并在后来的二个月中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追加投入,并在后来的二个月中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有三个不同侧链与毒基的化合物被合成了出来, 有三个不同侧链与毒基的化合物被合成了出来,其中 一个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是strobilurin A的10倍,且稳 一个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是 的 倍 定性大大提高,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尤佳, 定性大大提高,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尤佳,具有广谱抗 真菌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最终合成了 真菌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最终合成了BAS 490F(醚菌 醚菌 酯,Kresoxime-methyl),并马上注册了专利。 ,并马上注册了专利。
8
常用的三唑类杀菌剂有: 常用的三唑类杀菌剂有: 三唑醇、三唑酮、腈菌唑、戊唑醇、烯唑醇、 三唑醇、三唑酮、腈菌唑、戊唑醇、烯唑醇、 联苯三唑醇等。 联苯三唑醇等。
9
10
11
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国外称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国外称Strobilurin)是一种 ) 仿生杀菌剂, 仿生杀菌剂,是继苯并咪唑和三唑类之后的一个里程碑 式的农用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式的农用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09年销售额达 年销售额达26.28亿美元,占全球杀菌剂市场的 亿美元, 年销售额达 亿美元 23.5%。这类杀菌剂的先导化合物:嗜球果伞素A 。这类杀菌剂的先导化合物:嗜球果伞素 (Strobilurin A)和嗜球果伞素 (Strobilurin B)最早 )和嗜球果伞素B( ) 是由德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 是由德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IBWF)的T.Anke和 的 和 Steglich教授于 教授于1977年首次从嗜球果伞 年首次从嗜球果伞 教授于
6
三、三唑类杀菌剂
自1973年拜耳公司推出第一个商品化具有手性碳的 年拜耳公司推出第一个商品化具有手性碳的 杀菌剂三唑酮之后, 杀菌剂三唑酮之后,三唑类杀菌剂的发展特别引人 注目。其发展之快,数量之多,是以往任何杀菌剂 注目。其发展之快,数量之多, 所无法比拟的。在各类杀菌剂中它更是独居鳌头, 所无法比拟的。在各类杀菌剂中它更是独居鳌头, 位列首位。在各类杀菌剂中,三唑类是市场最大, 位列首位。在各类杀菌剂中,三唑类是市场最大, 品种最多, 品种最多,对其作用机理等也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一 类。
19
醚菌酯从10000多个化合物中选出来,具有保护、 多个化合物中选出来,具有保护、 醚菌酯从 多个化合物中选出来 治疗、铲除和长持效作用, 治疗、铲除和长持效作用,传导性相比嘧菌酯差一 些,但有一定的熏蒸效果,可呈气态分布在叶面上, 但有一定的熏蒸效果,可呈气态分布在叶面上, 对大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大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杀菌 谱没有嘧菌酯广泛, 谱没有嘧菌酯广泛,但对防治白粉病等病害上更有 效。
5
由于具内吸并向顶输导性能, 由于具内吸并向顶输导性能,故以喷雾为主要 施药方式,也可用于拌种或土壤处理,杀菌谱广, 施药方式,也可用于拌种或土壤处理,杀菌谱广, 除卵菌外,对葡萄孢菌、镰刀菌、核盘菌、 除卵菌外,对葡萄孢菌、镰刀菌、核盘菌、轮枝孢 菌、丝核菌等效果较好,但多种病原菌小麦赤霉病、 丝核菌等效果较好,但多种病原菌小麦赤霉病、 水稻恶苗病、把果蔬菜灰霉病及甜菜、 水稻恶苗病、把果蔬菜灰霉病及甜菜、花生叶斑病 对其已产生抗药性。这类杀菌剂仍在发展中, 对其已产生抗药性。这类杀菌剂仍在发展中,我国 也合成不少类似物, 也合成不少类似物,我国已成功地将医用丙硫咪唑 tenacellus)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 )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 而实际上,这个 等人1969 而实际上,这个Strobilurin A与Musikek等人 与 等人 年从霉状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mucida)中分离得到 年从霉状小奥德蘑 中分离得到 的螺粘液杀菌素( 这个Mucidin具 的螺粘液杀菌素(Mucidin)极其相似 这个 )极其相似,这个 具 有抗真菌活性。strobilurin A与mucidin的红外光谱、紫 有抗真菌活性。 与 的红外光谱、 的红外光谱 外光谱以及元素组成一致,而旋光不同。随后 外光谱以及元素组成一致,而旋光不同。随后Anke等 等 人为了搞清这二者是否为同一物质, 人为了搞清这二者是否为同一物质,进一步研究小奥德 蘑(Oudemansiella mucida)并分离到了 )并分离到了strobilurin A 外,还得到了结晶状的小奥德蘑素
18
让我们再看看首先于1996年在德国取得登记并 年在德国取得登记并 让我们再看看首先于 销售的二个产品吧:嘧菌酯与醚菌酯。 销售的二个产品吧:嘧菌酯与醚菌酯。 嘧菌酯从1400多个先导化合物中选取出来,具有 多个先导化合物中选取出来, 嘧菌酯从 多个先导化合物中选取出来 保护、治疗、良好的传输和内吸作用,可抑制孢子 保护、治疗、良好的传输和内吸作用, 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 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对大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较好 的防治。杰出的作用机理、广谱性保证了在欧洲、 的防治。杰出的作用机理、广谱性保证了在欧洲、 美国和日本等主要杀菌剂市场上的成功销售, 美国和日本等主要杀菌剂市场上的成功销售,到 1998年就成为年销售额 年就成为年销售额1.84亿英镑 年就成为年销售额 亿英镑
14
让我们回到1981年,Becker等人的有关此类物质 年 让我们回到 等人的有关此类物质 的杀菌活性及机理引起了巴斯夫( )、ICI这二 的杀菌活性及机理引起了巴斯夫(BASF)、 )、 这二 个化工巨头的高度注意。 就是著名的帝国化工, 个化工巨头的高度注意。(ICI就是著名的帝国化工, 就是著名的帝国化工 总部在英国,1993年将非核心的医药 年将非核心的医药、 总部在英国,1993年将非核心的医药、农用化学品业 务独立出去成立了捷利康( 务独立出去成立了捷利康(Zeneca)公司,1997年诺 )公司, 年诺 华(Novartis)买下默克(Merck)的农业部门 1999 )买下默克( )的农业部门. 年阿斯特拉公司Actara上市 1999年阿斯特拉与捷利 上市, 年阿斯特拉公司 上市 年阿斯特拉与捷利 康合并. 康合并 2000年诺华农业部门与捷利康农业部门合并 年诺华农业部门与捷利康农业部门合并 成立Syngenta先正达) 先正达) 成立 先正达
15
两家公司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及物力。 两家公司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及物力。 意想不到的是,嗜球果伞素 虽然在实验室中抗植 意想不到的是,嗜球果伞素A虽然在实验室中抗植 物病原真菌活性非常强,但在田间试验时, 物病原真菌活性非常强,但在田间试验时,效果却 并不理想。研究曾经一度陷入绝境,甚至有人提出 并不理想。研究曾经一度陷入绝境, 要中止该项目。考察嗜球果伞素 的化学结构 的化学结构, 要中止该项目。考察嗜球果伞素A的化学结构,我 们可以看出,该化合物结构中有三个双键共轭, 们可以看出,该化合物结构中有三个双键共轭,在 田间试验时,强烈的阳光其紫外线很容易破坏结构, 田间试验时,强烈的阳光其紫外线很容易破坏结构, 使其失活。 使其失活。
4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母体结构是含有苯并咪唑环 的活性部分, 世纪 世纪60年代内吸性杀菌剂取得了突破 的活性部分,20世纪 年代内吸性杀菌剂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该类杀菌剂系列产品先后问世, 性进展,该类杀菌剂系列产品先后问世,噻菌灵 (thiabendazole)、苯菌灵(benomyl)、多菌灵 、苯菌灵 、 (carbendazim)是3种代表性含苯并咪唑活性基团的 是 种代表性含苯并咪唑活性基团的 商品化杀菌剂。 商品化杀菌剂。 作用机制为通过与植物病原菌的β-微管蛋白结合, 作用机制为通过与植物病原菌的 微管蛋白结合, 微管蛋白结合 抑制病原菌的有丝分裂,杀死真菌。 抑制病原菌的有丝分裂,杀死真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