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后进生教育
黎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吴水祥
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中间有先进、中间、后进的不同层次和状态,他们的学习状况、思想状态也都有不同。
其中后进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是占优势,但能量很大、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上的消极因素,有些后进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
他们若纠集在一起,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能不能做好差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班、一个学校的风气。
如何教育好后进生,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长远课题。
一、后进生的特点
1、自卑心理强。
后进生学习基础差、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和成绩好的相比自惭形秽。
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受到的指责多于赞扬,不是教师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讽剌挖苦,就是家长的责备打骂、因此他们往往有较严重的自卑感,觉得比别人差一等、低一头、信心不足、自暴自弃,个别的甚至破罐子破摔,与教师、集体对立,另一面,他们又很要面子,害怕和反对教师在大庭广众中的批评,特别对教师“翻旧账”揭老底的做法十分反感。
2、自信心不足。
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
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多数是为了应付家长,应付老师而学习,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要求,是非不分。
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反映情况说成是“告密”,把包庇同学的错误看作“讲义气”,把破坏纪律当作“英雄行为”。
虽然有时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但是往往能说不能做,要做也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
3、挫折感强。
在学习中以失败居多,难以得到各方面的奖励赞赏甚至一丁点的表扬,相反由于学习、纪律不好,还经常受到责骂,回到家中待遇也不好。
于是悲观失望过一天算一天,对什么事情难以产生兴趣。
4、对抗心理强。
对自己的进步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不可救药,于是自暴自弃。
盲目地拒绝外在的教育帮助,其行为表现为态度傲慢、脾气倔强,故意和他人唱反调,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抱无所谓态度。
二、对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的特点是复杂多变的,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只能据其特点而进行。
1、用爱心感化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真诚关心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
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作为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适时适度地给后进生以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赞赏,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2、用真诚关爱学生。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灵魂要吸收另一灵魂的真诚充实自己,然后以加信的真诚奉还于人。
一旦人与人之间缺少了这种美妙的关系,就失去了生机。
”教师与学生相处,特别是与差生交往,正需要以诚换诚。
记得班里有位同学名叫周其,他年纪虽小,却是远近闻名的“调皮大王。
”刚刚开学不久,有关他的麻烦事就接踵而来。
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捉弄同学,还有的同学投诉他不讲卫生,把沾满鼻涕的手往同学的课桌上一抹……。
一天下午,我把他带到办公室里,拉着他坐在我旁边,我问他为什么老是不遵守纪律?他低着头,撅起小嘴说:“我想跟他们玩,可是他们都……。
”望着陈博委屈的样子,我不禁陷入沉思:由于周其他的爷爷奶奶对他百般宠爱,使他养成了为所欲为的坏习惯。
因此同学们不喜欢跟他玩。
孤独的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他越这样同学们越讨厌他。
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面对面地辅导。
我发现,其实他头脑灵活,很多问题一点则通。
我抓住这一点,每当他听懂了我就夸他,暗示他:你一定行!到了期中考试,他打破不及格的记录,我在班上表扬了他。
全班的同学都表示不再讨厌他,这时,陈博的眼中充满泪花,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3、用理解温暖学生。
在了解后进生的基础上,还必须理解他们。
对他们来说受到的多是挖苦讽刺,缺乏的是中肯的评价和恰如其分的表扬。
尊重差生,老师不要老是盯着他们的弱点,不要拿他们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
在与他们接触时,应尽可能多找他们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他们对老师的抗拒心理。
,因此我们就得设法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那么如何教育他们,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呢?记得有句格言这样说:批评,要象春雨一样,既滋润枝叶,又不伤根系。
4、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1)坚持正面教育法。
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
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就要强一些。
相反,如果所获得的评价多是消极、否定的,则他们的自我形象相对就要差一些;(2)坚持榜样教育法。
利用青少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中选取历史上、学生身边那些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并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增强其自信心提供活生生的依据。
(3)坚持“戴高帽子”法。
也就是要求老师在学生获取某种进步,即使是一点小小
的提高或在某个方面有了新起色时,也要适时地给学生以嘉奖和赞许,使学生产生自信和要求继续学习争取更大进步的意识。
(4)坚持兴趣培养法。
后进生生普遍对学习无兴趣,知识贫乏,不少人甚至愚昧无知,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把他们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指导学习方法,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人才的造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后进生转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要用爱心感化他们童稚的心灵,用真诚去关爱差生,用理解去温暖他们脆弱的情感,用适当的方法去扭转他们似是而非的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困难。
只要我们找对方法,有的放矢,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