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分解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分解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 2、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 3、美苏均势

------出现两极的根本原因

• 4、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两极对峙的根本原因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 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 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
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
的情况。”
——斯大林
•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 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 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二、美苏冷战--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表现)
27课 两极(“冷战”)格局瓦解后多极化 趋势加快

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
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加快。
• 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恐怖主义仍威胁着世界
第25课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
第25课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
从盟友到对手
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的背景
美苏“冷战”
为什么成为对手?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 2、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 3、美苏均势
• 原因:二战
• 表现:美成为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霸主

苏实力大增,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

欧、日衰落
பைடு நூலகம்
• 4、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阻碍 •
1、冷战的概念: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直接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 切敌对活动。
为什么采取“冷”的方式进行对抗?
美苏均势; 和平成为世界主流民意
二、美苏冷战--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表现)
2、冷战政策的提出:
(1)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最初信号, 揭开序幕 (2) 1947.3“杜鲁门主义”——正式开始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国家对峙的格局
•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 极格局瓦解。
“冷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 采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 了激烈的角逐。
• “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 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但 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二、美苏冷战--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表现)
3、美苏冷战的表现:
领域
政策措施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时间、 实质、影响)
经济 军事
马歇尔计划(时 间、目的、影响)
成立北约(时间、 性质、目的、影 响)
“经互会”(时间、 目的)
1955年成立 “华约”(影 响)
阅读并回答: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 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单极格局(欧洲中心格局)
• 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 治格局。
26课 两极( “冷战” )格局下的多极化趋 势
• 在美苏“冷战”过程中,西欧国家 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并走向了联 合的道路,实力日益强大。日本在 美国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成为世 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 的地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也日益 强大。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 不资论本什主么义地、方社,会不主论义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 美各国国的共安产全党有领关导。的”武装;—来—自杜苏鲁联门社咨会文主(义阵节选营的)威胁 转界实影1子、折的质响”材:外 : :和料交遏冷“一战 制战美外二略 共开国来中产始,外压“主的交力两义标政”种,志策是生称从指活霸原什方世来么式界的?”孤、立“主少义数,武转装变分为称霸世 2、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
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的过程(表现)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两极(冷战) 格局形成的影 响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概念; 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所确立的以
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影响: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有利于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
后和平等问题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为什么而结盟?
共同国家利益:共同的敌人 (法西斯势力)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 2、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 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 2、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积极影响
2、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两种社会制度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4、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德国分裂 1949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越南战争 1961
朝鲜战争 1950
3、杜鲁门咨文出台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如何?
三、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的影响
消极影响 1、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全面“冷战”和局部 热战并存,国际局势的紧张。 冷战表现:1948年 朝鲜分裂;1949年 德国分 裂;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 热战表现:1950-1953年 朝鲜战争;1961-1975 年 越南战争
第八单元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
政治格局
•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 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 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 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 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 国际关系中具有支配地位的强大国家或国 家集团
两极格局(“冷战”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