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谈对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常杰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
【摘要】:美术以它独特的直观和再现性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教好儿童美术,在我们的头脑中要时刻牢记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坚定不移的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即要教其绘画技法,又要重视启发儿童绘画思想中的创造力和创作激情,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儿童美术创造力培养
美术以它独特的直观和再现性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教好儿童美术,只有把握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目的技法训练,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艺术人才。
“儿童创造力”与“技法训练”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在实际执行中,要灵活掌握,恰如其分地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出发,培养儿童对美术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与手绘表达能力的过程,应该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和手绘能力。
这个过程,我们教师既要重视对儿童的绘画技法的训练,也绝不能忽视对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
绘画技法的训练能使儿童心有所想,手有所绘,特别是能绘画出来,这不是短时间的训练能达到的,而是长期的学习过程,甚至是一生的过程。
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素质基础增
长,正处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的重要阶段中,如果我们能科学、正确地掌握培养儿童绘画技法,不能因在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训练,将头脑中产生的各种“思想火花”泯灭掉,而是要激发和保护好“思想火花”,使儿童心理能自由、健康的发展,将来成为有所创造力的“画家”,而不是“画匠”。
从这个意义来讲,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重于绘画技法的训练。
我们教师不单纯是指导儿童美术技巧训练的引路人,还应是儿童想象力保护人和创造力的指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下我们将重点论述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尊重孩子们的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孩子们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
他们能“异想天开”问出成年人想象不到的问题,甚至可能十分搞笑的事情,这也是儿童最可爱之处,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将这宗旨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使课堂生动、活泼、自由、有趣。
1、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讲如何画好一幅画时,不光是注意儿童画的像不像,更要留心有无与众不同的之处,发现要及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深化和扩展讲解,启发、激励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思想活跃起来,打破墨守成规,敢想、敢画、敢创新。
2、我们有时遇到儿童自己感到画没有好,非常气馁。
其实,这是正是启发和调动儿童想象力的好时机。
我们要亲自动手,在这幅画中适当的进行修改,使它“起死回生”的变成个性十足的好作品,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地讲解没有“坏画”,只有修改不到的“好画”。
激励儿童不要气馁,要开动“脑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动手修改。
老师也要适当的给与可操作性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其作品。
千万不要责怪和不管,免得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无从下手修改其画。
3、经常讲解如何欣赏好的作品。
我们不仅要求儿童能画出好画,还要儿童能较高的鉴赏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手高还要眼高”。
“手高”指绘画能力高。
“眼高”指鉴赏能力高。
如果“眼不高”,绘画能力也提高不起来,所以“眼高”是基础的。
我们要提高儿童的鉴赏能力,在平时要经常讲解名画,“名”在何处,如何能成为名画,扩展儿童的视野,提高鉴赏力,同时不能泯灭童心,变成“小大人”,鼓励儿童在理解名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有时画出的画很稚嫩,也有闪光点和可以肯定之处,同时希望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4、要注意有特殊才能儿童的培养。
所谓“特殊”,就是有独立见解,有个性的绘画,有较高的绘画技巧等。
我们要关注他们作品,有时可讲解其特点,在看得见、摸的着的环境中,启发和激励儿童向其学习。
例如一个小朋友画在彩虹上和陆地上的小朋友相互通电话。
由于各种环境污染使得地球发烧了,脸烧的通红,眼泪直往下淌。
有的画森林里的树木被砍光了,小熊伤心的哭了。
在月亮上荡秋千等等。
这些都说明在儿童的内心世界存在着许多无穷的想法,无穷的奥妙,因此,作为指导儿童创作画的老师就应该去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奥妙。
挖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们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
二、画出心灵中最美的东西
儿童在学画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学会自己造型,从简单的构思中画起。
将儿童眼中的物体,抽象出线条,点、线、面起步。
例如孩子们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再画几根头发,这就是他们头脑里对人的初步印象。
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都忽略了。
接着画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指有时多、有时少,不太注意有几个手指头。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他们“画得好”鼓励他们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都不像,这样就会损伤孩子们的自信心,会扼杀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而儿童认识形象,理解事物不会超出自己实际年龄所能理解的能力。
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
这样就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
另外,我们也可在此基础上,帮助和
启发孩子们填补一些内容,讲解观察事物要仔细,绘画表达要准确,想象力要丰富。
心灵的感悟可以“拟人化”,色彩的涂抹可以艳丽多样化。
在启发儿童画反映家乡新面貌的创作画时,有的同学画美丽的大街上有许多漂亮的汽车,街道周围有许多漂亮的高楼大厦,有的房子像小城堡一样很美观,画出了他们心中美好城市。
有的同学善于从侧面来展示,她画的是以一些人为主,人们的精神面貌,穿着打扮很新潮,开着漂亮的小汽车,手袋里有很丰富的食物去旅游,人们物质生活富了,精神生活也随之提高。
在儿童绘画的教学和辅导中,应该提倡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理解,去表现,去创意他们自己的生活。
儿童有他自己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手法,要让童心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教师应尽量开拓他们的想象领域,创意领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至于绘画技法,只是要教会他们最基本的造型与色彩的基本规律,而不是让他们照着范画一笔不差的画下来,这样削弱了儿童的个人特色。
实践证明,儿童的观察、理解能力提高了,想象和创造能力开拓了,那么他们对其它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将大大的加强。
不管他们将来能否成为画家,但是他们可能成为我们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开拓型人才。
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师的水平不高,同样培养不出高徒来。
绘画行业是有传承性的特点,教师的绘画技巧和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巧和风格。
因此,对于教师要求就比较高了。
现在提高学习方法很多种,但是最基本的还是以下几种。
1、向大自然学习。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艺术创作的理论,它明确指出要拜大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只要有条件,就要经常外出写生,所选的素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根基厚实,有生命力,而不是“瞎编乱造”。
这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
2、临摹大师名作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由于绘画艺术的传承性所致,我们必须要临摹其作品,学习掌握其绘画技巧,大师名作也是经过他们长期积累,不断探索产生的作品,能称其名作,必然是高水准的佳作,临摹这样的作品,可以细心揣摩,用心感悟作品的绝妙之处,掌握大师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也是较佳的学习途径。
3、有针对性的参加绘画进修班,这是一种较快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
通过辅导教师讲解、指导,短期强化培训,立竿见影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和风格的好的途径。
参加进修班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绘画技巧,广交画界朋友,便于各种风格鉴赏和交流,实为一种提倡的学习途径。
除了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师不断夯实传统绘画技巧和创作外,还要根据现在社会信息化更新快特点,要求教师关注
和接受新流派、新观念、新技法,敢于创新和探索新的绘画技巧和风格,这样教师水平提高了,才能培养出的学生有思想、有水平、有个性、有创新精神。
4、坚持创作是检验和综合各种学习方法的“试金石”。
上述几种学习方法或其它学习方法,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作品来“说话”。
创作的作品是检验学习方法的“试金石”,也是教师能力高低的最终体现。
所以必须要搞创作,多出作品,把所学的东西(方法)独立自主,原创的绘出,形成自己特点、风格、技巧的好作品。
各种学习方法不是目的,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手段,绘画出好的作品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们自身的能力提高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就相应的提高了,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缺一不可的。
总之,我们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在我们的头脑中要时刻牢记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坚定不移的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即要教其绘画技巧,又要重视启发儿童思想中的创造力和创作激情。
另外也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的学习,与时俱进接受新流派、新观念、新技法,培养出生动活泼,有创新精神的“小画家”,使他们身心全面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