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离子聚合
论述题
1. 丁基锂和萘钠是阴离子聚合的常用引发剂,试说明两者引发机理和溶剂的选择有何差别。
2.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在苯、四氢呋喃、硝基苯中用萘钠引发聚合。
试问在哪一种溶剂中的聚合速率最大?
3. 应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来制备下列嵌段共聚物,试提出加料次序方案。
a.(苯乙烯)x—(甲基丙烯腈)y
b.(甲基苯乙烯)x—(异戊二烯)y—(苯乙烯)z
c.(苯乙烯)x—(甲基丙烯酸甲酯)y—(苯乙烯)x
4. 试从单体、引发剂、聚合方法及反应的特点等方面对自由基、阴离子和阳离子聚合反应进行比较。
5. 将下列单体和引发剂进行匹配。
说明聚合反应类型并写出引发反应式。
单体:
(1)CH2=CHC6H5
(2)CH2=C(CN)2
(3)CH2=C(CH3)2
(4)CH2=CHO(n-C4H9)
(5)CH2=CHCl
(6)CH2=C(CH3)COOCH3
引发剂:
(1)(C6H5CO2)2
(2)(CH3)3COOH+Fe2+
(3)萘-Na
(4)BF3+H2O
6. 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能否出现自动加速效应?为什么?
7. 何为活性聚合物?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可以实现活性聚合?
计算题
1. 用n-丁基锂引发100 g苯乙烯聚合,丁基锂加入量恰好是500分子,如无终止,苯乙烯
和丁基锂都耗尽,计算活性聚苯乙烯链的数均分子量。
2. 将1.0×10-3 mol萘钠溶于四氢呋喃中,然后迅速加入2.0 mol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 L。
假如单体立即混合均匀,发现2000 s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
计算聚合2000 s和4000 s时的聚合度。
3. 将苯乙烯加到萘钠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苯乙烯和萘钠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10-3 mol⋅L-1。
在25℃下聚合5 s,测得苯乙烯的浓度为1.73×10-3 mol⋅L-1。
试计算:
a.增长速率常数
b.10s的聚合速率
c.10s的数均聚合度
4. 在搅拌下依次向装有四氢呋喃的反应器中加入0.2 mol n-BuLi和20 kg苯乙烯。
当单体聚
合一半时,再加入1.8 g水,然后继续反应。
假如用水终止的和以后继续增长的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是1,试计算:
a.由水终止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b.单体全部聚合后体系中全部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c.水终止完成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
5. 以硫酸为引发剂,使苯乙烯在惰性溶剂中聚合。
如果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k p =7.6 L/ mol ⋅s )
,自发链终止速率常数k t =4.9×10-2 /s ,向单体链转移的速率常数k tr ,M =1.2×10-1 L/( mol ⋅s),反应体系中的单体浓度为200 g/L 。
计算聚合初期形成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6. 在一定条件下异丁烯聚合以向单体转移为主要终止方式,所得聚合物末端为不饱和端基。
现有4 g 聚异丁烯,可恰好使6 mL 浓度为0.01 mol/L 的溴-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计算聚异丁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7. 环氧丙烷用CH 3ONa 在70℃下聚合,环氧丙烷和CH 3ONa 的浓度分别为0.80 mol ⋅L -1和2.0×10-4 mol ⋅L -1。
计算转化率80%时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已知:C M(70℃)=0.013。
8. 在25℃时,用萘钠在苯中使苯乙烯聚合,苯乙烯的浓度为1.5 mol ⋅L -1,原萘钠的浓度为
3.2×10-5 mol ⋅L -1(k p =2.0 L ⋅mol -1⋅s -1)
,试计算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
离子聚合习题答案
论述题 1~7略
计算题 1. 解答:
mol g n m M i n /102046.1)
10023.6/(500100
2323
⨯=⨯==
∑ 2. 解答:
2000s 时,
20005.0100.15
.00.23=⨯⨯⨯=
-n X
4000s 时,
dt
R k dt R k M M d M M d p p M
M M M ⎰
⎰⎰⎰
-
-⨯=
--40000
2000
05.0][][]
/[][]
/[][0
40002000
][][ln
2ln 0=M M ]
[][ln 2ln 20
M M = 4
][][0
M M =
33
10310
1275.02⨯=⨯⨯⨯=-n X 3. 解答:
a. ]][[]
[M C k dt
M d p -=-
⎰⎰
-=-t
p M M dt C k M M d 0
]
[][][]/[][0
t C k M M p ][]
[][ln 0
-= 2
33
3
105.9 10575.4 51010
73.12.0ln
⨯=⨯⨯=⨯⨯=⨯---p p p k k k
b. 5
5.93
210
][01042.12.010105.9][]
[--⨯-
⨯=⨯⨯==-e
e
M C k R C k p P p c. 97.3992
/101)/11(2.02
/101)
/11(][2/][][][35.93]
[100100=⨯-=⨯-=
-=----e e
M C M M X C k s n p
4. 解答: a. 4100.51
.05
⨯===
∑i n n m M b. 活性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5105.11
.015
⨯===
∑i n n m M 这时聚合物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水终止的聚合物,另一部分是活性聚合物,分布如下图:
c. 25.12
.01020100.51.0105.11.0)100.5(1.0)105.1(1.03452
4252
=⨯⨯⨯+⨯⨯⨯⨯+⨯⨯==∑∑n m M N M N M M i i i i n
w
5. 解答:
已知:L mol M s mol L k p / 92.1104/200][ )/( 6.7==⋅=,
)/( 102.1 109.41,12s mol L k s k M tr t ⋅⨯=⨯=---,
因采用的是惰性溶剂,故无向溶剂的链转移。
欲求聚合初期形成的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根据:
M X M k k C C M k k X n n p M tr M M p t
n ==+= ,/]
[1,, 进行计算。
式中M 为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3
2
1
21044.5543814.10423.5223
.521092.16.7102.192
.16.7109.41⨯==⨯===⨯=⨯+⨯⨯=--M X M X X n n n n
求得聚合初期形成的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44×103。
6. 解答:
CH 2-C=CH 2CH 3
+Br 2
CH 2C(Br)CH 2CH 3
Br
根据以上反应式,每个聚异丁烯分子链消耗一分子溴。
消耗溴的分子数 mol 5
1066)1000/01.0(-⨯=⨯所以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n M :
4
5
1067.610
64⨯=⨯=
-n M 7. 解答:
单体消耗速率: ]][)[(]
[,M C k k dt
M d M tr p -+=-
大分子只由向单体的链转移生成,其生成速率:
]][[]
[,M C k dt
N d M tr -= 两式相除:
⎰
⎰
+=
-]
[][,,]
[][0
][N N M
tr M
tr p M M dN k k k M d
)][]([1][][00N N C C M M M
M
-+=
-
])[]([1][][00M M C C N N M
M
-++
=
M
M
M
M n n C C n X C C M M N X N M M X ++
=
++
-=-=1)(1 1][][][1]
[]
[][000
4408
5876 3200100.28
.08.0)(76
0131425.0 013
.01013
.08.08.0100.2 04
04=⨯=⨯==⨯⨯=
==++⨯⨯=
--M X M X X n n n n
8. 解答:
93750102.32
5.12/][][10
6.95.1102.30.2]][[5
1155=⨯⨯=
=⋅⋅⨯=⨯⨯⨯==-------R M X s L mol M R k R n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