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O=
C
H2C─C O H2C─CH2
H2C O
H2C CH2 CH2
20
• HO–(CH2)n–COOH缩聚
n=1,2HOCH2COOH HOCH2COOCH2COOH O=C-CH2O-C=O + H2O OCH2
21
• n=2
HO(CH2)2COOH
CH2=CH-COOH+H2O
• n=3 HO(CH2)3COOH
CH2-C=O CH2-CH2-O + H2O
22
• n=4 HO(CH2)4COOH
CH2-CH2-C=O CH2-CH2-O + H2O
• n>=5,成链,形成线形聚合物。
23
• 成环倾向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体的结构, 受反应条件的影响较小。
• 环上取代基或环上元素改变时,环的稳定 性也相应变化。
• 在工业上:锦纶大量用来制造轮胎帘子 布、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 鱼网等,还可用作降落伞。
64
• 还可用于制造轴承、齿轮、滚子、 滑轮、辊轴、风扇叶片、涡轮、垫 片等。
65
全芳聚酰胺
• 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杜邦公司首先开 发成功的。
13
自由基聚合
线型缩聚
③只有链增长才使聚 ③任何物种间都能反应, 合度增加,从一聚体 使分子量逐步增加。反应 增长到高聚物,时间 可以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 极短,中途不能暂停。段,只在聚合后期,才能 聚合一开始,就有高 获得高分子量产物。 聚物存在。
④在聚合过程中,单 ④聚合初期,单体几乎全
体逐渐减少,转化率 部缩聚成低聚物,以后再
(2—23式)
• 水部分排出时:
-dC/d t =k1 [ (1-P)2-P•nW/ K]
(2—24式)
39
40
一、反应程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 等当量投料时:
Xn =
1 1- P
41
二、缩聚平衡对聚合度的影响
• 等当量投料时:
(1)封闭体系:Xn = K½ + 1 (2—27式) (2)敞开体系:Xn = (c0K / nw)½ (2—29式)
HO—C-R-C-O-R‘-O—H m
+(2m-1)H2O
32
平衡常数K
K=
K1 K-1
可衡量缩聚反应的可逆程度
(1)平衡常数较小 (2)平衡常数中等 (3)平衡常数很大
33
• 逐步特性是缩聚反应所共有的,而可 逆平衡的程度随不同的反应有较明显 的差别。
34
35
O= O=
一、官能团的等活性概念
HOCORCOO R´OH + H2O
• HOCORCOOR´OH + HOR´OH
HOR´OCORCOO R´OH + H2O
• HOR´OCORCOOR´OH + HOCORCOOH HOR´OCORCOO R´OCORCOOH + H2O
11
11
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比较
P70 表 3—6
12
(2—34式)
48
• 若对aAb型单体,另外加少量Cb物质:
r=
Na Na+2NC
(2—35式)
49
四、缩聚物聚合度的控制方法
• 通常是在两官能团等当量的基础上, 使某种单体稍过量或另外加入某种单 官能度的物质。
50
思考:
1.对于逐步聚合反应,为什么不用P、K来控制 产物的聚合度?
2. 为什么缩聚物的分子量一般都不高 (<105)?采取何措施,才能得到尽可能大分 子量的缩聚物?
Cl
Cl
n H2N(CH2)6NH2 + n HOCO(CH2)4COOH H [ NH(CH2)6NHCO(CH2)4CO ]nOH + (2n-1)H2O
5
连锁聚合
• 链引发:I 2R•
R • +M RM •
• 链增长:RM • +M … M … M ~M • • 链终止:~M • + ~M • 死的大分子
⑦微量阻聚剂可消灭活性 ⑦由于平衡的限制、两基团
种,使聚合终止。
Hale Waihona Puke 数不相等或温度过低而使缩聚暂停,这些因素一旦消除,
缩聚又可继续进行。
15
16
一、反应基团的数目与官能度(f)
官能度:单体在聚合反应中能形成新键 的数目
✓f=2的单体间缩聚,可能得到线形缩聚物 ✓对于f=2,n (n>2)体系可能得到体形缩聚物
6
逐步聚合
•H大2N分-R-子NH的2 形成是逐步增长的,即两单体 分子反应生成二聚体,二聚体再和一单 体反H应2N生-R-成NH三-C聚O-体R'-C或O二OH聚体之间反应形 成四聚体……依次逐步进行下去,反应 体系的平均分H子2N-量R-N在H整-CO个-R反'-C应O-过NH程-R中-NH逐2 步增加。
62
• 用作塑料时称尼龙,尼龙塑料具有 强韧、耐磨、耐化学腐蚀、耐寒、 易成形、自润滑无毒等优良性能。 约占工程塑料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 用作合成纤维时在我国称为锦纶, 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它所有 纤维,强度高。但耐热性和耐光性 较差,保型性不好。
63
• 在民用上:锦纶可以混纺或纯纺成各种 衣料及针织品。
注意:f=1的化合物——分子量调节剂、封端
17
二、缩聚反应的类型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
(1)线形缩聚 (2)体形缩聚
✓按参加反应单体的种类分
(1)均缩聚 (2)混缩聚 (3)共缩聚
18
19
一、线型缩聚与成环倾向
• 以HO–(CH2)n–COOH缩聚为例
它在进行线形缩聚时,凡能形成五 元、六元环时,就可能发生分子内 缩合,形成低分子环状物质。
56
57
聚碳酸酯(PC)
• 聚碳酸酯是指主链中含有碳酸酯基团
的一类聚合物。
—O-R-O-C—
58
O=
• 常见的聚碳酸酯是由双酚A和光气或碳 酸二苯酯生成的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
O= O=
HO
-CH3 -C
OH + Cl-C-Cl -HCl
CH3
[O
-CH3 -C
O-C ] n
CH3
59
• 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 透明工程塑料,分子链中柔性和刚性结 构交替,使其具有特别高的韧性、硬度 和抗冲、抗张、抗弯强度;还具有良好 和恒定的电绝缘性、有较高的耐热性、 耐寒性好、无毒、透明等。
37
2. 平衡缩聚动力学
-COOH + HO-
t=0时
1
1
t=t´水未除 C C
水部分除去 C C
-COO-+ H2O
0
0
1-C 1-C
1-C
nW
反应速率是正、逆两反应速率之差:
38
• 水未除时:
R=-dC/d t = k1C2-k-1(1-C)2 将K=k1/k-1,P=1-C代入上式得:
-dC/d t =k1 [ (1-P)2-P2/ K]
相应增加。
由低聚物逐步缩聚成高聚
物,转化率变化较小,反
应程度逐步增加。 14
自由基聚合
线型缩聚
⑤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 ⑤延长缩聚时间主要是提高
提高单体的转化率,产物 分子量,而单体的转化率变
分子量变化较小。
化较小。
⑥反应混合物由单体、聚 ⑥任何阶段,都由聚合度不 合物和微量活性种组成 等的同系物组成
• 薄膜——录音、录像带、电影胶片的 片基材料,绝缘薄膜,产品包装,表 面材料等
• 塑料——制造各种聚酯瓶;作为工程 塑料,可以用以制造电器零件和一般 的耐磨零件:齿轮、轴承等。
55
• 不饱和聚酯的基本性能是坚硬、不溶、
不熔的褐色半透明材料,有良好的刚性 和电性能。
• 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玻璃钢材料(玻璃 钢船、玻璃钢冷却塔等),也可用作涂 料、胶粘剂。
q=
(Nb-Na)/2 Na/2
r=
1 q+1
(q称为单体的过量分率)
45
• t=t´时:设a官能团的反应程度为P,
已反应的a官能团数:P•Na 未反应的a官能团数:Na(1-P) 已反应的b官能团数:P•Na 未反应的b官能团数:Nb-Na•P 此时体系中官能团总数:Na+Nb-2Na•P 体系中分子数:N=(Na+Nb-2Na•P)/2
42
三、官能团投料比对聚合度的影响
43
以aAa与bBb型单体缩聚为例,其中 bBb稍过量:
n aAa + m bBb
bB [ A-B ]nb + 2n ab
t=0时,设反应体系中:
a官能团数:Na,则aAa单体分子数Na/2 b官能团数:Nb,则bBb单体分子数Nb/2
44
体系中单体分子总数N0=(Na+Nb)/2 因bBb单体稍过量,所以Nb>Na 设r=Na/Nb (r称为基团摩尔比)
H ─O─R─O─C─R’─Cn─ OH
• 不论n值的大小如何,分子链上所带的 功能基团的活性相等。每一步链增长 都具有相同的速率常数。
36
二、线型缩聚动力学
• 1. 不可逆条件下的缩聚动力学
(1)自催化缩聚
(Xn)2=2 k C02 t + 1 (2—18式)
(2)外加酸催化缩聚 Xn=k' C0 t + 1 (2—14式)
• 羟基与羧基等量投料:
Xn =
1 1-P
(2—3式)
30
2. 平衡的特点
单体+单体
K1 二聚体
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