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导学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导学案

第22课活动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导学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活动任务:
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收集资料,展开研究,以小组形式展示成果。

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课题,检查预习情况。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
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五、交流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

六、活动延伸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想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或者外国的传统节日吗?
2、布置课下用不同的方式去研究。

七、课堂检测: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于( A )
A 、苏轼《水调歌头》 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
D、辛弃疾《太常引》
2、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C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3、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C )
A.元宵
B.除夕
C.元旦
D.守岁
4、王刚在过某节时吟诵这样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猜王刚过的节是(B )
A. 元宵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B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6、“……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由此可见,这里纪念的传统节日是( B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腊八节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哪个节日的特殊气氛?( D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8、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
谁的( D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哪个节日的场面( A )A.重阳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