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能逐体会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
3.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知识目标
1.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2.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教
三.活动:到室外检测我们制作的风向仪
拓
展
一.课余改进我们制作的风向仪
(第二课时)
引
入
一.展示我们改进后的风向仪
1.上台介绍。2.说说改进的办法。
探
究
活
动
一.活动:“制作雨量筒”
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2.看图自主制作。3.分组交流我们的作品。
二.活动:“实地检测”仪器
1.学习使用方法。2.到室外实地测量。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
课题
1.变化的世界
类型
新授
课时
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观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2.能从物体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化的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情感目标1.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现象。
2.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化的奇妙。
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
出门要准备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探
究
活
动
一、观看课件:“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二.活动:“描述天气”
1.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述天气的词语。
2.回忆我们学过的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三.活动:“我最喜欢的天气”
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
3.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到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2.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3.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STSE目标
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引
入
1.(师有感情朗读引言):
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探
究
活
动
一.活动:“我知道的变化”
1.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2.说说我们知道的变化。
3.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
4.小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5.给这些变化分分类
二.观察各种的变化
1.师示范一些化学变化。
2.生观察(提出质疑)
3.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变化。
拓
展
一.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变化?”
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周围物体的各种变化。
(第二课时)
引
入
相互交流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的物体变化。
探
究
活
动
一、讨论:“解释什么叫变化”
1.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化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引
入
一.谈话:
“你知道气象员的工作吗?想不想试着做一个小小气象员,观测一下天气情况呢”
探
究
活
动
一、活动:“制定观测计划”
1.分析课本第8页的计划表。2。说说要计划什么?
3。分组计划,完成计划表。
二.活动:“制作简易观测仪”
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2。学习制作方法3。自主制作。(互相帮助完成)
拓
展
参观校气象站
教
学
过
程
(第三课时)
引
入
交流展示改进后的风向标和雨量筒
探
究
活
动
一.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
1.说说气象站要测量哪些数据。2。说说气象站需要哪些测量仪器。3.分组建立气象站。
二.讨论:“怎样放置测量仪器”
1.引导讨论:“测量仪放在不同地方测得数据一样吗?”。2。说说测量仪放在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
三.活动:“设计记录表”
拓
展
把我们的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3.愿意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引
入
1.(创设情景):
2.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二、活动:“记录物体的变化”
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2.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3.分组设计一种记录方式。
拓
展
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板
书
设
计
1.变化的世界
我们知道的变化:火山爆发、铁钉生锈、四季变化、天气变化…
二.活动:“天气谚语”
1.用图文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谚语。(填写书上图表)
教
学
过
程
拓
展
一.说说利用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课时)
引
入
一.(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探
究
活
动
一.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
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
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
按大小分类按时间长短分类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
课题
2.多样的天气
类型
新授
课时
三课时
教学
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
2.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
3.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情感目标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2.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
3.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4.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
拓展
一.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引
入
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
探
究
活
动
一.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谈话:古代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的?
2.谈话: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
二.交流:“播报天气消息”
三.活动:“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
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
拓
展
认识天气
1.自学“科学在线”。2.介绍自学成果。
板书
设计
2.多样的天气
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秋高气爽。。。。。。
我喜欢的天气:天气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
课题
3.观测天气
类型
新授
课时
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探究目标
1.能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
2.能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
3.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
情感目标
1.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的天气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