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在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即反馈纠错和前向纠错。
在这两类基础上又演变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1.反馈纠错
该纠错方式是在数据发送端采用一种能够发现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附加少量的冗余码元。
在接收端接收到编码信号后,根据编码规则对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旦检查到错码时,向发送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发送端接收到询问信号后,重发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信息,直到接收端正确接收为止。
所谓的发现差错是指在接收到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错码,但不一定知道错码的准确位置。
如图3-25所示,为反馈纠错示意图。
图3-25 反馈纠错
2.前向纠错
这种方式是在数据发送端采用一种在解码时能够纠正传输差错的复杂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收到的编码信号中,不仅能够发现错误,还能够纠正错误。
在前向纠错方式中,不需要反馈信道,也不需要反复重发而造成的延时,适合用在实时传输系统中,
但纠错设备较复杂。
如图3-26所示,为前向纠错示意图。
图3-26 前向纠错
3.混合纠错
混合纠错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范围时,就向发送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与反馈纠错两种方式的混合。
对不同类型的信道,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方式,反馈纠错方式主要用于双向数据通信,而前向纠错方式主要用于单项数字信号的传输,例如广播数字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