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控制方式
• 发送端发出能够检错的码,接收端检验,接收端发出反馈应答信号, 发送端重新传输 直到正确接收为止 • 工作原理简单,正向信道+反向信道,传输效率低
– 混合纠错(HEC:hybrid error correction)
• 前向纠错方式和检错重发方式的结合与折衷 • 外层先采用前向纠错,当前向纠错不能解决问题时,内层再采用检错 重发。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1 差错控制方式
•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三种:
– 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发送能纠错的码,在译码时自动发现并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 只需正向信道,实时性好 • 编译码设备复杂,适合单向信道和一发多收系统
– 检错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返回重发和选择重发方式需要全双工数据链路,而
停发等候重发方式 只要求半双工的数据链路。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检错重发 – 优点
• 只需少量的多余码元(一般为总码元的5%~20%)就能获得 极低的误码率;
• 要求使用的检错码基本上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无关,即对 各种信道的不同差错特性,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 其检错译码器与前向纠错法中的纠错译码器相比,成本和复 杂性均低得多;
– 缺点
• 有反向信道,不能用于单向传输系统,也难以用于广播(一 发多收)系统,并且实现重发控制比较复杂; • 当信道干扰增大时,整个系统可能处于重发循环中,因而通 信效率降低,甚至不能通信; • 不太适合严格实时传输的系统;
1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Hale Waihona Puke (a) FEC方式(b) ARQ方式
(c) HEC方式
2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检 错 重 发 的 三 种 方 式
停发等候重发
返回重发
选择重发
3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
检错重发的三种方式比较:
选择重发方式传输效率最高,但成本最贵:控制机
制复杂,发端和收端都要有数据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