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史学概论》课程是阐述有关(历史学)学科学习与研究基本问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历史学的核心内容是(历史观)。
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著作是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一书。
4.“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开创了西方史学的历史叙事体先河。
5.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唯物史观理论的正式形成。
6.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著作是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
7.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代表作有《日耳曼尼亚志》、《罗马史》、《编年史》。
8.意大利第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史学家是(布鲁尼),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史》。
9.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的代表作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10.20世纪中国新考证历史学派中最有史识的史学家是(陈寅恪)。
11.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代言人,著作有《元史学: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的比喻:文化批评论集》等。
1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13.古代希腊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14.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15.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巨著。
16.现代科学形态的考古学萌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7.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杰出史学家代表是(布罗代尔)。
18.20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学派。
19.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最先提出“全球史”的概念。
20.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关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是(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
二、单选题1.1930年( B )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是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开山之作。
A、梁启超B、郭沫若C、胡适D、王国维2.中国古代自( C )正式设立史馆,史官制度开始趋于规范化。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特性是( C )。
A、思想B、理性C、劳动D、意识4.中国史学家关于世界通史研究的代表作是( B )和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
A、周谷城B、吴于廑C、胡绳D、刘大年5.18世纪英国理性主义史学家( B )的代表作是《罗马帝国衰亡史》。
A、孟德斯鸠B、吉本C、麦考莱D、汤因比6.19世纪西方史学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学派是德国的( D )。
A、新史学派B、社会科学派C、年鉴学派D、兰克学派7.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A )。
A、物质生产活动B、阶级斗争C、生产力D、生产关系8.英国最杰出的理性主义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代表作是( D )。
A、《英国教会史》B、《查理三世传》C、《英国史》D、《罗马帝国衰亡史》9.美国史学的奠基人是( A ),他的代表作有10卷本《美国史》。
A、班克罗夫特B、鲁宾逊C、比尔德D、海斯10.近代中国史学家王国维首倡的历史考证方法是( C )。
A、历史演进法B、诗文证史法C、二重证据法D、文献考证法三、多选题1.下列历史观念中属于传统史学的历史观有(A\C\D )。
A、历史循环论B、历史进化论C、三统三正论D、君权神授论2.20世纪初期中国“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梁启超B、章太炎C、夏曾佑D、陈黻宸3.20世纪西方批判的历史学哲学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B\D )。
A、维科B、克罗齐C、斯宾格勒D、柯林武德4.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 )。
A、翦伯赞B、范文澜C、胡绳D、刘大年5.历史研究可以利用的史类主要包括(A\B\C\D )几大类型。
A、实物史料B、文献史料C、口碑史料D、行为史料6.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历史考证学派史学家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胡适B、顾颉刚C、王国维D、陈垣7.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有(B\C(中国历史的翻案))。
A、《中国史稿》B、《史学要论》C、《历史哲学教程》D、《中国古代社会研究》8.20世纪法国马克思方义史学家的代表人物有(A\C\D )。
A、费弗尔B、汤普森C、索布尔D、伏维尔9.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海登·怀特B、安克斯密特C、托波尔斯基D、詹京斯10.中国现代史学家陈垣总结的历史考证方法包括(A\B\D )。
A、理证法B、书证法C、实证法D、物证法四、名词解释1、历史观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总体运动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
首先,历史观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总体运动的观点;其次,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再者,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系统化的观点;最后,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运动的理论化认识2、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3、二重证据法王国维1925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以作为古文献的“纸上材料”与考古所得的“地下新材料”相结合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将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科学新方法相结合,“不绌旧以就新,亦不绌新以从旧”,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考据学的重大革新。
4、历史比较法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可以深入地探讨不同事物、不同事件在运动中的本质联系和基本区别,揭示历史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正确运用历史比较法的关键之一是明确历史的可比性原则,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克服历史研究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有可能发现一些不应有的偏见。
5、兰克史学兰克学派是由德国史学家兰克开创的学派,其主要观点有:a,科学历史学:一是“客观主义”的态度,二是科学研究的方法。
b,史学本体论:他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着时代精神,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c,史学研究方法:他强调从精心考证过的第一手史料中领悟精英人物的思想、目的和动机,进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具体的“个别描述”,而避免进行任何总体性或理论性的概括,认为这样才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6、年鉴学派年鉴学派是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于1929年创立的,它得名于是年发刊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
他们追求总体史学,反对政治史;提倡运用跨学科和回溯复原的研究方法;关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广泛采用各种文字与文字史料进行研究。
为现当代法国史学和世界史学留下了宝贵的史学遗产。
年鉴学派的第二阶段是布罗代尔时代,他在继承总体史的基础上提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三种历史时段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年鉴——新史学派,代表人物勒高夫和拉杜里,他们热衷于研究历史人类学和心态史,重视历史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更新。
7、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唯心史观相对。
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等。
唯物史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具有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品格。
8、唯心史观:唯心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历史唯心主义,其与唯物史观相对。
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其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五、问答题1.简述历史学的功能有哪些?历史学的功能主要是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学术功能指历史认识,即史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的科学性。
史学的社会功能指史学成果对社会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概言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历史学具有认识功能;二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方面的作用,历史学具有教育功能、文化传承的功能和资政功能等。
2.试述客观历史与撰写的历史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客观历史是撰写历史的基础和认识源泉,对撰写的历史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即撰写的历史首先要符合客观历史的史实;撰写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撰史的过程就是客观存在的历史通过史家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的过程。
区别:1)撰写历史与客观历史相比只是众多客观历史中的沧海一粟2)客观历史成为撰写历史的时候,史料的记载者有意或无意都不可避免的在其中掺杂了自己的观点,带有主观性,不能“客观”的反映客观历史3唯物史观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1)唯物史观正确的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内部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2)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指出历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透过纷繁复杂的偶然现象去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历史的必然性;3)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充分的注意到社会历史发展存在着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关系;4)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5)揭示了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也十分重视杰出人物和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简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历史观上有哪些重大变革?1)唯物史观首先发现了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及动力——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2)唯物史观正确的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形态演进规律,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3)首次恢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4)唯物史观提出了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5.当代人类学对历史学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类学强调关注下层平民,眼光向下,更加重视普通百姓的历史和日常生活2)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是一种基本的方法,更加重视田野研究和对历史现场的体验3)重视地方文献、民间文书和口述资料的收集和利用4)为从事个案研究和区域研究的历史学家提供建构理论模型的可供借鉴的途径6.史学的经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优秀的历史遗产,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借鉴和经验第二,史学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