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初中语文《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2、背景资料
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4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老山界: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上。南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位于全州县西北。与都庞岭间有湘桂谷地,湘桂铁路经此。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四、翻山越岭,探寻长征精神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跟随作者陆定一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让战士们尽快翻越老山界。
通过微课和导学案,我们知道了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四个困难: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请各小分队结合文章内容,给战士们说一说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怎么样?如何宣传鼓动大家克服困难,勇敢的翻越老山界?派出你们的宣传队展示你们的合作成果。大家要注意宣传队宣传鼓动的语气和新颖的形式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活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播放《七律•长征》歌曲视频)。同学们,诗歌中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句表现出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那么,红军战士是如何翻越连绵起伏的五岭呢?今天我们一起追寻红色足迹,翻越五岭山中最险的一座山——老山界,感受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板书:老山界 陆定一)
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四个小组就是四个红军小分队,每回答问题正确一次就让小组的小红旗前进一人次,小红旗前进九人次围绕小组转一圈即为翻越老山界,小组长将你们胜利的红旗插到前面讲桌上。我们比一比,哪个小分队最先翻越老山界,成为优胜小分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老山界。
二、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同学们课前根据微课和导学案进行了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收获,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3、强调导学案中错误较多的字音。
缴(jiǎo)租酣然入梦(hān)咀嚼(jué)盛(shèng)开
呜咽(yè)蜷(quán)身 嚼(jiáo)口香糖盛(chéng)饭
4、学生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同学们,预习中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互帮互助解决部分问题。)
三、朗读课文,初识老山界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难点】
精读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在学习空间发布《老山界》微课和导学案,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和红军长征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微课和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下面我们展示同学们发送到学习空间的资料。
1、作者名片:
陆定一(1906年~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导语写作指导:xx人xx时间xx情况xx事xx结果。
主体写作指导:我们根据在导学案中填写的表格,写出红军翻阅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我们的行动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脚—山腰
继续爬山
示例: 我中央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
本报12月5日电:我中央红军在(1934年)12月5日历尽艰苦成功翻越老山界。我中央红军在12月4日下午开始爬山,我军沿着山沟向上走,走走停停天黑了才到山脚。这期间遇到一家瑶民,我军宣传队队员与瑶民进行攀谈,宣传了我军的思想,得到瑶民的拥护。天黑后,战士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打着火把夜里行军,从山脚爬到了山腰,因雷公岩峭壁危险暂停行军露宿山腰。12月5日黎明,我军简单吃过饭后开始行军,至下午两点多,战士们从雷公岩爬到了山顶,然后一口气跑到了山下。我军翻越老山界再一次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我军的实力,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组分工: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如:(走路难)同志们,在翻越老山界中,我们会遇到走路的困难。大家看前面“地势渐渐陡起来”“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希望大家注意安全。
同志们,我们是革命的队伍,不怕苦,不怕任何困难。在我们爬山的时候,我们可以前后呼喊起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2、同学们,在长征中,《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的许多事件。请你根据本文为《红星》报完善这则消息,向全党全军报道这个胜利的消息。
我中央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
本报12月5日电:
我军翻越老山界再一次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我军的实力,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示:
消息格式:标题+导语(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主体(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具体展开事实)+结尾(写出事件的意义)
6、老山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分析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的困难,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过程与方法:
学会精读语句、品味揣摩语句,学会做批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根据导学案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万水千山”中的一个,它是怎样的一座山?(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从书本中查找信息,并派出你们组的红军宣传队续写语句,向战士们简要介绍老山界。
同志们,我们前方的这座山,叫越城岭……
点拨:它是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势比较陡峭,山上有峭壁,路只有一尺来宽。最危险的地方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道路只有一尺来宽,旁边就是悬崖。希望我们注意安全。道路很远,下山十五里也很倾斜的,希望我们做好长途跋涉的心理准备。但是,只要我们不怕困难,相互帮助,一定能顺利翻越老山界,赢得长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