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供参考)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
1.通过社会调查和就业形势分析,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必要的论证。

2.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

3.有完备的申报和审批手续,符合规模效益和合理布局的原则。

二、专业教学组织
1.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机构,根据需要可下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等教学研究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

2.专业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有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教学研究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专业师资配备
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

2.以每年招生两个班为基数,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不少于6人,教师数与学生数之比为 1 : 25〜1 : 35。

专职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40%,高级职称者不低于20%。

3.专业设置课程中的40%以上的授课任务由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

4.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可聘请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兼职专业教师。

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5年以上。

5.每年至少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

四、专业教学实施
1.本专业应配备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并达到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合格标准。

具备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条件,实验设施可与其他专业共用。

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

3.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70%以上。

4.具有专业教学所需的挂图、教具、视听教材等,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总数不低于45 册/每位学生。

5.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放像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备有相应的
专业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

五、实训、实习以及实施产教结合场所
有相对固定的实训基地、实习单位和实施产教结合的场所,能完成课程设置所规定的所
有实训、实习项目,能满足结合专业教学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六、教学文件
1.有市(地)及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认可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有完整的实施性教学方案。

2.有完善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

表1专业课程主要实验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