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 53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 53页)

目录1、《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标准 (1)2、《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拆装》课程标准 (9)3、《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课程标准 (16)4、《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23)5、《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0)6、《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36)7、《产品加工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42)8、《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48)《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NZZB/K1101-2013)一、概述本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1、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2、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3、学时: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128学时。

4、建议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学期。

二、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从学习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

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2、相关课程本课程以初中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为前导,直接相关的后续课程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间接后续课程包括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装配、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实际绘图的技能。

1、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图纸图幅、字体、图线、比例、尺寸标注等相关规定;(2)理解正投影基本知识,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3)掌握平面图形绘制的方法与步骤,包括圆弧的连接及斜度的画法;(4)理解形体分析法,掌握相惯线的简化画法;(5)理解零件图常用表达方法的概念及应用;(6)掌握常用表达方法的画法及标注;(7)理解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的概念,掌握其标注方法;(8)掌握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9)掌握简单装配图的组成及规定画法。

2、方法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与仪器;(2)能识读简单平面图形,并能理解图样标注的尺寸要求;(3)能正确识读与绘制基本体及组合体的三视图;(4)能正确表达简单的叠加型、切割型组合体,并能进行尺寸标注;(5)能正确选用各种表达方法,绘制一般零件图;(6)能正确进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与识读;(7)能正确识读与绘制螺纹与螺纹连接件。

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2)具有标准化与规范意识;(3)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内容1、课程设计思路《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贯彻循序渐进和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原则,设计课程的内容和项目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

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2、课程内容结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六大部分:平面图形识读与绘制;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叉架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

3、课程内容与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能力、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要求分解表序号专项能力训练项目参考学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评价1 平面图形识读与绘制平面图形的识读6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平面图形尺寸分析(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尺寸基准);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已知弧、中间弧、连接弧);简单平面图形识读;判断平面图形绘制是否规范正确。

掌握机械图样中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平面图形的识读方法;理解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尺寸基准含义;会分析平面图形中的已知弧、中间弧、连接弧;会识读简单平面图形,并能判断图样绘制是否规范;培养学生的标准化与规范意识。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

平面图形的绘制4绘图工具仪器的正确使用;平面图形的绘制,包括圆弧连接、斜度等的画法;尺寸标注(尺寸界线、尺寸线、数字);标题栏的绘制与填写。

CAD绘图基础及绘图方法。

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绘制的方法与步骤;掌握各种尺寸、数字的标注要求;能正确绘制和填写标题栏;规范绘图,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会使用CAD进行平面图形绘制并输出。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

2 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20三面投影体系、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掌握三面投影体系、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掌握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掌握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平面立体的投影;曲面立体的投影。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掌握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

序号专项能力训练项目参考学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评价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区分认识轴类零件图;识读并分组描述轴套类零件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总结轴套类零件图的读图方法;分组描述轴套类零件的描述与表达理由。

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及尺寸标注;掌握全剖视图的识读与标注方法;掌握其他表达方法的识读;掌握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方法,能正确读懂轴套类零件图。

轴套类零件图的绘制20总结轴套类零件图的绘制一般规律。

使用AutoCAD绘制基本体视图和组合体视图。

运用AutoCAD绘制轴套类零件并输出。

掌握运用AutoCAD绘制基本体与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绘制轴套类零件并输出。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3 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10轴测图的投影;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区分认识轮盘类零件图。

能正确区分认识轮盘类零件图。

识读轮盘类零件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描述轮盘类零件的描述与表达理由。

掌握轮盘类零件的识读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识读与标注方法;掌握尺寸公差的标注与识读方法;掌握形位公差识读与标注方法。

轮盘类零件图的绘制8轮盘类零件的绘制;总结轮盘类零件绘制的一般规律。

掌握轮盘类零件的绘制。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AutoCAD高级编辑;运用AutoCAD绘制轴测图;运用AutoCAD绘制轮盘类零件并输出。

掌握运用AutoCAD进行轴测图绘制,轮盘类零件图绘制并输出。

简单零件测绘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图纸的布局与比例确定;尺寸的测量与标注。

掌握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掌握图纸的布局与比例确定;掌握尺寸的测量与标注方法。

4 叉架类零件图叉架类零件图10区分识读叉架类零件图;识读并分组描述叉架类零件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掌握叉架类零件图的识读方法;正确识读叉架类零件图。

过程评价、作品序号专项能力训练项目参考学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评价的识读与绘制的识读总结叉架类零件图的读图方法。

考核叉架类零件图的绘制10手工绘制叉架类零件图,分组描述叉架类零件图的描述与表达理由;总结叉架类零件图绘制的一般规律;运用AutoCAD绘制叉架类零件图并输出。

掌握手工绘制叉架类零件图的方法,运用AutoCAD绘制叉架类零件并输出。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5 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10区分识读箱体类零件图;识读并分组描述箱体类零件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总结箱体类零件图的读图方法。

掌握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方法;正确识读箱体类零件图。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10手工绘制箱体类零件图,分组描述箱体类零件图的描述与表达理由;总结箱体类零件图绘制的一般规律;运用AutoCAD绘制叉架类零件图并输出。

掌握手工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方法,运用AutoCAD绘制箱体类零件并输出。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6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8综合认识装配图;识读并分组描述装配图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总结装配图的读图方法。

掌握装配图的识读方法;正确识读装配图。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装配图的绘制10对零件进行分析,利用所学的图样表达法绘制装配图草图;讨论补充、修正草图,并各自运用AutoCAD完成装配图的绘制;分组描述装配图的描述与表达理由。

总结装配图的绘制一般规律。

掌握手工绘制装配图的方法,运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并输出。

过程评价、作品考核五、课程资源标准1、教学团队(1)本课程专任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学历,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任教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专科以上学历,并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

(3)专业教学团队中有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是本区域或本行业的现场专家。

(4)专任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次校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且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

2、实习实训条件按标准配置机械制图实训室,需要的实习实训设备如表2:表2:序号设备设施数量1 机械制图成套木质模型30套2 机械制图成套电子模型1套3 电脑及投影仪1套4 游标卡尺、外卡、内卡、钢直尺、角度规、螺纹规等60套5 绘图板、丁字尺、与绘图板能配套的桌椅60套3、教材及参考资料(1)《机械制图》,杨安林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2)《机械制图》,董述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机械制图》,杨新文武晓丽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4)《机械制图与CAD》,邓小君袁世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机械制图与CAD基础》,裘文言,瞿元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4、其它资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参考书目、相关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六、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为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对《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课程成绩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

理论考核方法: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为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课程安排三个学期教学,各学期理论考试的平均值为本课程的理论成绩。

2、考核内容表3:考核项目及分值比例表序号考核项目分值比例1 平面图形的识读与绘制10%2 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20%3 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20%4 叉架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20%5 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20%6 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10%3、考核结论课程考核成绩组成: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占6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40%。

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与综合素质考核占20%,训练项目的考核占70%,平时提问成绩占10%。

七、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模式将《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六大块。

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不同,设计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与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