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 认知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本质: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
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注 意、形象思维 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客体引起的 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 直接的、非中介的 种系发展的产物,自然发展的结果 伴随生物自身的结构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
随意注意、概念思维、意义 记忆
二、皮亚杰对认知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感知运动 阶段 (0-2岁)
前运算 阶段 (2-7岁)
具体运算 阶段 (7-11岁)
形式运算 阶段 (11岁以后)
感觉运动阶段
0- 2岁 只能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 维。 最初只是本能性的反射动作,6个月以后出现 目的性动作 一岁多时,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客体 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概念 接近两岁的儿童会出现延迟的模仿能力
维果斯基(1896-1934),白俄罗斯人,前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出生于 罗卢西亚的一个小镇——奥沙,自幼聪颖好学, 机敏过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 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曾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实验 心理学研究所、缺陷研究所,并在莫斯科、哈尔科夫等 城市的许多高等学校讲授心理学。 1934年,维果斯基因患肺结核逝世,年仅38岁。维果 斯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该理 论强调了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借助语言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随意的、主动的、由主体按照预定 目的引起的
概括的、抽象的 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产生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现有水平:
由某种特定的已
经完成的发展系 统所形成的儿童 心理机能的发展 水平,即儿童已 经完全掌握了的 某些概念和规则
儿童即将到达 的发展水平: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通过同化,人们把新的 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中。 顺应:改变自己的图式适应新的刺激,个体创造新图式 或者改造旧图式。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发展的实质、图式、同化和 顺应? 2.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吗?
一 、 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 社会环境 平衡化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观点
1.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2.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典型特征 3.各个阶段的发展次序是稳定的 4.前后相邻阶段之间具有连续性
三 、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更应关 注儿童思维的过程。
2.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
主讲人:张樱樱
第二章 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发展的
本质,发展的机制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基本含义;
2.掌握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理解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的含义及其关系;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这 种能力只限于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 具有守恒的概念 能理解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
所有的男孩都有小红旗 小红没有小红旗 所以…… 所有的男孩都有小红旗 小刚没有小红旗 所以……
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
2- 7岁 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不合逻辑 知觉集中倾向,注意 往往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 面,不能全面观察问题,缺乏守恒概念 缺乏类的概念 不可逆性,不能进行顺向和逆向兼顾的思维 自我中心主义
前运算阶段
儿童自我中心的典型对话: 珊:戴维叔叔,它爬上你的汽车,还用爪子抓车。 成人:发生了什么事? 珊:过来,我带你去看看(她把叔叔带出去并让他看汽车顶部的一个 刮痕) 成人:珊,这是谁干的? 珊:不是我。 成人笑道:我知道不是你,可是这个刮痕是怎么来的? 珊:它爬上你的汽车用爪子抓出来的。 成人:谁干的? 珊: (望了望四周)那儿,她指向一只正穿越街道的猫! 成人:哦,是猫,你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呢? 珊:我说了呀!
三、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在教学活动中应实行“辅助”学习(支架教学)
2.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
讨论:教育应按部就班还是超前教育?
婴儿的逻辑思维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二、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 阶段的划分 三、皮亚杰理论对小学教 育的启示
皮亚杰简介

皮亚杰(1896-1980),瑞士人,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1918 年获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 尔卑斯上的软体动物》。在取得博士学位不久后,皮亚杰转 向心理学。皮亚杰于1921年起任日内瓦卢梭学院实验室的主 任,1924年人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任该所所长。皮亚杰 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 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 于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 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 论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皮亚杰一生发表了500 多篇论文,出版50多部专著,其著作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产 生了巨大的获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依然知道该客体 的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称儿童建立了客体 永久性。如“屏幕效应”、“隧道效应” 。 客体永久性是儿童获得守恒概念在机能上的等 价物。客体永久性和位移群的形成,是儿童在 感知运动阶段从自我中心状态的第一次解除, 是第一次去中心化的重大成果,皮亚杰称它为 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形式运算阶段 盒子里有六个球,三个黑的,一个花的,两个白的 猜猜看你第一个拿出的是什么球 第二个拿出的是什么球 第三个拿出的是什么球 A 黑白黑 B黑花白 C黑白白 D黑花白
形式运算阶段
能进行抽象思维,个体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成熟 阶段 假设演绎推理,面对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 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命题推理。不一定以具体资料为依据,而只要 有一个说明或命题即可进行推理。 组合推理,面对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情境时, 根据问题的条件,提出假设,一方面孤立某些 因素,另一方面组合一些因素,在系统验证中 获得正确答案
3.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
4.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及其积极参与在学习活
动中的重要作用。
5.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 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或活动材料, 促使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 的实质
教学与发 展的关系
对小学教 育的启示
维果斯基简介
一 、 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1.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一 、 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 2.发展的机制
什么在发展
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它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 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机构。
怎么发展
即在有指导的
最近发展区
情况下借助别 人的帮助所达
到的解决问题
的水平,也是
教学
通过教学所获 得的潜力。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
3.关于学习的“最佳时期”问题
要开始某一教学,必须以儿童的。 跳一跳摘桃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