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机构基层负责人职务犯罪调查分析报告

金融机构基层负责人职务犯罪调查分析报告

基负责人员职务犯罪调查分析报告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王茜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越来越成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要切实加强扩大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笔者对最近几年发生在金融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时发现,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涉案人员,工作职位在基层的占九成以上,而基层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员往往是一个金融单位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金融机构中繁重的工作压力,对上服从,对下管理,中间还要协调各种关系,是金融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因为握有实权他们也是金融领域各种职务犯罪的易发人群。

通过对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减少他们的职务犯罪,就是打通了整个金融机构职务犯罪预防的关节部位。

因此有必要对这类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有必要重点研究。

一、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员职务犯罪一般特点
(一)、数额巨大,造成危害严重。

金融机构负责人员一旦进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通常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手里掌握有实权,能够调动的资金数额较大,动辄上百万,
当这些人
难以弥补,让人触目惊心。

(二)、犯罪人员年龄层次较为集中。

涉案人员一般为中年以上,通常有非常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正是年富力强能够为单位多做贡献的时候,然而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去搞好工作,而是钻营怎样钻现有的金融制度和单位管理的空子,为自己和他人谋私利。

(三)、挪用公款犯罪尤为突出。

立案查处案件中,挪用公款案比例较高,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思想意识上认为,借钱为他人发展不是坏事,人人都可以理解;贪污公款不光彩,人人都见而恨之。

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四)、犯罪多由投资谋利所趋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角也越来越热,涉案人员往往经不住不法分子糖衣炮弹的进攻,被不法分子拉下水,将非法谋取的资金用于个人、亲友经营和炒股等投资营利活动上,手里掌握着大量资金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妄图借鸡生蛋,以钱谋钱。

二、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员职务犯罪多发原因
(一)、金融领域资金缺口较大,民营经济融资困难,
在正常渠
责人员,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易于成为被权力寻租的对象,因为这些负责人手里既有不小的权力,又能直接调配大量的资金的能力。

(二)、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员在整个金融机构等级序列中出于不上不下的地位,造成了上级疏于监导、下级不敢监督,同时金融系统上下级和金融部门相互之间的监督力度也不够,缺乏纵横交叉的强有力制约,监督体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基层单位负责人员可以随意从财务人员处支取大额现金,甚至取大额现金,收入和支出时都是打白条,或是连白条也不打直接指示其下属人员提取现金办理相关业务,为其利用职务挪用公款提供了条件。

(四)、打击力度不够,很多犯罪未能防范于未然。

出现问题后,少数上级领导干部从部门利益和自身前途出发,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犯罪分子处罚不力,也不移送相关司法机关依法查处,从而使违法者更加有恃无恐,最终由违纪到违法到构成犯罪。

三、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
(一)、推进金融制度改革,拓宽民营资本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长期
瓶颈。

我们认为,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职务犯罪之所以高发,和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有一定关系,很多情况下有资金的需求才有权力寻租的要求,当正常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非正常手段尤其是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得资金就成为一种可能采取的行为。

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主渠道,千方百计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是预防这类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本。

(二)、严格自律,重点监控,加强廉洁从业教育。

建议金融系统深入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尤其是对各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员集中进行思想培训,从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切实措施、有效控制风险等方面提出要求。

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职务犯罪对单位、家庭、个人造成的危害,并且进一步告诫基层金融机构的员工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踩法律红线,时刻都要守住道德底线。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的正副职负责人员,手中握有实权,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

很多职务犯罪的案件之所以发生往往都是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开始,滑向深渊最后不可自拔。

这些血的教训都应警钟长鸣。

(三)、强化制度,抓住关键,发挥制度预防功能。

充分发挥金融业务制度本身的预防功能,在业务制度落
实上下功着重研究各金融单位的业务、会计、结算各操作流程,认清此类案件易发的薄弱环节,并且在这些环节上狠下功夫。

作为基层单位负责人员,其可能违反规则触犯法律的地方,通过我们对各类案件的分析一般是可以预测的,在对这些关键环节加以重点检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内控制度和技术防范制度,从制度上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

(四)加大对金融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处罚力度。

金融主管部门要克服保护主义思想,对违规违纪人员以及监管领域渎职行为,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单位负责人员更要严查严办。

对于触犯法律的人员,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建立金融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交流线索、警情的联系机制,增强对突发案件的预警和快速反映,及早发现和查处触犯刑法的案件。

对可能构成犯罪的案件,加大查处犯罪力度,无论大案小案都严格依照司法程序处理,对犯罪者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

应当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作用,刑罚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严防死守,彻查彻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