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实验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实验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方案为使职称评聘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上级教育和人社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与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1、注重实绩原则:注重教师个人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

2、资历倾斜原则:考虑教师教龄、资历及临近退休等相关因素,并予以适当倾斜。

3、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本方案组织评聘工作,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二、基本条件(一)评聘对象为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师德规范,且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年度考核合格的在编在岗教师。

(二)近一年来,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评聘:(1)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不能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2)教育教学行为出现重大失误造成极坏影响,年度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不称职的;(3)因违规办班、有偿家教、乱订教辅资料、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课、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行为,受到查处的;(4)触犯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分的;(5)不符合上级部门关于职称评聘相关规定的。

三、评分细则(一)资历1、教(工)龄:参加工作年限,每年计2分。

(以工资信息表中参加工作的时间为依据)2、任职资格:A、取得现任职称资格每年计1分(提供现职资格证书原件);B、取得拟聘职称资格(即所申报的职称资格),每年计1.5分,但与现任职称资格时间重叠部分不重复计分。

(提供拟聘职称资格证书原件)。

3、学历: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按等次计分:研究生5分,本科(含双专)4分、专科3分、中师2分。

4、校龄:进入本校工作(从借入算起)15年内每年记1分,超过15年,每增加5年加2分(如:满20年记17分,满25年记19分,满30年记21分,满35年计23分)。

(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分:以近五年(十个学期)中每学期本人绩效考核分与全校教师绩效平均分之差的总和,按考核年数平均,计算出年均考核分,再加基础分100分和考核次数分(每年0.2分)为此项得分。

(不足五年的,以实际参加考核年数为准,但不少于两学期考核成绩。

教辅人员每学期绩效考核分取当学期全校教师平均分。

)具体公式为:绩效考核分=100+[(A1-B1)+(A2-B2)+......+(An-Bn)]/N+0.2N其中:A为本人当学期绩效考核分,B为当学期全校教师平均考核分,n为参与考核次数,N为参与考核年数。

说明:①同一赛事,只按最高等次计一次。

②获奖未设定等次的,优秀等次按照同等级别的二等奖计分,良好等次按照同等级别的三等奖计分。

鼓励奖在同级别中不计分。

(下同)③此处优质课指现场有生课堂教学比赛,无生优质课及视频类比赛视为教学单项比赛,参考本款第2条计分2、论文评选及其它教学单项比赛:近五年来,本人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及其它教育教学类比赛(含一师一优课、说课、微课、录像课比赛、教学设计评比、英特尔未来教育应用大赛、课件评比、演讲比赛、解题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班主任个案评选、教学案例故说明:①同一篇论文或同一次教育教学比赛活动,只按最高等次计分一次。

论文须提供证书、论文、获奖文件。

比赛活动须提供证书或文件。

②省市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含增刊、副刊、报纸、论文集及交流论文),按相应级别的二等奖计分,须提供获奖证书、期刊原说明:①比赛活动须是教育部门组织;②指导奖按学生获奖人数计分,具体方法为:同一赛事只按最高等次计奖;如同一赛事有多个学生获奖,则取最高等次一个学生按此表计分,其余学生按相应等次一半计分,但同一次比赛累积分不超过4分。

集体类比赛项目,按相应等次的1.5倍计分,同一次比赛累积分不超过4分。

③未设等次的按二等奖计分,鼓励奖不加分。

体育等类比赛若1-6名都为获奖的,则第1名算一等奖,第2、3名算二等奖,其余为三等奖。

④须提供原始证书及相关佐证,证书原则上应有指导教师姓名。

(若无指导教师姓名,但有其它证据证明确属于该教师指导,经研究也可认定)。

⑤学校组织的校内比赛活动,除非在活动方案中有规定,否则不加分。

⑥此项学生指导奖累计10分封顶。

4、个人荣誉(1)近五年来,担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按最高等级计分:(有两项荣誉的取最高一项计)骨干教师:校级1分,县级2分,市级4分,省级6分,国家级8分。

学科带头人:县级4分,市级6分,省级8分,国家级10分;。

(2)近五年来,获本校、县以上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各类表彰,按骨干教师对应级别的一半计分,须提供证书原件和相关表彰文件。

(说明:本条中所列党委政府表彰包括党政机关部门表彰,教育主管部门包括下属机构科室。

县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表彰,均视为县级表彰,依此类推。

非官方性质的表彰不计分。

)5、集体荣誉:(1)近五年来,班级被评为县、市、省先进班集体,班主任分别计1、2、3分,副班主任按班主任一半计分。

(2)近一年来,学校分别受县、市、省级表彰,当年度在岗教师每人分别计1分、2分、3分。

(说明:①仅限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表彰,其它部门表彰不计分,但文明单位类表彰计分;②一年内,同级别若有多个表彰只取一次计分,不同级别表彰取最高一次计分,同一个荣誉表彰均为一次性计分;③县教育局表彰含年度综合考核表彰,但不包括单项表彰;④当年度不在岗的不享受。

)说明:此项教科研成果各项累计加分30分封顶。

(四)课题研究近五年来,在本校主持课题研究并且结题,按级别计分:县级2分,市级4分,省级6分,国家级8分。

(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计一半分)。

如已申报立项,正在研究但未到结题时间的,按相应级别的百分之四十计分。

(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成员按主持课题人员的一半计分。

)说明:①课题必须经学校审核,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②在外校主持课题研究且已经结题,按对应级别一半计分。

(参与课题研究的,按主持课题人员的一半计分。

)(五)其它加分1、支教:到县内其它乡镇支教一年及一年以上且考核合格者计1分。

2、兼职:近五年来,在本校任一二级机构行政人员(含支委)等管理岗位每年计0.3分,任教代会主席、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年级长、教研组长等非行政管理岗位人员每年计0.2分。

此项兼职,取最高一项计分,第二岗位不计分。

3、班主任:近五年来,在本校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年计0.4分,副班主任每年计0.2分,其他在岗教师每年计0.1分。

(六)民主评议学校党支部和行政会根据参评对象平时工作表现情况进行评议打分,总分5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

(党支部和行政会成员如本人或直系亲属参加职称评聘,则应回避。

)四、相关规定1、考评时间: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年进行两次职称评聘工作。

当有空岗产生时,原则上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左右各进行一次职称考评(特殊情况除外)。

考评使用的职称空岗,原则上为开评的当月(含)之前已经产生出来的空岗。

无空岗则当次考评取消。

2、考评对象:当学校启动职称评聘工作时,凡已获得拟聘职称资格的教师,或虽未取得资格但具备申报条件的教师,均可参与考评竞聘。

未取得拟聘职务资格者在参与竞聘时,应当先提供符合《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的相关原始证件,经学校考评小组初审并确认符合基本条件后,方可按本方案参与打分。

3、临近退休教师职称评聘:截止学校启动职称评聘工作的当月,教师距离法定退休时间不足三年的,若其本人已取得拟聘职务资格,有空岗时可以免打分直接聘任。

若未取得拟聘职务资格,只要符合省、市规定的申报条件,且报送评审获得资格后,来得及在退休之前时间段内聘任者,则也可以免打分优先申报。

若参评聘对象多于空岗数时,则距离法定退休时间最近者先评聘。

(因高级职称女教师退休年龄为60岁,故52周岁以上女教师参与评聘高级职称,须按第三款评分细则打分。

)4、新调入教师职称评聘:外校调入教师,调入后因受岗位限制降聘者,应当在本校降聘时间满一年(即在本校工作的第二年年底后)方可参与竞聘。

其绩效考核必须在本校有两学期以上考核成绩。

降聘者若重新聘任原职称,先聘任到本职称的最低岗位等级,至少一年后方可按岗位内部等级聘任方案参与竞聘原等级。

(上级部门另有规定者按有关规定执行)5、学校行管人员职称评聘:按其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分配名额,每7个空岗位,行管人员占1名,并在中间一名评聘(即七个空岗中取第四个为行管人员评聘,依次类推。

若该空岗被临近退休人员优先使用时,应顺延至后一个空岗)。

行管人员也可参加教师系列评分评聘,但只能选择一样。

6、得分相同的特殊情况:若评聘对象得分相同不能同时评聘时,则距离退休时间最近者先评聘;若再相同,则先取得拟聘职务资格的先评聘;还相同时绩效考核得分高者先评聘。

五、考评办法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书记、校长任组长,党支部、行政会、工会、教代会代表(随机抽选)等组成的考评领导小组。

同时成立评委会,负责对材料审核打分。

参与评聘人员及家属实行回避制度。

2、考评程序:(1)申请与自评根据考评领导小组通知,凡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应书面申请并依据本方案分项进行自评,将评分表和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在规定时间内报学校考评小组,逾期不报视为弃权。

(2)考评与初审学校评委会对教师所提交的材料依据本方案进行认定打分,确定初步人选,并提交考评领导小组初审。

(3)公示与评聘考评领导小组将考评结果初定人选在校园予以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报教育、人社部门审核评聘。

六、附则1、本方案第三条“评分细则”中所涉及到的教师参评材料有效时间,教龄、校龄等时间的认定,“近五年”的时间界定,均截止到新学期开学前一天(以县教育局开学时间为准)。

2、教师退休时间以教育局人事档案为准。

3、本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即生效,解释权属学校行政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