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定)7-30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定)7-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 - 1 -二、工程概况 ......................................... - 1 -三、总体施工计划 .................................... - 1 -四、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配置........................ - 1 -五、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工艺............................ - 3 -六、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 - 12 -七、安全措施 ........................................ - 12 -八、环境保护措施 .................................... - 14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1、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图设计;2、相关的国家行业施工技术规及验收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二、工程概况东至至高速公路位于省东至县是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横七”(~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南沿江高速公路的最西段,列入了交通运输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是皖江产业转移示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本标段起讫里程:K0+600~K11+402.188,全长10802.188m,其中路基长度9835.088m(扣除桥梁段),填方数量135.34万m3,挖方数量114.42万m3。

三、施工计划路基清表及地基处理于2012年7月16日开工,计划于2012年8月30日前全部完成。

四、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配置1、人员2、材料计划2、机械设备配备机械设备表五、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工艺本管段共有7种地基处理形式,分别是一般路基段、低洼地区及水田地段路基、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路基段、不适应性材料路基段、水塘路基段、涵洞、通道过渡段及桥台台背回填,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一般路基地基处理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路基清表→基底检查→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验收。

2)、施工方法路堤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进行清表、压实,其压实度(重型)应不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厘米)时,应超挖回填,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对基底为松散土层时,应翻挖再分层压实。

对土质较差应做好基底加固设计,改善基底条件或采取结构物的措施。

一般路段对松散土层进行反挖回填处理即可。

其处理设计图如下:2、低洼地区及水田地段路基地基处理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开挖路基边沟排水→清淤晾晒→基底检查→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验收。

2)施工方法对于低洼地区和农田区,填筑前一定要将路基边沟开挖成型,以利于排水,降低水位。

清淤后经一段时间的晾晒,以提高基底承载力,填方段的地基压实度必须达到90%以上或在地基承载力满足路堤填筑高度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第一层填筑。

a、当路堤高度小于10米时,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150KPa;b、当路堤高度为10米~20米时,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200KPa;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势较低的填方路段,普通素土填筑,易出现弹簧地基,压实困难。

一般采用山皮石或砂砾土填筑。

超出地下水位50cm 后,可采用普通素土填筑。

处理设计图如下:3、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路基地基处理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修建临时排挡水工程→清表(杂草及树根)→基底检查→挖台阶→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验收。

2)、施工方法填挖交界地段路基填方应按图纸要求挖台阶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半填半挖地段路基,尽可能先填筑半幅路堤,再进行挖方。

填筑前认真清理半填断面原地面,按要求将其翻松或挖成台阶后再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时,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压实,填挖交界处的压实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利用平地机配合装载机对施工地段进行整平,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顺原地面自上而下挖台阶处理,碾压整平。

沿线路纵向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

原地面坑穴应整平夯实,无质量隐患。

处理设计图如下:4、不适应性材料路基地基处理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开挖路基边沟排水→清淤晾晒→基底检查→换填山皮石→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验收。

2)、施工方法浅层软弱土路段路堤段,首先进行排水,清淤。

对于素土回填出现“弹簧”现象,难以压实的路段,依据经济合理,快速施工的原则,采用换填山皮石等透水性材料填至地表水位以上,压实度应大于90%。

然后用普通土填筑。

具体处理设计图如下:里程桩号:K5+000-K5+074,K0+600-K1+000,K8+840-K10+1785、水塘路基段地基处理技术措施里程桩号有:K2+100、K2+550、K3+900、K4+2001)、施工工序流程施工准备→水塘围堰→水塘抽水→水塘纵横挖沟→挖除淤泥→基底检查→换填山皮石→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验收2)、施工方法正式施工前,先进行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时一次性放出征地界。

根据放样结果,若水塘是部分在路基围,则先进行围堰施工,将路基外的水塘与路基的水塘分隔开。

围攻堰采用草袋围堰或直接填筑围堰,保证围堰的稳定性和不透水性。

围堰完成后进行水塘抽水,排水时,应不得影响交通,且不得破坏原有道路、农田及其它构筑物。

水塘中的水抽干后,在塘边低洼处挖蓄水坑将地下水抽出,使塘淤泥中的水充分排出,利于淤挖除,同时减少淤泥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挖淤泥施工采用自卸车配合挖掘机施工,挖淤厚度接设计要求分段开挖,对挖深1.5米的地段一次开挖到位,挖深5米的地段分二层开挖。

挖淤施工连续进行,中间不得停止。

淤泥开挖前,应在较低一侧开挖排水沟,并将排水沟接入蓄水坑,开挖时由较低的一侧向较高的一侧开挖,以利于水的排出,开挖宽度以挖掘机能挖到的围控制。

弃淤运至指定的弃淤场。

清淤完成后,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基底,确认合格并签证后,进行换填施工。

换填料运送到换填现场后,直接填筑路基或存放在开挖面附近,开挖完成后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填筑。

换填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施工。

换填第一层控制在50cm,其后的填层应控制在30cm。

为防止地下水的上升,换填部位分层填筑要连续进行,并填至与原地面平齐。

对换填深度为5米的施工地段,可以分两次填筑到原地面。

每填筑一层,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振动法、碾压法压实填层,采用碾压法施工时要控制填料的最佳含水量。

填筑守一层,进行一次压实度的检测,合格后进行下填层的施工。

山皮石铺筑时应每侧宽出路基边脚0.5—1.0米,且无明显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其路基处理设计图与不适应性材料路基处理设计图一致。

6、涵洞、通道过渡段位于V形沟的涵洞、通道台背为使台背填土与原状土结合紧密,应预先将沟壁开凿成适当的台阶。

对于长年积水或受地表、地下水浸泡的地基,应视其地基情况,在沉降影响的围采用与台背回填相同的材料置换,同时要做好排水设施,对于原有积水应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应设置盲沟引出。

涵洞、通道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应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台后过渡段填料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碎石。

当采用冲击压实时,应注意冲击压实对构造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涵洞顶填土高小于1m时,台后填土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为96%。

两侧过渡段与涵顶的填土压实度均要求达到96%。

涵顶填土较高时,两侧过渡段确定如下,过渡段长不小于两倍跨径且不小于两倍地面至涵顶高,底面长度不小于2米。

过渡段围填土要求压实度达96%,涵顶以上填土按同层次路基要求。

台后过渡段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

涵顶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7、桥台台背回填桥头路基处理里程长度(m)里程长度(m)为防止桥头路堤及锥坡围的地基下沉,采取的措施除开挖台阶、采取强夯、冲击压实等手段减少地基沉降外,对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台后基底处理采取换填30 cm砂砾石的方法,换填后砂砾石顶面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6%。

为防止台后柔性路基工后沉降过大,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1)台背回填材料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碎石回填,砂砾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6cm,细集料的含量不宜过大。

2)做好排水设施,对于原有积水应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应设置盲沟引出,台后分层回填必须与路基填筑同步,不得脱节,且保证结构物两侧对称同步回填。

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15 cm,并预先将每层回填高度用明显标识记于台身后。

3)国各种压路机钢轮的尺寸,要求基础以外最少2.5米必须进行处理,以保证真正做到横向碾压,台后回填与路基相接处的斜面要求坡度不小于1:1,并且均要求挖台阶处理,此结合部压路机要充分碾压,并加强该部位的压实度检测,翼墙、耳背墙、八字墙与台身相接的部位因压路机无法直接碾压到位,可使用液压打夯机按10~15 cm 一层夯实,不留死角。

压实度的检测按每50平方米一点的检测频率布点,每单点的压实度均需满足要求,且确保表面无明显轮痕。

(3)冲击碾压填土高度大于6m的路段,每填筑4-5m进行分层冲击碾压补强处理。

冲击碾压时,压路机的行进速度控制在10-12Km/h,从路基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压,冲压顺序“先两边、后中间”,以轮迹重叠1/3铺盖整个基底表面为满压一遍,共碾压20遍。

碾压达到规定遍数后人工机械整修,并用振动或静碾压路机碾压12遍,达到验收标准。

其处理设计图如下:六、技术质量控制措施1、清除淤泥一定要干净彻底,确保基底合格,不留事故隐患。

2、严格控制填料质量,确保使用合格填料,不合格填料一律清除出场。

3、回填紧跟开挖作业,及早土封闭开挖面,妨防止地下水渗出后破坏地基。

回填前有地下水渗出地段要在清除水之后方能进行回填施工。

4、严格按控制边线施工,确保路基换填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车辆必须有专人指挥,以防伤人伤物,以致引起伤亡和损失。

1、运输车辆司机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要求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规定,证、照齐全,不准驾驶与证件不符的车辆,严禁酒后开车。

2)发动前应将变速杆放到空档位置,并拉紧手刹车。

3)发动后应检查各种仪表、方向机构、制动器、灯光是否灵敏可靠,并确认周围无障碍物后,方可鸣号起步。

4)涉水时,如水深超过排气管,不得强行通过,并严禁熄火。

5)在坡道上被迫熄火停车,并拉紧手制动器,下坡挂倒档,上坡挂前进档,并将前后轮楔牢。

6)通过泥泞路面时,应保持低速行驶,不得急刹车。

7)车辆陷入坑,如用车牵引,应有专人指挥,互相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