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注安案例策措施要点

2017年注安案例策措施要点

2017年注安考试事故案例分析相关对策措施要点(整理)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 作业前开具作业票,并对作业人员安全交底;2.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3.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4.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必须进行充分通风换气。

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备测定作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害气体浓度,确认符合卫生要求;;5.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安全电压;工器具符合安全要求;6.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7.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当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8.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9.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10.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二、粉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1.通风、除尘;2.检测粉尘爆炸浓度;3.设备密闭;4.使用防静电设备、设施、工具;5.静电接地;6.湿式作业;7.配备消防设施、消防队伍;8.消除点火源、可燃物、加强惰性气体保护;9.切断爆炸途径、抑制爆炸产生的规模;10.设置防爆墙、防爆膜;11.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使用防爆工具。

三、石油输送管道泄漏处置安全技术措施1.该石油输送管道立即停停止输送石油;2.向消防部门119、环保部门、公安部报警、安监部门报告;3.疏散影响区域附近所有人员,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接触;4.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到位,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5.处置人员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用防爆工具等进行堵露处理;6.泄露的油污,可用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泄露物;7.注意事项:A处置过程中,杜绝一切明火;B现场处置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C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或设备设施;D修复完毕后,清理现场油污。

四、运输危险物品车辆安全技术措施1.使用专用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2.驾驶室上方安装红色标志灯;3.车身两侧喷有明显的“禁止烟火”字样或标记;4.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5.排气管装在车身前部;6.车辆尾部安装接地装置、五、施工现场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过程中工人应该佩戴好安全帽防止物体打击和重物坠落。

2.作业过程中工人涉及登高作业的应该系好安全带,高挂抵用,安全带完好无破损。

3.工人使用砂轮机时应该侧面磨削,佩戴护目镜,禁止两人共同使用砂轮机,砂轮机绝缘良好。

4.开挖的明渠周边应该有护栏,夜间应该有照明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掉入明渠里。

5.桥梁建设过程中起重机作业时应该统一指挥,现场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监护,起重机安全设施设备完好,信号灯完好。

6.作业过程中的用电设备应该接地接零保护,设备有漏电保护装置。

7.施工过程中夜间施工时照明设施良好,不影响作业人员作业。

8.开凿隧道时要对隧道内进行含氧量和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进行检测。

各项指标合格后,在专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开凿隧道时要固定好支撑顶网和锚杆,防止冒顶片帮和坍塌。

9.作业过程中黄河水下穿越工程时有淹溺的危险,临近河边作业要搭设防护网,防护平台。

10.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传动部位必须要有防护罩。

11.其他各类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二)安全协议1.发包单位提出的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要求;2.承包商制定的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3.承包商应遵照执行的有关安全文明生产、治安、防火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4.发包单位对现场实施奖惩的有关规定; 5.有关事故报告、调查、统计、责任划分的规定;6.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及办理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履行的手续等要求; 7.承包商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接受安全资质和条件审查; 8.承包商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分包和返包。

在工作中遇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由生产经营单位配合完成的工作应书面提出申请经发包单位领导批准后指派有关部门、班组配合完成; 9.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换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关系到施工安全及质量的特殊工种人员,特殊情况需要换人时须征得发包单位的同意,并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10.承包商不得使用童工,施工人员不得有承包工程的职业禁忌症。

(三)现场安全管理要求1.工程开工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

必要时,在承包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承包商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要求; 2.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烫伤、坠落、溺水等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要求承包方做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并制订安全措施,经生产经营单位审核批准后,监督承包方实施。

承包商应按有关行业安全管理法规、条例、规程的要求,在工作现场设置安全监护人员;3.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发包单位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

所有教育培训和考试完成后,办理准人手续,凭证件出入现场。

证件上应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和姓名、承包商名称、准人的现场区域等信息; 4.生产经营单位协助做好办理开工手续等工作,承包商取得经批准的开工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 5.发包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施工,要随时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及时纠正,并按规定给予惩处; 6.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7.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商进行停工整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

六、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措施1.脚手架搭设符合标准;2.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装设安全门;3.施工现场的洞口设置围栏或盖板,架网防护;4.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5.高处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6.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7.无法假设防护设施时,采用安全带。

8.安全带(高挂低用)、安全帽、软底防滑鞋;七、电气安全对策1.接地,接零保护系统;2.漏电保护;3.绝缘;4.电气隔离;5.安全电压;6.屏护和安全距离;7.连锁保护;8.设置防爆电气设备。

八、静电防护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2.工艺控制;3.静电接地;4. 增湿;5. 抗静电添加剂;6. 静电中和器;7. 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

九、防火防爆1.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措施(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完善现场操作规程;(4)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5)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6)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7)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8)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9)加大安全投入。

2.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2)密闭和负压操作;(3)通风除尘;(4)惰性气体保护;(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6)严格控制火源;(7)阻止火源的蔓延;(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9)组织训练消防队和配备消防器材。

3.防爆安全技术措施(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2)严格控制火源;(3)及时泻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建筑的损坏;(6)检测和报警。

(7)防爆设计 (1)抗爆容器。

(2)爆炸卸压。

(3)房间泄压。

(8)防爆电器设备(9)控制爆炸的极限范围:(温度、压力、点火源能量升高,爆炸可能性变高;加惰性介质、孔径变细爆炸可能性变低)十、实现机械安全技术对策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3.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4.提供保护装置或者防护服。

十一、职业危害控制措施1.噪声:吸声、隔声、消声、减振、个体防护:配耳塞、耳罩(效果好)防止职业性耳聋的措施(重点)1)工艺选择或改造:减少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2)加强设备维护:运行良好,降低噪声; 3)采取消声、降噪、隔离措施; 4)定期检查噪声强度; 5)佩戴有效的听力保护用品; 6)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实行轮、换岗制度;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振动(减振):控制震动源、减少劳动作息时间、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重点)3.粉尘(八字控制方针):隔(隔离)、水(湿式作业)、密(设备密闭)、风(厂房通风)、护(防尘口罩)、管、教、查。

1)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4)佩戴防尘护具。

4.高温作业1)对于高温作业,首先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这是改善高温作业条件的根本措施;2)隔热。

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可利用水来进行; 3)通风降温。

通风降温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4)保健措施。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暑季供应含盐的清凉饮料是有特殊意义的保健措施; 5)个体防护。

使用耐热工作服等。

低温的防护,要防寒和保暖,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使用; 6)异常气压的预防。

可通过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异常气压:技术革新,如采用管柱钻孔法代替沉箱;7)在水下高压作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健措施,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等。

应注意有职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此类工作。

5.辐射1)减少与辐射源作业时间;2)拉大与辐射源距离(微波炉:3M,电视:5M,电脑70CM); 3)屏蔽6.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1)首选办法: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根本途径: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

2)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3)局部排气罩。

4)排出气体的净化。

5)个体防护。

6)密闭空间作业的防护。

十二、特种设备安全对策1.使用许可厂家的合格产品。

国家对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有严格的要求,实行许可生产制度。

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报废(都由资质单位来做)2.登记建档;3.专责管理。

4.建立制度;5.持证上岗;6.照章运行;7.定期检验;8.监控水质(锅炉);9.报告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