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址决策

选址决策

选址决策(生产过程组织、选址决策)
设施是指生产运作过程得以进行的硬件手段,通常是由工厂、办公楼、车间、设备、仓库等物质实体所构成。

设施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设施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选址决策
设施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等等。

还要考虑是国内还是国外;
第二:定址。

地区选定以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位置设置设施。

设施选址还包括这样两类问题:一是选择一个单一的设施位置;二是在现有的设施网络中部新点。

选址的重要性
1.投资
建设新工厂或新的服务设施需要一大笔投资。

在不同的地点建厂对投资多少有很大的影响。

2.成本
不同的选址会影响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价格和竞争力。

3.职工
不同的选址还合影响到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生活标准难、教育水平、精神风貌不相同,对职工生活、子女上学都会有影响。

4.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选址建厂是一件巨大大的永久性投资,工厂一旦建成,如发现厂址选择错误,则为时已晚,难以补救。

5.供应链的合作关系
设施选址的战略目标
工业选址决策主要是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
而零售业或专业服务性组织机构一般都追求收益最大化;
至于仓库选址,可能要综合考虑成本及运输速度的问题。

影响选址的因素
(一)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是制造活动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转变,与单一工厂的选址问题相比,网络选址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不同地方、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与能力优势。

❖更好的国际交流
❖更加迅速、可靠的旅行与运输条件
❖国际间资本流动越来越容易
❖劳动力成本存在着巨大差异。

(二)经济因素
1.运输条件与费用。

在运输工具中,水运运载量大,运费较低;铁路运输次之;公路运输运载量较小,运费较高,但最具有灵活性;空运运载量最小,运费最高,但速度最快。

2.劳动力可获得性与费用。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必须考虑劳动力的成本。

对于大量需要具有专门技术员工的企业,而且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又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能源可获性与费用。

没有燃料(煤、油、天然气)和动力(电),企业就不能运转。

对于耗能大的企业,如钢铁、铝业、发电厂等企业,其厂址应该接近燃料、动力供应地。

4.厂址条件和费用。

建厂地方的地势、利用情况和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到建设投资。

另外,地价也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城市的地价较高,城郊和农村的地价较低。

由于专业化分工,企业必然与周围其它企业发生密切的协作关系。

(三)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赋是否公平等。

(四)杜会因素
企业投资选址要考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

(五)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

选址决策的实施步骤
1、选择某一个地区
在选择地区时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家和自然因素,最后确定某一地区。

2、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
地区选定之后,要确定在哪片土地建厂或投资。

这是要针对企业的自身特点,深入地分析研究各种有关因素。

通常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可变成本,如直接人工、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等,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逐一加以分析,
3 对候选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为了比较各候选方案的优劣,需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方案逐一评价。

厂址选择的分析方法很多,如优缺点比较法、德尔菲法、因素评分法、线性规划法和重心法等。

4 综合分析,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在对每个候选方案进行详细评价之后,就可以得出各个方案优劣程度的结论。

设施选址的方法
1.单一设施选址
单一设施选址是指独立地选择一个新的设施地点,其运营不受企业现有设施网络的影响。

单一设施选址方法:
盈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
盈亏分析法是厂房选址的一种基本方法,亦称生产成本比较分析法。

这种方法基于以下假设:可供选择的各个方案均能满足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但各方案的投资额不同,投产以后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变动成本不同。

以投产后生产成本的高低作为比较的标准。

[例] 某一机动汽化器制造商考虑将新建一处生产制造
厂,在A、B、C三个城市进行选择,条件如下表(元):
[解]
TCA = 300000+750*2000
= 1800000
TCB = 600000+450*2000
= 1500000
TCC = 1100000+250*2000
= 1600000
因素评分法
因素评分法在常用的选址方法中也许是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因为它以简单易懂的模式将各种不同因素综合起来。

目前关于确定权数的方法很多,比较客观准确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

因素评分法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有关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如市场位置、供水、能源情况等)。

2.对各个因素根据其相对于其他因素的重要程度赋予一个权重。

3.给每个因素确定一个统一的打分数值范围(如0—100分)。

4.给每个待选地点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

打分可以让多个专家同时进行,然后取平均值。

5.对于某个待选地点,将其因素评分乘上因素权重,便得到该因素得分;将所有因素得分相加就得到了此待选地点的总分。

6.选出其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地点。

一般评分法
[例1]有三个候选厂址:A、B、C,它们经济因素相当,现按7个
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进一步比较。

加权评分法
[例2]加权评分:考虑在某城市的高速发展区域新开设一医疗诊所,其相关因素及权重如下表,求该选址的加权评分。

线性规划法
1.供应过程运费最少问题
2.产品发运过程运费最少问题
重心法
如果在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占很大比重则常常采用重心法来选择厂址。

它的基本思想是所选厂址可使主要原材料或货物总运量距离最小,从而使运输或销售成本降至最低。

运用重心法选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准备一张标有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或货物主要运送目的地)位置的地图,地图必须精确并且满足比例。

将一个直角坐标系重叠在地图上并确定各地点在坐标系中的相应位置,即确定它们的坐标。

2.确定新建工厂与现有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运输量。

重心法的基本前提是假设运输到每个目的地的商品相对数量是基本固定的。

3.求出其重心坐标。

即计算选址位置坐标,使得新厂址与各个原材料供应基地或货物目的地之间的总运量距离最小。

4.选择重心所在位置为最佳厂址。

重心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 、Y 为重心坐标值,X i 、Y i 为第i 个运送目的地或第i 个原材料供应基地坐标;Q i 为送至第i 个运送地或来自第i 个原材料供应基地货物数量;n 为运送目的地或原材料供应基地数目。

例:一家处理危险垃圾公司建立一个新处理中心,以降低其将垃圾从五个接收站运至处理中心的运输费用。

把市中心作为原点,五个垃圾站的坐标和每日将向新处理中心运送垃圾的数量如表2所示:
五个接收站位置和日送垃圾量
解:根据计算公式,可计算五个接收站的重心坐标
∑∑===n i i
n i i i Q Q X X 11/∑
∑===n
i i n i i i Q Q Y Y 11/
X=(10*26+4*9+4*25+2*30+8*40)/(26+9+25+30+40)=5.97
Y=(5*26+1*9+7*25+6*30+7*40)/(26+9+25+30+40)=5.95
因此,新的处理中心应该建在距离市中心X方向6000米,距离Y方向6000米的地方。

设施网络选址
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比单一设施选择问题更复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新设施的地点位置时,还必须同时考虑到新设施与其它现有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德尔菲分析模型
该模型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

使用德尔菲分析模型涉及三个小组,即协调小组、预测小组和战略小组。

启发式方法(heuristics)
启发式方法只寻找可行解,而不是最优解。

仿真方法(simulation)
在选址问题中,仿真可以使分析者通过反复改变和组合各种参数,多次试行来评价不同的选址方案,模拟方法可描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这种方法求出的不是可行解、满意解,而是最优解,即:在所有可能的方案中,不会有比它更好的了。

衡量生产过程是否合理的标准(补充安全性、环保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