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纤维与立体织物

玻璃纤维与立体织物

目 录
1. 玻璃纤维工业概况 2. 特种玻璃纤维发展概况 • 特纤性能 • 特纤应用 3.立体织物发展概况 • 立体织物编织方法 • 立体织物性能及其应用
玻璃纤维工业概况
• 坩埚法和池窑法发展历程: 坩埚法和池窑法发展历程:
– 1958年,从前苏联引进坩埚法拉丝技术 – 1990年,第一条池窑生产线在广东珠海功控玻纤公司建成(4000吨/ 年) – 1997年,首条万吨级的池窑生产线在山东泰安建成 – 1998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500吨/年池窑生产线在杭玻集团建成 – 1999年开始,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池窑法生产技术迅速推广, 逐步形成以池窑技术为主导的企业群 – 2003年,池窑法玻璃纤维产量首次超过坩埚法,占总产量的比例达 到57% – 2005年,共有近40座池窑生产线
高强度玻璃纤维应用
GLARE
Ultra-wide body Airbus A380
二、特种玻璃纤维
• • •
2.2
低介电玻璃纤维
具有密度低、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低、介电性能受环境温度和频率等外界影响因 素小等特点。 是一种理想的高性能飞机雷达罩增强基材,具有轻质、宽频带、高透波等特性。 随着电子通讯和信息产业向高频、大容量、小型化方向发展,对印刷线路板基材 的玻璃纤维介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着手研究用于印刷线路板基 材用的低介电玻璃纤维。
• •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日东纺研制成功工艺和化学稳定性比D低介电玻璃纤维 (法国圣哥班公司)更好的NE低介电玻璃纤维,用作覆铜板基材。 我国先后研制成功D2、D3、Dk介电常数可调的低介电玻璃纤维,用于复合材料或印 刷线路板(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可降低0.3左右)。
二、特种玻璃纤维

2.2
低介电玻璃纤维
HS2
52-57 52-
20-25 20-
10-14 10-
<1.2
Advantex
59-62 59-
12-15 12-
1-4
20-24 20-
0-2
B2O3<0.2
高强度玻璃纤维应用
断面修复
混凝土构件 不平处修整 裂缝注浆修补 表面处理层 粘接剂
复合材料片材
表面修饰
1993年起步 1993年起步 形成布、 形成布、板、筋系列产品 和同济大学等合作, 和同济大学等合作,开展了系统研究 在数十个工程中应用

耐温性好
– – – 400~500℃条件下,强度基本不降低 高硅氧纤维长期使用温度900℃以上 石英纤维可达1200℃以上

应用
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电子材料
二、特种玻璃纤维 • • • • • • • 高强度玻璃纤维 (S ,T, R ) 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 (D , NE ) 高硅氧玻璃纤维 非圆形截面玻璃纤维 空心玻璃纤维 耐福照玻璃纤维 高模量玻璃纤维
组份或性能 SiO2 Al2O3 CaO MgO Na2O、K2O B2O3 Fe2O3 CeO2 Li2O ZrO2 TiO2 析晶上限温度/℃ 单丝强度/Mpa 弹性模量/Gpa 密度/(g/cm3) E玻璃 54.1 14.9 16.6 4.6 <0.5 8.5 <0.5 / / / 微量 1135 3058 71.5 2.57 2.53 C玻璃 67.3 7 9.5 4.2 12 / <0.5 / / / / 1140 2626 S玻璃 52~57 20~25 / 10~14 / <5 <1.2 1~2 0.8~1.2 / / 1320 4018 83.3 2.54 2.51 93.1 2.77 A玻璃 71 3 8 3 15 / / / / / / 1020 M玻璃 48~54 16~22 / 18~23 / / / 1~3 / 0~4 0~4 1300
• •
美国Hitco公司上世纪40年代率先商业化生产,注册商标“Refrasil 。 美国Hitco公司上世纪40年代率先商业化生产,注册商标“Refrasil”。 Hitco公司上世纪40年代率先商业化生产 美国Harveg公司、俄罗斯玻璃钢科研联合体和白俄罗斯波洛茨克玻纤生产联合体 美国Harveg公司、 Harveg公司 等均有高硅氧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研究与生产。 等均有高硅氧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研究与生产。
低介电玻璃纤维(D玻璃纤维) 介电常数3.5~4 高模量玻璃纤维(M玻璃纤维) 比模量和比强度分别比无碱玻璃纤维提高15%和 10% 耐辐照玻璃纤维 石英玻璃纤维 高硅氧玻璃纤维 在高能辐射(γ射线和中子的混合辐射)下十分稳 定 SiO2含量在99.9%以上 SiO2含量在96%以上
我国主要玻璃纤维成分

我国D2、D3、DK玻璃纤维性能
性能 密度g/cm3 新生态单丝强度MPa 弹性模量GPa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无埝粗纱强力 N/Tex
D2 2.14 ≥2060 48.0 ≤4.0 <0.003 -
D3 2.3 ≥2600 ≥55 ≤4.5 <0.0035 ≥0.45
DK 2.3 ≥2600 ≥55 ≤5.0 <0.0035 ≥0.50
CH2
CH2
CHSi(OC2H5)3
CHSi(OCH2CH2OCH3)3
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H 2 N(CH 2 ) 3 Si(OC 2 H 5 ) 3
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 甲氧基硅烷
γ-(2,3-环氧丙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CH3 CH2 C O C O(CH2)3 Si(OCH3)3
A-174 KH-570

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耐热材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耐热材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是应用最广的特种功能玻璃 纤维之一。我国高强玻璃纤维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舰船、化工等领域。 纤维之一。我国高强玻璃纤维广泛应用于航天、 航空、兵器、 舰船、化工等领域。

世界上仅有五个国家拥有高强度玻璃纤维生产技术 – 美国(S-2) 美国( – 法国(R) 法国( – 日本(T) 日本( – 白俄罗斯(ВМЛ) 白俄罗斯(ВМЛ) – 中国(HS2与HS4) 中国(HS2与HS4)
玻璃纤维工业概况
• (1)总产量迅速增长 • 在池窑拉丝进入推广期的1997年以后7年时间里,我国玻纤总量的增长, 相当于美国1968~1988年20年的增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玻纤 生产国和出口大国。 • (2)品种、质量有较大提高 品种、 • ①品种方面。从E级(7µ)至U级(24µ),22.5Tex到4800Tex纤维均能 生产。,我们已成为世界传统增强基材(无捻粗纱、方格布、短切纤维 毡等)生产大国之一。对于缝编毡、复合毡、连续毡、针剌毡、表面毡、 多轴向织物等一些新的增强基材,我国都已工业化生产。池窑基地企 业的产品品种均超过200种。 • ②质量方面。玻纤增强基材质量的提高,从行业抽查中直接得到确认。 在标准提高的情况下,行业抽查推标符合率,从31.8%(97年)提升到 70%(近两年)以上,其中池窑企业更高。无捻粗纱的质量在也在稳中提 高,如含水率这个重要指标,从抽查来看有较大改善,97年的抽查平 均值为0.33%,企业间差别较大;2003年抽查的含水率平均值为0.088%, 且企业间差别小,其中池窑企业情况更好,其平均含水率为0.026%。
2.1
日本T 日本 4650 84.3 5.5
高强度玻璃纤维
中国HS2 中国 4020 82.9 4.9 中国HS4 中国 4600 86.45 5.3
俄罗斯вмл 俄罗斯 4500~5000 95.0 4.5
2.49
2.56
2.54 2600~ ~ 3000
2.53 2943~ ~ 3575
≥3400
≥3300
各种高强度玻纤的化学成份及性能表(wt%) 各种高强度玻纤的化学成份及性能表(wt%)
SiO2 S-2 64-66 64Al2O3 24-25 24MgO CaO R2O 0.02 B2O3 Fe2O3 0-0.1
9.5-10 9.5-
0-0.2
R T BMП
58-60 5862-65 6258-60 58-
玻璃纤维工业概况
池窑生产线工艺示意图
玻璃纤维工业概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7年 1997 年 1999年 1999 年 2001年 2001 年 2003年 2003 年 2005年 2005 年 玻纤总量 池窑产量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发展迅猛,年增长近30%,预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发展迅猛,年增长近30%,预 30%, 计十一.五末将达到150万吨, 150万吨 计十一.五末将达到15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生 产大国
二、特种玻璃纤维

2.1
高强度玻璃纤维
组分为SiO MgO或 CaO-MgO系统 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 系统, 组分为SiO2-Al2O3-MgO或SiO2-Al2O3-CaO-MgO系统,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 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 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与E玻璃纤维相比拉伸强度提高30~40%,拉伸模量提 玻璃纤维相比拉伸强度提高30~40%, 30 高10~20%。 10~20%。
铝硼硅酸盐
钠钙硅酸盐 硅铝镁三元系统
钠钙硅酸盐 硅铝镁三元系统
玻璃纤维工业概况
1.1
分类
按加工分类
常用偶联剂
化学名称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甲氧乙氧基硅烷 结构式 牌号
A-151 A-172 KBC-1003 A-1100 KH-550 KBE-903
适用树脂
PS,PE,PP PE,PP,PS, PVC, EPDM EP,PF,UP, MF,PVC,PC, PE,PP,PA, S/AN, PMMA UP,EP,PS, PE,ABS,PP, PMMA,S/A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