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进步,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设计理念: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十二、三岁年龄阶段,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区分生活情趣的高雅与庸俗。
有的学生还会误把庸俗、低级的情趣当成高雅的,健康的情趣。
处于从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生活过渡的特殊时期,学生特别需要关于情趣分析、培养方面的教育。
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培养和引导,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美,从而理解培养乐观幽默生活态度对培养高雅生活或情趣的重要性。
探讨正当的好奇心,对人产生的巨大作用,有目的选择丰富的健康的文化生活,追求美的高尚情趣,提升自己的情操,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理解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条件⒉理解丰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⒊懂得积极参加集体生活,不盲目从众二、过程与方法在才艺展示和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健康情趣,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陶冶情趣的自觉性,使自己成为情趣高雅的人,感悟理解社会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次教学后的感受:通过教学,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一、成功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时以辛弃疾的《清平乐》,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感受描绘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面,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新课结束时,又以二胡曲《春江花月夜》结束新课,让学生在一节课追寻高雅生活的忙碌中放松,并在优美的旋律中进一步陶冶情操,提升情操感悟的美的追求和享受。
2、在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陶冶情操这一内容时,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通过现场绘画、书法、歌唱、作品朗诵、二胡演奏、吹口琴等才艺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展活动领域,拓宽思维能力,锻炼了身体,领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追寻高雅生活,陶冶高雅情操不是高不可求的事情,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3、在新课后的自评质疑环节设计的比较好。
教学后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检查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哪些方面是在追寻高雅生活,哪些方面还欠缺,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这样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了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在这节课中的不足之处在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提升情趣、陶冶情操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学后的再设计一、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在初次教学时,我让班上每个同学起来谈自己对生活所采取的态度,或讲一个幽默笑话。
这样教学不太成功,一是每个同学发言,浪费时间太多,二是讨论不够具体,三是教师启发力度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让学生感受美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后的再次设计如下:按爱好不同将学生分为音乐、乒乓球、绘画、足球、书法、写作六个小组活动:(1)每个小组的同学讨论,参加各自喜爱的活动有哪些美好快乐的感受(2)每个小组讲一个与本组活动有关的幽默故事或笑话。
讨论活动后,教师提问:(1)具有什么样生活态度的人能经常给他人带来快乐?(2)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情趣?通过这样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美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观察才能发现美,从而可以教育学生要以乐观、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好奇与从众在初次教学中我利用课本上林林和李妮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学生只是就事论事,对好奇与从众没有深刻理会,因而我对好奇与从众的教学再设计如下:青少年处在兴趣高峰的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磁到新鲜的事物总想探索其奥秘,那么,好奇、从众心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现在,我们进行一个辩论赛:正方观点:好奇与从众心理有助于我们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反方观点:好奇与从众心理,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辩论:正方围绕青少年的好奇与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思考,促成兴趣,也可能发展为志趣,但是不能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发现感受美好事物和优秀人物,并从中体会奋斗的乐趣。
反方围绕盲目好奇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辩论,学生明白好奇与从众心理对我们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确的好奇与从众心理有助于我们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
三、提升情趣,陶冶情操在初次教学中教师只通过口头表述了布鲁诺为真理死的故事和七子之歌的大意,故而大部分学生对提升情趣陶冶情操了解不透,没有理会提升情操就是一种更高价值追求的情感,而这一些情感都是高尚情操的表现。
所以我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再设计如下:1、多媒体展示布鲁诺在罗马广场被烧的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布鲁诺为什么不屈服?你能理解他当时的情感吗?2、齐唱七子之歌:教师问:这首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谁?这首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我们祖国完全统一吗?你能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3、学生回归书本总结高尚情操的表现。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
如热爱祖国、匡扶正义等,所有这些情感,都是高尚情操的表现。
一.不定项选择题1、“即使是生活中黑暗的时刻,也一样可以找到心灵的安慰。
从周围一切,从点燃黎明那一点微弱的光辉,从温馨的鲜花、从小鸟的啼鸣、迷人的旋律,还有从那辉煌的文字宝藏,从那充满魅力的书的世界寻求慰藉。
”这段话主要说明()A.生活情趣只是表现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欣赏之中B.生活情趣存在于劳动生活中C.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D.生活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2、小强喜欢收集邮票,从学校收信箱中查找自己的信件时,发现某信件上贴着的邮票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他被这一幅精美的邮票画面所吸引,目光久久停留在上面。
最后,他撕下这张邮票,把它珍藏起来。
其行为属于()A.高雅的情趣,喜欢收集邮票B.庸俗的生活情趣,是道德修养水平低的表现C.高雅的情趣,开发了智力D.庸俗的生活情趣,耗费了精力3、多姿多彩的人生离不开生活情趣。
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充分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乐趣。
高雅的生活情趣()A.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B.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C.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D.离不开能歌善舞4、下列关于情趣与兴趣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B.所有兴趣都能发展成为高雅情趣C.有益兴趣可以把人的情趣陶冶得更高雅D.好奇是兴趣的开始5、由于高寒缺氧在“世界屋脊”上建设青藏铁路是十分困难的,但建设者们苦中作乐。
在青藏铁路最高段—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施工,工人们要头戴棉帽和风镜,脚穿军靴,身着羊毛皮衣、皮裤,里边再加两层毛衣。
即使这样,大风带着雪粒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
人冻得受不了,必须活动活动,于是工人们经常把汽车上的喇叭打开,跟着节奏跳起迪斯科。
这说明() A.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B.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C.情趣能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D.人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6、多姿多彩的人生离不开生活情趣。
只有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充实与乐趣。
高雅的生活情趣()A.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 B.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 C.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D.离不开能歌善舞7、晓琳在学习之余迷上了打扑克,先是打着玩,后来开始赌钱。
输光了家里的钱物后,就去偷。
在一次偷窃时,被公安人员抓获。
这说明()A.庸俗的情趣害己、害人、还社会B.高雅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C.赌博是一种庸俗的情趣D.赌博是快速致富的好办法8、2008年9月新学期刚开始,张三所在的班突然兴起了一股“韩流”风,好多同学都开始听韩国歌手的歌,模仿韩国歌手的打扮…...张三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也不了解韩国歌手、韩国服饰,但也很快也加入到这股风潮里。
张三的行为()A.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因为他善于和同学交往B.是盲目从众心理,会影响他的个性发展C.体现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格言D.表明张三敢于大胆尝试,很有自己的主见9、李颖是班里的“小作家”。
她爱好写作,喜欢用自己的笔来记录生活。
那些美好的自然景物,令人感动的瞬间,快乐的往事,都被收录在自己的日记里。
她快乐地坐着这一切,又因为这一切而快乐着。
这一事例说明()A.情绪和情趣完全是一回事B.情绪和情趣是密切相关的C.高雅的生活情趣能使人保持乐观的情绪D.乐观的情绪有利于人们感受生活中的情趣10、日本有个叫本村九一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制造凡人的方法极其简单。
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要有一点就足够了,对任何事物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凡人的特征。
”这句话的含义是()A.我们要保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B.我们要正确对待好奇心,不盲目从众C.我们要想成为情趣高雅的人,就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D.我们要善于提升情操,陶冶情操11、同样是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哪!”而悲观的人会说“只有半杯水了!”这告诉我们,要养成乐观的态度应该()A.多看生活的光明面B.对生活不能有过高的追求C.善于从生活中发掘快乐D.对生活充满信心12、下列行为中能够体现高雅生活情趣的是()A.平平玩起游戏机,废寝忘食,其他的一切均抛在脑后B.小杨利用课余时间编写文学手抄报,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C.小婷手很巧,特别喜欢剪纸,每天晚上都剪到很晚,以致上课常常打瞌睡D.王涛经常和同学比身上的名牌服装,从不顾及下岗父母的难处,稍不如意就和父母大吵大闹13、小强对周杰伦非常崇拜。
他收藏者周杰伦的个人专辑,只要有周杰伦的新闻报道,他马上就会想办法搜集起来。
他模仿周杰伦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学周杰伦的语调,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如果不是家长阻拦,他就要离家出走,寻找周杰伦……对小强的这种行为,你认为()A.是盲目从众的表现B.有利于小强良好个性的发展 D.会影响小强的身心健康C.小强有自己的追求、理想和目标,长大后也能成为歌星14、小王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学生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乐趣,我以写作业为乐。
写作业时可以在明净的教室里笔耕,也可以在舒适的床上冥思。
时间任你挤,空间任你占。
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杨柳。
面对秀丽、整洁、赏心悦目的作业,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上述材料说明()A.小王同学的爱好、兴趣是天生的,是后天无法改变的B.小王同学能从平常生活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C.小王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毫无情趣的D.小王同学的情趣是庸俗的,而不是高雅的15、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教育家、散文家、翻译家季羡林先生,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还是年近百岁的长寿老人,他的生活充满情趣,爱藏书、爱花草、爱园林、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