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案青少年吸烟危害的调查与研究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方法验证香烟是否有毒性,从而去体验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分析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情况,让学生去体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明确香烟的危害,倡导无烟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主体1、活动学校:2、活动班级:八年级3、指导教师:4、活动小组:三、活动背景1979年轻7月23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轻工业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
1979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准吸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护。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已经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也影响和危害他人,对社会、国家、民族都会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
中国有几亿烟民,其中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是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香烟,或者偶尔以好奇之心品尝香烟,从而走向吸烟的漫漫长路的,如何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在中学时代不沾染吸烟恶习、并且终生不吸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一是对香烟的毒性进行研究,二是调查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
四、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1、主要任务: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各小组通过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研究目标和已学知识,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最终确定主要待调查和研究的问题。
2、活动地点:八年级(11)班教室3、活动时间:1课时4、活动主体:全班学生5、前期准备:通过网络、图书查阅资料,了解香烟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6、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7、活动流程:(1)教师分发材料:近30年来,许多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对纸烟的烟雾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对吸烟与人体健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现已查明,纸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焦汕和尼古丁等。
气体占90%,其余为微粒(每毫升约含10亿微粒)。
焦油中有多环芳烃、亚硝基胺以及苯芘等40多种致癌物质。
它作用于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释放一种物质,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脏排血量增加,产生短暂兴奋感。
一氧化碳占烟雾的1%——5%,它与血红蛋白结合比氧大21倍。
由于大量吸烟者血红蛋白质摄氧能力降低,心肌缺氧,因而容易发生冠心病。
还原血红蛋白使动脉内壁水肿,血液循环滞留,血小板和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烟雾中的氰氢酸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使之增生,纤毛脱落。
苯芘、亚硝基胺、多环芳烃等,可能会引发支气管上皮组织发生变异,甚至形成鳞状癌变细胞。
国内外大量医学资料证明:吸烟是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主要病因之一;吸烟能导致冠心病、高心压、消化性溃疡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
由于吸烟人数众多,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烟卷燃烧必然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甚至对婴儿、婴幼儿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吸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公害之一。
(2)联系实际,学生谈个人所见所闻所感(与香烟相关的话题)。
(3)教师出示课题《香烟的毒与害》,初步明确研究目标。
通过活动,认识香烟的危害,倡导无烟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4)学生分组,共6组,组内讨论分工(落实组长、资料员、记录员、发言人等)。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方向、研究目标。
(6)各小组发言人上台发言。
(7)教师归纳,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一是对香烟毒性进行研究,二是调查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
(8)小组讨论。
根据目标和已学知识,确定研究内容。
(9)各小组发言人上台发言。
(10)教师归纳,最终确定研究内容如下:A、香烟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尤具危害作用。
B、香烟在燃烧时肯定发生多种化学变化。
香烟烟丝是否含有有害物质?C、当代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怎样?(11)各小组拟定每项研究内容的研究方法。
(12)教师幻灯展示。
A、香烟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尤具危害作用。
(查阅资料、分析、整理)B、香烟在燃烧时肯定发生多种化学变化。
香烟烟丝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课题组设计了用香烟烟丝浸出液对小白鼠会产生何种作用的实验来验证。
(实验、查阅资料、观察、记录)C、当代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怎样?课题组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讨论、分析、整理)(13)教师统整分组,依据研究内容,重新分组,分甲、乙、丙三大组,每大组14到15人,每大组有两小组,分别完成(1)、(2)、(3)三项研究内容,大组间互质,小组间同质,既分项实施,又可对比借鉴。
(二)、实施阶段1、主要任务:各大组分项实施,甲组(第一大组)研究香烟烟雾对血红蛋白是否有害;乙组(第二大组)完成香烟烟丝浸出液对小白鼠作用的实验;丙组(第三大组)设计调查问卷——《当代中学生对青少年吸烟危害的认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活动地点:八年级(11)班教室、生物实验室。
3、活动时间:甲、乙两组1课时,丙组2课时。
4、活动主体:全班学生5、前期准备:网络、图书查阅资料,购买小白鼠4只、香烟10支、鸡血,布置实验室(显微镜、蒸馏水、烧杯、载玻片、针筒、洗耳球、酒精灯、试管瓶)。
6、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做实验、观察、记录、分析、问卷调查7、活动流程:甲组:研究香烟烟雾对血红蛋白是否有害。
(1)查阅资料。
可上网(教室直接上网)、查阅教科书、上学校图书室。
附图书资源:①《绿色家园》,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编,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年。
②《大众医学》,《大众医学》杂志社,2002年。
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2002年。
网络资源:中国科技信息网、科学美国网、中国科普博览网。
(2)分析整理资料,初步得出结论。
香烟的烟雾成分有焦油、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醛类物质。
有可能是甲烷、乙烷、丙烯等。
此外,还有烟碱,又含有尼古丁。
(3)开展实验。
实验主要是观察鸡血在注射烟雾后有无变化。
用洗耳球、针筒等“吸烟”,再将烟雾注射到含有新鲜鸡血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鸡血取出少许,放在一个载玻片上,同时取少许新鲜鸡血放在另一个载玻片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者是否有差异。
结果:甲组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新鲜血液不久就凝固,致使实验无法进行,后经查阅资料,问自然教师,发现加入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二是用洗耳球、针筒等来“吸”烟,但烟雾产生慢而且少,实验效果不理想,经摸索,改为打气球的手压式塑料气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支烟仅半分钟就被吸完了。
实验中明显观察到通入烟气后,鸡血由鲜红变成暗红,取少许变暗的鸡血与新鲜的鸡血分别置于两个载玻片上,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烟雾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损伤。
乙组:香烟浸出液对小白鼠作用的实验。
(1)烟草浸出液配制。
把6支香烟去掉纸皮、揉碎,放入小烧杯内,倒入蒸馏水50毫升,以完全浸没烟丝,用酒精灯煮沸数分钟,待煮沸溶液呈黄色时,过滤除去烟丝,再将滤液倒入小烧杯中,继续煮沸浓缩,直至呈褐色,最后仅剩下6毫升为止,将制备好的烟草浸出液装入试管瓶中备用。
(2)腹腔注射小白鼠实验。
同学们先将香烟浸出液1毫升注入小白鼠腹腔内,小白鼠在5——15分钟内逐渐兴奋,30分钟后精神萎靡不振,1小时后仍然存活。
(3)皮下注射小白鼠实验。
同学们将1毫升香烟浸出液注入小白鼠皮下,10秒钟后小白鼠出现搔扒兴奋;20秒钟后呼吸加快,焦躁不安;30秒钟后出现原地打转、竖毛发抖的现象;40秒钟后出现头下垂、闭眼、对敲击杯壁无反应等症状;1分钟后死亡。
(4)疑问:小白鼠究竟是被烟丝浸出液毒死,还是注射了一定量的水而死?(5)对比实验。
挑选两只体重一样的小白鼠,向其中一只注射1毫升的生理盐水,另一只注射1毫升的香烟浸出液。
注射盐水的小白鼠依旧活蹦乱跳,第二天仍存活,而注入香烟浸出液的小白鼠出现了皮下注射实验的同样症状并死亡。
丙组: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卷。
(1)小组学习调查法的有关知识,并确定了调查对象、内容等。
通过网上、图书查阅获取调查法的有关知识。
小组讨论,统一思想: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
B、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了解当代中学生吸香烟的现有状况;②了解中学生对吸烟的认识及有无戒烟的想法。
(2)设计问卷。
A、每小组收集1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
B、小组成员就如何做好一份调查问卷发表意见。
C、教师进行调查问卷相关知识讲评。
D、丙组全体成员各自设计1份与此相关的问卷。
E、丙组组长整合,教师修正。
F、公布样卷,师生共同讨论修改。
(3)正式问卷。
调查问卷您好!我是七年级学生。
我们在做一个大家较关注的课题——“青少年吸烟究竟对人体有利还是有害?”为了使我们能真实了解情况,请您如实填写,不记名,不讨论,独立完成。
单项选择题:1、您喜欢吸烟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D、有瘾2、您的烟龄已有多长时间?()A、0年B、一年左右C、二年以上3、您想吸烟的主要理由是什么?()A、好奇B、寻求刺激C、跟别人学的D、跟同伴学的4、广播、电视等宣传香烟有危害,您认为呢?()A、有危害B、没有危害C、很多好处D、没想过5、您认为吸烟对学业有影响吗?()A、有B、没有C、没有想过D、不知道6、你认为吸烟对自己身心有影响吗?()A、有害B、有利C、既无利,也无害D、不知道多项选择:7、您喜欢在什么场所吸烟?()A、校外同伴玩时B、校内寝室、厕所C、公众场合D、阴暗角落8、您吸烟时心里有何感受?()A、舒服B、很神气C、解闷D、无所谓D、若你现在吸烟,你想戒烟吗?若想戒,请提出戒烟的方法。
(4)分发问卷。
利用学校班队活动课,完成了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5)分析有关数据。
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接受调查人数为2208 人。
有吸烟经历的38人,占1.07 %以上,其中7人已有两年以上的烟龄,占吸咽人数的18.4%以上。
而多数学生仅因好奇、寻求刺激等简单原因接受了这个隐形杀手。
在这些同学中,尽管有2/3尝试戒烟,可真正成功的不足1/3,可见吸烟容易戒烟难。
半数以上的同学对香烟的危害知之甚少。
31%(685人)的同学认为吸烟对学生不会有任何影响,33%(729人)的同学对此不置可否,60%的同学处于被动吸烟的境地,但仅有47%的同学认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有影响。
幸运的是,86%(1899人)同学认为自己的生命很重要。
(三)、总结阶段(1课时)1、分组汇报。
三大组分别把各组的实验结果、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按原先6组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辨论。
3、收获与体会。
课题组的同学对吸烟有害深信不疑。
班中有个别吸烟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课题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劝告自己的同伴和社会上的烟民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