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doc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doc

第一篇、院感整改报告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篇一院感整改报告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2014年9月2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1、科室设置院感科未独立设置,无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2、医护人员培训院感培训不全面,专职人员及医护人员院感培训欠缺;3、院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无实际管理效果;4、防护措施制定不全面,缺乏相关演练,微生物检测标本送检意识差;5、未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点;6、医院无独立设置的营养科。

现场检查中1、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面,无干手用品,无干手设施。

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临床科室院感小组院感监控人员职责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1、按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市级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修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作好工作计划,落实制度,作好检查反馈持续改进,全面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结合糖尿病专科医院特色,制定皮肤软组织感染防控措施等,并组织好演练。

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签订微生物监测协议,作好医院环境、物表,手卫生等监测,提高临床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检率。

5、在门诊大厅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处,配备专职人员作好预检分诊、登记工作。

6、引进人才,设置营养科,作好糖尿病饮食管理工作。

7、完善手卫生设施,增加干手设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篇二院感管理整改报告2014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2013年8月1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1、建筑布局不合理手术室的洗手池设在限制区外;2、流程欠规范治疗室与处置室有门相通;3、医院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进行处理;4、无医用管路消毒机麻醉机、呼吸机的内管路未进行消毒;5、消毒方法不正确器械仍在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

现场检查中1、手术室医疗废弃物桶术后应移出手术间;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应尽快在医院his系统中加入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

4、尽快建设供应室,以满足临床需要。

整改措施1、规范手术室、供应室的建设;2、改变通路将治疗室与处置室的门关闭,形成一个实物屏障;3、上报院办公会尽快购置医用管路消毒机;安装污水设施;在医院his系统中加入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6、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培训。

院感科2013年8月22日篇三院感工作自查整改措施院感工作自查整改措施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1、按照器械的清洗流程清洗手术器械,并注重清洗质量;2、规范打包,包的大小、重量、形状、及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3、取消浸泡器械,如必须采用浸泡灭菌(器械少且不耐高温的)要求用2个泡盘,一个装已达到灭菌的,一个装灭菌过程中的;二、规范消毒液的使用内镜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三、严格掌握物品的消毒时间1、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2、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1)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2)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4)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四、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1、规范重点部门的流程,督导相关制度落实到位;2、注重环节管理,针对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摸排;3、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蔓延。

五、加强职业防护1、重点部门备齐防护用品,如防渗透的围裙、衣、裤、鞋,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进一步强调医务人员上班期间必须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1、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2、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流程进行处理和上报,并根据暴露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七、加强环境卫生及污水污物的管理1、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医疗废物暂存加上“五防”标识(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雨水冲刷);2、防止医疗废物外泄;3、加强污水余氯的监测。

八、加强手卫生,第二篇、医院感染自查自纠报告(1)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自纠总结根据卫生局开展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于2013年3月对我院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一、医院感染组织机构1、领导挂帅,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抓。

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领导重视、机构建全、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每季度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每月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院感染工作,日常随时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由于领导重视,各级职责明确,运转良好。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医院感染工作。

3、经常查看病历,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检查工作。

4、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5、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每月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每年考核2次。

6、医院感染方面每月、每季有资料报表及分析,至今传染病漏报率为0。

二、完善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1、各科室每月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一次。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洒精、碘洒、戌二醛等)每月监测一次,含氯消毒剂每天监测。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2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毁型统一回收。

6、药剂科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监测制度。

7、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重点科室采取定期监测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8、全院各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的细菌监测都能基本达标。

9、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环节的管理,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留置导尿等有创操作感染率1%。

10、医务人员严格落实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医院隔离技术。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存在问题1、有个别科室对院内感染工作不重视,院感文字记录不全。

2、无菌溶媒、消毒液未写开启日期。

3、利器盒使用不规范,无菌缸未及时更换。

4、个别护士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如治疗时未戴口罩等。

五、整改措施1、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2、院感记录及时记录。

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进一步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及无菌物品的使用。

4、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管理医疗废物。

5、对医护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

第三篇、医院2012年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医院2012年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技术日趋发达的当今已成为一门学科,在医院管理中与医疗管理、护理管理步入了同一高度。

1月15日下午,本年度第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在五楼会议室召开。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

会上院感科向委员们汇报2012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管理组织与制度欠缺。

首先,表现在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单薄,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

2、各项制度不全面。

医院有消毒隔离制度,但各重点部门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欠缺。

3、科室布局。

部分科室布局不合理,治疗室、处置室三区划分不明确,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

4、消毒隔离措施。

配备了动态消毒机及紫外线灯,但无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

(二)、整改措施1、加强领导的重视。

根据2006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100张床位的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为感染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目的就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的地位,把感染管理工作提到医院的工作日程上。

2、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组织与制度。

建立和落实制度是搞好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做到“制定我做的,做我制定的”;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责任到人。

3、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体现。

感染管理科是全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而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是科室的专职人员,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性,恪守自己的职责,加强监督和指导,在检查中更多协调各科室,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科室,修定制度,并加以落实解决,使各项检查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

4、坚持继续教育学习。

积极参加院外的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对本院人员进行再培训,尤其着重培训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再由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随时对科室人员进行指导。

5、全院各环节全程监督。

医疗废物的后期处置归于后勤部门,感染科专职人员要进行监督;一次性无菌物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归于设备科,感染科备案、检查;医院关于大型设备的配置及建筑的扩建、改建、新建需提交感染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等等,这些环节均要求感染科的参与。

综上所述,只要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得力,医院的感染管理一定会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感染管理工作才能够成为临床工作的保险锁,为医疗安全绽放的花朵增添异彩。

第四篇、医院感染整改报告范文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2016年手术室院感哈市巡检发现问题整改报告时间;2016年4月14日被检科室;手术室参加人员;刘光宇(督导人员) 赵风华(院感人员)马静(护士长)张明明(护士)石亭亭(护士)徐翠(护士)检查内容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落实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情况。

发现问题;无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信息未填写。

感染术间标识不明确。

手术室无净化设备维护记录备案。

锐气伤登记表未找到。

清洗后的手术衣放置于污染区域(器械清洗区)。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连台手术自净时间记录不规范。

整改措施督促护士将化学指示卡信息填写完整、不漏项。

将感染术间明确标识并贴挂于明显位置。

与设备科联系将空气净化设备维护记录复印,手术室备份。

将文字资料规范整理,一目了然。

向医院申请增加更衣柜将无菌刷手服与外出服分开放置,将清洗后的手术衣在供应室打包消毒灭菌后送回。

规范连台手术自净记录填写内容完全详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