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纬线与经纬度

经纬线与经纬度

经纬线与经纬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球仪说出地球仪上五条特殊纬线的名称、纬度两条经线圈的名称、经度2.经纬线的意义以及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运用经纬度的排列规律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运用经纬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掌握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通过演示地球仪,掌握经纬线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家乡所在地的经度、纬度、所处的半球的位置和纬度带。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五条特殊纬线圈和两条特殊圈。

2、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运用经纬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

三、教学铺助工具

1、多媒体、地球仪等

四、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观察法:“充分利用地球仪,结合多媒体课件,反复进行立体图与平面图的转化,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分解难点,层层递进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在教室里的准确吗? 2.启发:玉树地震发生以后,电视上是怎么描述镇中的具体位置呢?

讲授新课

(板书)一、 认识地球仪上的线:纬线和经线的划分

再认地球

教师:下面是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仔细观察手中的地球结合课本第5页图1.7中有关定义,和你的同桌合作完成以下任务:(1) “找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找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和0度经线,并观察它们有何特点?”

(2)“看看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有何不同?”

学生展示:各组同学在自己的地球仪上面向同学们指认经线和纬线

1、 画地球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画出地球仪的平面图,看看经线与纬线的形状有何变化?(学生画完后,用多媒体进行讲评,学生回答经纬线形状的变化)

2、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仪到地球仪平面图这一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在从实物到平面图的转化中经纬线的变化,进一步认识经线与纬线)

3、 观察经纬线模型,认识经纬线:用多媒体展示经纬线模型,让学生在模型上指认经线和纬线。

4、 用多媒体再将模型转化成立体图,再认经纬线:多媒体展示经纬线模型图。(此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缓慢绘制红色经线与绿色纬线,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认识经纬线)

小结:同学们,我们经过实物到图的反复转化练习,你能区分并总结出经线与纬线的基本特点吗?请独立完成下表: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制作好的练习题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长度变化

指示方向

排列方向

(教师纠偏和小结) 承转:如何区分众多的经纬线?

(板书):二、 区分地球仪上的线: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1、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仪上的纬线“立体图(图1)

讲述: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活动1中的图1.1让学生认识经线与纬线。我们常见的纬线是一个个呈现闭合状的圆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到北极、南极缩为一个点

,请同学们看看是怎么绘制的。

2、利用多媒体将立体图展开,形成局部的纬线平面图(图2)

讲述:沿某一条经线,将图1切开展平,那么纬线圈变化为直线,得到了图2中的一组横向平行线,这就是我们在平面图中常见的纬线的形状,也是我们常说的“竖经横纬”。纬度的标注,特别是南北纬代号的标注,十分重要,同学们经常出错,我们从多媒体中看看,加深记忆。

3、用多媒体充分利用色彩鲜明的箭头地运动方向,动画显示南北纬的划分界线赤道,南北纬度及其代号标注,展示图3

提问:南北纬的分界线及其代号?

教师总结并强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代号是N以南为南纬,代号是S。

4、再次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示全球的纬线平面图,再次利用色彩箭头的缓慢移动,指向,强化南北纬的标注并总结南北纬度数的变化规律。

提问:请同学们总结南半球和北半球的纬度度数有何变化规律?

(学生根据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并强调:北纬越往北去度数越大,南纬越往南去度数越大。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我们是否可以依此规律来判读南北纬呢?(学生思考回答,总结:是的,在没有南北纬分界线的图中,可以以此规律来判读南北纬:若越往北度数越大,则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下面看看同学们掌握得如何?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完成南北纬代号的标注

5、 小练习:多媒体展示图片(立体图、立体图的展开变形、2幅局部图),学生观察作答。 承接:那么,同样的过程,学习经度的划分。利用多媒体把地球仪上的地图切开开展为平面,将南北两端拉伸,变形为下列一组平行竖线。图片1

讲述:将南北两端拉伸,变形得到的这组平行竖线,就是我们在平面图中常见的一组经线,大家看,我们前面讲的“竖经横纬”中的竖经就是这么得到的。

思考:进行这种变形得到的地图,哪部分变形最大?(学生思考总结回答:越往两极,变形越大)

提问:(!)东西经的分界线有几条?哪几条?如何划分东西经?

(学生观察图形回答,教师总结:略)

(2)东西经的代号分别是什么?我们可以联系哪两个英语单词来记忆?

(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可以联系East,东方,West西方来记忆)

(3)东西经度数分布有何规律?(学生思考回答: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承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重点练习,同学们对经纬度的划分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概念,学习了经线线和经纬度后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划分半球了。

6、 尝试划分半球:

看课本第7页活动题第2题图1.12和1.13,了解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赤道)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教师: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简单,但是东西半球的划分就容易出错。请同学们看多媒体。

多媒体展示: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人们能不能以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来划分东西半球呢?

教师边点击边讲述:出示全球经线图,红线缓慢画出20°W经线,红字标出20°W,同样画出160°E经线并标出度数,红色箭头从20°W经线出发,缓慢地向东移动,到达160°E经线停止。在移动过的区域出现大红字:东半球,然后透明亮黄色覆盖东半球的区域,动画至此,提问:哪是东半球?请同学们描述出来。其余部分则为西半球。

小结:“小小为东,大大为西”(西经中大于20°W的在东半球,东经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

巩固练习:利用前面讲的经线图和纬线图练习半球的划分。

小结:同学们,经过立体图到平面图的反复转化练习,你学会了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了吗?请独立完成下表。

经度 纬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度数的变化

代号

半球的界线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一、 认识地球仪上的线:纬线和经线的划分

二、 区分地球仪上的线: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