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联结着艺术家和欣赏者,它是艺术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什么是艺术作品
1.所谓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存在的具体方式,它是艺术家最终的劳动产品,更是社会公接触
艺术的最主要途径。
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反映。
加工、创作(包括构思和传达)等环节生产出艺术作品,这才为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提供了实在的具体的欣赏对象。
2.艺术实践是“独立自在”的活动,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必然要认
识到艺术的实践特性。
3.著名二胡演奏家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4.著名歌剧《茶花女》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5.艺术实践是一种独立自在的活动。
6.艺术活动的独立自在性,这种独立自在并不是绝对的,它的“独立自在”是具有相对性
的,有条件的。
7.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8.总之,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它是所艺术实践这种独立自在的活动产物,
它传递着艺术创作者的思想和艺术表达方面的一切信息。
9.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
10.什么是“意象”?从艺术创作的主体来看,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借助各种物质材料(语
言、声音、动作、色彩、线条、形体,等等)使用各种艺术手段使自己思想感情、创作意图得到表现,这种感情和意图是要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这种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创作“意念”和现实“物象”的结合体。
11.把“意象”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加以论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
中认为“驭文之首术”是“窥意象而运斤”。
12.“意象”是有“意”的形象和有“象”的意念的统一。
13.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兴起,明清以后盛行不衰,青藤白阳、石涛八大、扬州八怪。
近代吴
昌硕、齐白石都喜画此类题材。
14.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艺术作品的组成方式,是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一对范畴。
15.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
16.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组成了艺术作品的内容。
17.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呢?所谓形式即艺术作品中的形式因素,它是作品内容的承载
者,只有通过这些形式因素才能最终成为艺术作品供人欣赏。
概括的说,形式就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18.艺术作品的意蕴
19.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了品评绘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20.英国艺书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理论名著——《艺术》中认为,只有能够激起人
们审美情感的才能成为艺术作品。
21.真正感人的是艺术创作意图与形式因素共同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22.我国艺术理论体系对艺术作品的意蕴非常重视。
23.艺术意蕴其实就是指在艺术作品呈现的客观存在与有限中体现的一种无限,常常是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只可接近而不能穷尽的一种感受。
第二节艺术语言
1.艺术作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在其综合着实现美、社会审美意识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一定的自然物质材料的审美特性,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用特定艺术语言系统承载的,因此,艺术作品还是一定艺术语言的具体化。
2.艺术作品是艺术语言的具体形态。
3.人类艺术世界中的各个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4.艺术的各种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5.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艺术家需要熟练掌握本门类的艺术语言才能顺利地进行创作活动,艺术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适合的语言,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段才能表现出来,而欣赏者总是通过这各具特色的语言魅力进入艺术的世界。
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作品的存在。
6.各种门类艺术语言的特征及相互作用,在现实艺术世界中,各种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具魅力,每种艺术门类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完整的语言系统。
7.各种艺术语言的特点,各种门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和表现手法。
8.美术艺术语言特点,美术是历史最为悠久、最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
美术事典型的视觉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篆刻和书法以及摄影。
9.蒙太奇一词来源于法文,是建筑学中一个名词的音译,是装配和构成的意思,借用到影视中就是实现画面、镜头、声音等电影元素的艺术组接。
10.各门类艺术语言的相互借鉴,都给各自的艺术生命带来了新的生机。
11.艺术语言的功能,在艺术作品中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品内容;二是独立的审美功能。
12.艺术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的要素之一。
第三节艺术作品的属性
1.艺术的审美属性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
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作品还具有由本质属性派生出的属性——商品属性,它虽然不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但对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创作都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及正确对待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就成了最现实的理论问题。
2.艺术作品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意识中固有的,而是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而言,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
3.总之,艺术作品是一种独立的、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的结果,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艺术作品中物化着审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是人类审美理想的高度集中体现,艺术作品正事通过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对现实客观世界、人类的精神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4.在当代社会,艺术作品的商品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5.艺术作品与商品价值,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中和价格基本是成正比的。
从艺术家本身来讲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和商业价格具有不同步的特性。
6.徐渭《鸢尾花》
7.作品的商品价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两种价值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