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色游戏——娃娃家和超市

角色游戏——娃娃家和超市

角色游戏——娃娃家和超市
第一周:
游戏目的:
情况分析:游戏主题比小班有所扩展,仍以日常生活为主,但情节仍比较简单。

1 、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
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2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材料:娃娃家和超市所需材料环境创设:用拼板搭建房子材料准备:准备娃娃家的桌具、餐具、服装等等。

游戏指导要点;
1 、带领幼儿参观娃娃家和超市,了解各种材料的分配和布局。

2、指导幼儿给出意见,并共同创设环境、收集材料。

游戏反馈:1、组织幼儿参观学习娃娃家、超市的环境创设,指导幼儿如何扮演角色,如何整理娃娃家。

由于,这次主要是参观指导,经过参观和教师的介绍,丰富了幼儿布置环境的知识,为下一次幼儿自主进行幼儿园环境布置做准备。

幼儿对新环境新玩具很感兴趣,对超市的材料提出了很多的想法如东西不够多,娃娃家里除了煮东西的材料没有其他玩具等。

我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收集,收集到了不少材料使超市有所丰富。

第二周
上周情况分析:
幼儿对新环境新玩具充满了好奇,共同给出了一些意见,对与
超市所欠缺的材料,幼儿也共同进行了一些收集。

对超市的一些游戏规则幼儿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参观也调动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游戏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讨论回忆超市的游戏规则并指导幼儿讨论怎样布置
丰富自己的娃娃家。

2、引导幼儿游戏重点指导超市的游戏。

3、指导幼儿收拾整理讲评这次游戏的优缺点。

游戏反馈;幼儿对参与角色游戏有较大的积极性,主动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参与其中,但我发现孩子在玩超市时往往一次买很多的东西,还会将超市里装东西的篮子带走。

活动开展后的半个小时里孩子就将超市的游戏材料搬空。

在游戏结束整理游戏材料时,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形成收拾的意识,但教师要求他们收拾时,也能较好的按上次活动时我们定下的常规进行分类整理。

不过有个别孩子尤其是插班生。

喜欢在小班的滑滑梯旁玩。

第三周
上周游戏情况;上次游戏大部分幼儿都涌入超市,娃娃家的孩子没有角色意识,很多孩子只是在超市买东西而没有和娃娃家联系起来,超市的收银员动作太慢,致使很多幼儿滞留在超市,买到娃娃家的
东西也没利用起
来。

游戏材料:在娃娃家里增添一些书、玩具等,增设银行、与钱。

游戏
指导要点;
1、回忆上周情况,指出要注意的地方。

2、指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重点指导娃娃家的幼儿,帮
助幼儿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角色的职责开心的去玩,并与
超市联系起来根据需要去超市购物。

3、引导超市人员动作迅速,超市付帐要排队有秩序。

到银行
取钱时,不能取太多。

4、收拾指导。

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活动反馈:今天增加了银行,幼儿的参与性更强了,由于定了一定的规则,许多幼儿在买东西时,控制了数量。

幼儿在游戏的一开始能较好的扮演游戏角色开展游戏,但随时间的推移, 多数幼儿还是会出现不能坚守岗位的问题. 玩超市的幼儿能较好的遵守买东西的规则, 但对于回收材料,还是要教师提醒, 且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中语言使用的较少, 只专注于买东西,两个游戏的主题基本没有进行交往.幼儿对娃娃家游戏的兴趣也慢慢的在减弱.
第四周:
上周情况分析:上次游戏中很多超市的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没能坚守岗位,还有部分幼儿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玩而到处跑。

玩具的收拾整理是个难题,很多娃娃家的孩子没有将超市的物品还回去。

物品的回归比较凌乱。

游戏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忆上周游戏情况,说说哪儿玩的好,哪儿今天

r [ [ ; 、I .
要注意。

2、重点帮助幼儿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角色的职责开心的去
玩。

特别针对上周游戏中出现的超市中营业员不能坚守岗位不
懂收拾的现象进行指导。

3、收拾整理请幼儿说说还需要些什么材料,师和幼儿共同收
集帮助丰富。

游戏反馈:这次游戏幼儿对于所扮演的角色意识有一定的加强, 如超市的工作人员会时不时的去补充超市的物品,且扮演角色的时间相对上个活动时间长了, 但游戏过半后超市的“保安” ,“收银员”等角色又会不知所踪。

幼儿在开展游戏时内容较单调,如娃娃家的“妈妈” 不停的炒菜,“爸爸”到超市搬东西,大部分时间“孩子‘就一个人跑来跑去,角色间的对话很少,使用礼貌用语的就更少了,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

一些插班生还会偶尔跑到小班的滑滑梯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