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讲义(10)(圆) 知识梳理:1.圆定义: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 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①AB 是直径 ②AB CD ⊥ ③CE DE = ④ 弧BC =弧BD ⑤ 弧AC =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不能直接用)即:在⊙O 中,∵AB ∥CD ∴弧AC =弧BD3. 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即:①AOB DOE ∠=∠;②AB DE =;③OC OF =;④ 弧BA =弧BD4. 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即:∵AOB ∠和ACB ∠是弧AB 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2AOB ACB ∠=∠BD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是半圆,所对的弦是直径。
5. 圆内接四边形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6.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
7、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PA 、PB 是的两条切线∴PA PB = PO 平分BPA ∠BA基本问题:1.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A ) 15?(B ) 30??(C ) 45?(D ) 60AB C OD1题 2题2. 等腰△ABC 的顶角A =120°,腰AB =AC =10,△ABC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 ) A. 20 B. 15 C. 10 D. 53. 已知P 为⊙O 内一点,且OP =3cm ,如果⊙O 的半径是4cm ,那么过P 点的最短弦等于( )A. 2cmB. 3cmC.7cmD. 27cm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②平分弦的直线也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弦的中垂线必定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④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定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5. 圆的半径等于4cm ,圆内一条弦长43cm ,则弦的中点与弦所对弧的中点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_;6.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2,以BC 为直径在矩形内作半圆,自点A 作半圆的切线AE ,则sin CBE = ( )A.63. B. 23. C. 13. D. 1010.6题 7题7. 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A )54?(B )45?(C )43(D )65AFBECD8. 如图,⊙O 的直径AB 与弦C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若DE=OB , ∠AOC=84°,则∠E 等于( )° ° ° ° 拓展问题:9.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点C 平分⌒AB,点D 平分⌒AC ,DB 、CA 交于点E ,则=BEDE ______.9题 10题 10. 如图,在?ABC 中,?C=90?,D 、E 分别是BC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以D 为圆心的圆过点E ,且交AB 于点F ,此时CF 恰好与⊙D 相切于点F. 如果AC=245,那么⊙D 的半径=__________. 11. 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P 在劣弧AB 上,连结DP ,DP 交AC 于点Q ,若QP=QO ,则QAQC的值为 .12. 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BAC=60°,H 为边AC 、AB 上的高BD 、CE 的交点,在BD 上取点M ,使BM=CH . (1) 求证:∠BOC=∠BHC ; (2) 求证:△BOM ≌△COH ; (3) 求OHMH的值E综合问题13.如图,△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B 于点D ,∠ACD =∠A BC .(1)求证:CA 是圆的切线;(2)若点E 是BC 上一点,已知BE =6,tan ∠ABC =32,tan ∠AEC =35,求圆的直径.14. 如图,已知直线PA 交⊙O 于A 、B 两点,AE 是⊙O 的直径,点C 为⊙O 上一点,且AC 平分∠PAE ,过C 作CD PA ,垂足为D .(1) 求证:CD 为⊙O 的切线;(2) 若DC +DA =6,⊙O 的直径为10,求AB 的长度.15. 如图,BD 为⊙O 的直径,AB =AC ,AD 交B C 于点E ,AE =2,ED =4,(1)求证:△ABE ∽△ADB ;(2)求AB 的长;(3)延长DB 到F ,使得BF =BO ,连接FA ,试判断直线FA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DOE BA ED16. 如图,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直线PO交⊙于点E、F,过点B作PO的垂线BA,垂足为点D,交⊙O于点A,延长AO与⊙O交于点C,连接BC,AF.(1)求证:直线PA为⊙O的切线;(2)试探究线段EF、OD、OP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BC=6,tan∠F=12,求cos∠ACB的值和线段PE的长.17.如图,已知⊙M与x轴交于A、D两点,与y轴正半轴交于B点,C是⊙M上一点,且A(-2,0),B(0,4),AB=BC。
(1)求M的坐标;(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过C点作弦CF交BD于E点,当BC=BE时,求CF的长度.课后作业1.如图,点A、B、O是正方形网格上的三个格点,⊙O的半径为OA,点P是优弧AmB上的一点,则tan APB的值是【】A.1 B.22C.33D.32. 如图,在半径为5的圆O中,AB,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P,且AB=CD=8,则OP的长为【】A.3 B.4 C.32D.243. 如下图OA=OB=OC且∠ACB=30°,则∠AOB的大小是【】°°°°4. 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一点,∠CDB=2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则∠E等于【】A40°B. 50°C.60°D.70°5. 如图,点O是△ABC的内心,过点O作EF∥AB,与AC、BC分别交于点E、F,则【】A .EF>AE+BF B. EF<AE+BF =AE+BF ≤AE+BF6. 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D切⊙O于点A, EC CB,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有()个.(1)BA⊥DA (2)OC∥AE (3)∠COE=2∠CAE (4)OD⊥AC7. 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点M在PB上,且OM∥AP,MN⊥AP,垂足为N.(1)求证:OM=AN;(2)若⊙O的半径R=3,PA=9,求OM的长.8. 如图,AB是⊙O的弦,D为OA半径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AB于点E,交⊙O 于点F,且CE=CB.(1)求证:BC是⊙O的切线;(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3)如果CD=15,BE=10,sinA=513,求⊙O的半径.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边AB 在x 轴上,且OA OB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点C .若点C 的坐标为(02),,5AB =,A 、B 两点的横坐标A x ,B x 是关于x 的方程2(2)10x m x n -++-=的两根. (1)求m 、n 的值;(2)若ACB ∠平分线所在的直线l 交x 轴于点D ,试求直线l 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3)过点D 任作一直线l '分别交射线CA 、CB (点C 除外)于点M 、N .则11CM CN+的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作业答案:;;;;;;;8.48305,;9. 解:(1)5m =-,3n =-.32y x =+.(3)过点D 作DE AC ⊥于E ,DF CN ⊥于F . CD 为ACB ∠的平分线,DE DF ∴=. 由MDE MNC △∽△,有DE MD CN MN =由DNF MNC △∽△,有DF DNCM MN=1DE DF MD DNCN CM MN MN∴+=+=,即111CM CN DE +=='图(3)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