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刚体静力学基础

刚体静力学基础


(3)、约束的力学符号见上图中的AC杆和下图中的DC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固定端约束: (1)、约束的构造特点 把杆件的端部与周围物体进行刚性连 接。两连接物体不能绕连接点有任何的相对转动。 (2)、约束的实例
(3)、约束的约束特性 限制了物体沿约束处作任何方向的移 动和转动。 (4)、约束反力情况与图示方法 约束反力3个,用一对正交的力和一个力偶(用M表示) 来表达
3、力偶矩 用以衡量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大小 正负规定: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 为负 单位量纲:牛米[N·m]或千牛米[kN·m] M(F,F')=M=±F· d
4、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 5、力偶的性质: 1)、力偶无合力,力偶在任一座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 置无关; 3)、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而不会产生移动效应。 6、力偶的等效定理:同一个平面内的二个力偶,二者的力偶 矩相等,转向相同,则两力偶等效。
=

根据力偶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1)力偶在它的作用面内,可任意转移位置。其作用
效应和原力偶相同,即力偶对于刚体上任意点的力偶矩值不
因易位而改变。 2)力偶在不改变力偶矩大小和转向的条件下,可同
时改变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力偶臂的大小。
而力偶的作用效应不变。
7、力偶系 物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作用时,这些力偶组成 力偶系。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偶,合力偶 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约束力的作用 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3)、主动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3、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 1)、柔性约束
(1)、约束在工程应用的实例:如绳索、皮带等。 (2)、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在图b中
M o F Fd 200N 200103 m sin 300 20.00N m
在图c中
M o F Fd 200N 200103 m 40.00N m
作业 思考题 1、什么是刚体? 2、如何区分二力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计算题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FAy MA A FAx
判断下列图形中的约束类型
绳BE、BD
A、B处
(1) (2)
A、C处 A处
(3) (4)
A、B处
(5)
作业
1、画出上图中(2)、(4)、(5)各端的约束力
2、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 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和有关构件 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科学,工程力学的内容分 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运动和动力学三篇。工程力学的 主要研究对象是刚体、变形体、质点。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同时又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 和解决简单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 习打下基础。
M M1 M 2 M n M i
二、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 力可以等效的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一 个力偶,其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原力对该点之矩。如下图
力的平移定理逆定理 刚体的某平面上作用的一力F和一力偶M可以进一步合成 得到一个合力。如下图
例:如下图手拍击球,力的平移定理的应用(球既有旋转 还有 前冲现象)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掌握静力学各物理量的概念;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能把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掌握受力图的方法;
第一讲: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及力对点 之矩 第二讲:力偶、力的平移以及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三讲: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第一讲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以及力矩的计算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公理和力在座标轴上的投影
3)圆柱型铰链约束 铰链约束的构造特点是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 销钉相连接,一般根据被连接物体的形状、位置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形式: 中间铰(相联的构件两端都不固定) (1)、把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穿入物体 相连接而成。实例连接构造情况、连接实物如下图
(2)、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中间铰的约束反力是方向未定的 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
(3)、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 开被约束物体,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4)、约束与约束反力的画法
2) 光滑接触面 (1)、约束在工程应用的实例: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 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2)、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 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3)、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 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是压力。 (4)、约束与约束反力的画法
均布载荷 均匀连续分布的力称为均布载荷,受均布载荷 作用范围内,每单位长度上承受的力用载荷集度q 表示,q的单位为N/m。在计算时,均布载荷可以 视为集中力Q或Fq处理,其集中力的大小为载荷 集度与均布载荷分布长度的乘积,作用点在均布 载荷的中点。
二、刚体 –在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形的物体。 –刚体是静力学中对物体进行分析所简化的力学模型, 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三、力系 –若干个力组成的系统称为力系。若一个力和一个力系 等效,则这个力就称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 力就称为力系的分力; –将一个复杂力系简化为一个简单力系或一个力的过程, 称为力系的简化。
二力构件
只有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 衡的物体
作用在二力构件上的两个力,它们必定通过两个力 作用点的连线,而与形状无关,且等值、反向
A
FAB
A
思考:AB、CD 是二力杆吗?
B
C
D
B F BA
G
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一个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刚体的原 状态。
力的可传性原理(推论) 作用于刚体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滑移至刚体的任意 点,不改变原力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
牛顿·米[N·m]或千牛·米[kN·m]
2、力矩的计算公式:
M o F Fd
Mo(F):表示力F对力矩中心O点的力矩;F:表示力的大小; d:表示力臂,即为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1kN • m =1000 N • m
2、力矩的性质
1、 力F对O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F的大小,同时还与矩心的位 置即力臂d 有关。 2、力F对于任意一点之矩,不会因该力的作用点沿其作用线 移动而改变。 3、力F的大小等于零或者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 零。 3、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三、约束与约束反力 1、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1)、自由体:能在空间任意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 2)、非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 2、约束与约束反力 1)、约束的概念: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到周围其它物 体的限制,这种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2)、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 上的限制其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力。
M o FR M o F1 M o F2 M o Fn M o F
例1 如下图所示,数值相同的三个力按照不同的方式施加在 同一扳手的A端。若F=200N,试求图示三种情况下力F对o点 的力矩。
解: 在图a中
M o F Fd 200N 200103 m cos300 34.64N m
第二讲:力偶、力的平移定理和约束与约束反力
力偶的实际例子 如下图司机用双手转动方向盘的作用力F和F’
由实例可知,在力偶的作用面内,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 应,涉及到组成力偶两反向平行力的F、力偶臂d、力偶的
转向。
一、力偶 1、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 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2、力偶的表示法 –书面表示 (F,F’),力偶的二力间的垂直 距离d称为力偶臂
1)力是矢量:力是矢量,在下图所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 段来表示力,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表示,如F、 P、G等等。
图1.1
2)、力在座标轴上的投影 力的投影有正负,力的箭头指向与座标的正向一致为 正;反之为负。若力与正向夹角为α ,则:如图1.2
Fx F cos
Fy F sin
教学难点:三力汇交定理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力的定义: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2、力对物体作用效应 外效应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形状发生 改变
内效应
3、力的三要素: 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单位: 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力的单位用牛顿(N)和千牛顿 (kN)1kN=1000N。 5、力的表示方法: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线相同,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六、力对点之矩 1、力矩的概念: 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包括力对物体的移动和转动效 应,其中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矩来度量。 –力矩的矩心、力臂 –大小、转向 –正负号规定 规定逆时针转向的力矩为正, 顺时针转向的力矩为负 –量纲单位:
机 械 工 程 基 础 ——工 程 力 学


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力学 ? 2、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 3、工程力学的学习方法 ?
1、什么是力学 ?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什 么 是 力 学
力是使物体改变位移和变形的原因 所阐述的规律带有普遍性,是一门基础科学 直接服务于工程,又是一门技术科学 是各技术工程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 是沟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