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
第十七章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
R-O-GA
(一)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
1、氧化反应类型、酶系和作用机制
(1)微粒体药物氧化酶系: 其催化反应类型有:
1)羟化:分为芳香族环上和侧链羟基 的羟化,以及脂肪族烃链的 羟化。如:
CH3CONH-
[O] CH CONH3
-OH
乙酰苯胺
乙酰氨基酚
注: ①许多致癌物本身并没有致癌作用,但
由于在体内的羟化而成为致癌物,如
吸收后的药物经血液向个组织器官分布, 在作用部位发挥药物效应或被代谢转化,最 终经肾从尿中或经胆从粪便中排出。 其中: 药物转运: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 布及排泄过程。 生物转化:指代谢变化过程。 消除: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的合称。
2、药物的体内过程图
代
胆汁
谢
作用部位 肾
崩解 - 分散 - 溶解
( 片 剂 ) ( 胶 囊 剂 ) ( 颗 粒 剂 ) ( 散 剂 ) ( 液 剂 ) ( 栓 剂 )
3、药物代谢酶
(1)催化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酶系 称为药物代谢酶。 (2)细胞定位:主要在肝细胞微粒体, 其次是细胞可溶性部分,也有少 数是在线粒体进行。
4、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与一般正常代谢的研究方法类似,有 临床观察、动物整体实验、离体实验等。
整体动物实验:
不同途径给药→从血、尿、胆汁、组 织、粪便等取样→分离、鉴定代谢转化 药物。
肝
( 口 含 片 ) ( 吸 入 )
血
( 静 注 )
液
组织
粪中排泄
尿中排出
二、药物代谢转化概述 1、药物代谢转化的概念
(1)概念:药物代谢转化又名药物 的生物转化,是指体内正常不应有的 外来有机化合更为广泛,针对所 有非营养物质。
非营养物质
Cytb5
2e
FP2
2e
NADH+H+
NADH-Cytb5还原酶系
(3)其他氧化酶系 1)单胺氧化酶:该酶存在于线粒体中,催 化胺类氧化为醛及氨。
RCH2NH2 RCHO+NH3
[O]
R CH=NH
H2O
2)醇和醛氧化酶:此类酶在胞浆和线粒体 中,可氧化醇为醛,醛再经氧化成酸。 乙醇
ADH
乙醛
ALDH
教学目的
1、掌握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 2、熟悉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概念、意义。 3、了解影响药物代谢转化的因素。
第一节
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1、药物的体内过程:
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 吸收: 消化道吸收:口腔黏膜、胃肠道 非消化道吸收:注射、肺吸入、皮肤
内源性:如激素、神经递质、 胺类等
外源性:如食品添加剂、 药物、毒物等
(2)药物代谢转化的结果
大多数转化为毒性或药理活性较小、 水溶性较大而易于排泄的物质; 有的经过初步转化,其毒性或药理活 性不变或比原来更大; 有的经转化溶解度反而变小。
2、药物代谢转化的部位
主要在肝进行;也有的在肺、肾、肠 肠粘膜等处进行。
特点: 能直接激活O2 O2
DOH
H2O
加单氧酶(混合功能氧化酶)
黄曲霉素B1经加单氧酶作用生成的黄曲 霉素2, 3环氧化物,可与DNA分子中的鸟嘌 呤结合,引起DNA突变,成为原发性肝癌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②药物氧化酶系的组成成分: 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 ,已知有四种以上, 为含铁卟啉辅基的蛋白质,属b族细胞 色素。以P450 2+-CO在450nm有强吸收 峰而得名。能与氧直接作用,且与一 种含非血红素铁(NHI)和硫的铁硫蛋 白结合成复合体。
R2C=NH
+H2O R2CNOH R2CO -NH2OH
4)S-氧化:如:氯丙嗪的氧化。
5)N-氧化和羟化:如三甲胺的N-氧化和苯 胺、非那西汀、2-乙酰 氨基芴的N-羟化。
C6H5NH2
[O]
C6H5NHOH
6)脱硫代氧:如有机磷杀虫药对硫磷在体内 转化为毒性更强的对氧磷。
(2)微粒体药物氧化酶作用机制(重点)
①催化上述药物氧化反应的酶系存在于肝 细胞光滑型内质网(微粒体),称为药 物氧化酶系。
药物氧化酶系其特点是: 能激活分子氧,使其中一个氧原子参 入到底物分子中(又称单加氧酶或羟化 酶),而另一个氧原子被NADPH还原为 水。即一个氧分子发挥了两种功能,故 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
DH+O2+NADPH+H+ DOH+NADP++H2O
离体实验:
利用组织切片、匀浆、细胞微粒体等→ 适当条件与药物保温→分离、鉴定代谢产 物。
代谢组学
三、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重点)
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为非极性化合物(脂溶性), 不易由肾小球滤出,进行生物转化增加溶解性。
反应类型: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增加亲水性)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增强水溶性) R-O-CH3 第一相反应 第二相反应 RH ROH R-O-SO3H
① N-脱烃基是将仲胺或叔胺脱烃基生成 伯胺和醛。 ② O-脱烃基是将醚或酯类脱烃基生成酚 和醛。 ③ S-脱烃基是将硫烃基转化为巯基和醛。
O-脱烃基
O-脱烃基
S-脱烃基
3)脱氨基:主要作用于不被胺氧化酶作 用的胺类物质。 R2CHNH2
[O]
R2C(OH)NH2 -H2O
[O]
-NH3
R2C=O
乙酸 甲酸
TCA
甲醇
甲醛
高毒性
ALDH活性影响饮酒
2、还原反应
肝细胞中的主要还原酶类是醛酮还原酶和 偶氮或硝基化合物还原酶。
醛酮还原酶催化酮基或醛基还原为醇。 酶系存在于细胞可溶部分。
偶氮或硝基化合物还原酶分别催化偶氮化 合物与硝基化合物从NADPH接受氢,还原成相 应的胺类。酶系主要存在于肝线粒体。
3,4苯吡、甲基胆蒽、黄曲霉毒素。
②与上述羟化酶不同的是,肝细胞可溶 性部分含有非常活跃的醇脱氢酶及醛 脱氢酶可催化醇类氧化成醛,再生成酸。
醇脱氢酶 醛脱氢酶
ROH
RCHO
RCOOH
2)脱烃基:可分为N-脱烃基、O-脱烃基和 S-脱烃基。
RXCH2R’ X=O,N,S [RXCHR’] OH O=CHR’ + RXH X=O,N,S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属黄素酶类, 以FP1表示,辅基为FAD。作用是:催 化NADPH和P450之间的电子传递。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系:也属黄素酶, 以FP2表示,作用是:催化NADH和b5 之间的电子传递。
5
4
1
2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3
4
6
7
e
8
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