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诀窍:读中文报纸练汉英翻译
所属:沪江口译作者:包悦来源:沪江博客阅读:3570 评论:43 分享到人人
观察历年真题中的英译汉部分,不难发现一个特点,文章大多摘至于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杂志。
考生要对这本杂志的大背景有个总体的了解:这本杂志关注的是全球财经,管理和商业方面的新闻,所以文章体裁属于formal类——考前速度去关注一下吧>>>
那花时间去了解文章的体裁,这对我们的考试有什么好处呢?
因为汉译的成功关键中有一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语言的选择使用。
具体表现为: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语言措辞。
我们都知道口译考试的汉译文章多出自the economist, NY times, Asian Week 等这类报刊,所以这时我们用到的第一个技巧就是——
一.更多地使用汉语四字结构
当然大家不要局限地理解成只是四个字的成语或习语,口译考试要求也没有这么过分高。
所谓的四字结构只是指将我们平时比较口语的表达方式浓缩起来,精炼起来,以便使汉译的译文显得语言表达紧凑。
我们举个简单明了的例子来理解一下:英语I have no idea about it. 我们很习惯就会翻成“我对于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想法”。
这个表达固然正确,但是用于formal的文体中时,就会显得很不搭调。
所以,大家想办法把它紧凑成四个字,大家想一想。
是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搞定,变成“对此,我一无所知”或者“对此,我无从下手”,或者“我
对此茫然无知”。
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变通形式,具体你会如何选择就完全依赖于文章的语境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体会什么叫做汉语语言的formal表达:英语the figure is on the rise.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如何使用这个技巧了吧,要翻成:这个数据在节节攀升;而不会再翻成之前很随意,干涩的汉语:“这个数据在不断上升”。
总结:
1. 英译汉时要反映出文章的写作风格:formal的要配上formal的汉语表达。
2. 正式的语体,要将汉语表达转变成四字的结构。
3. 平时多积累四字的汉语表达。
这里说的不是四字成语,考试时更有用的反而只是那些四个字固定在一起的表达,如:不良影响,依旧迟缓,强势反弹,乐观人士,等等。
积累方法:平时多阅读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方周末等类似的报纸。
着重其中的社论,评论栏目。
千万不要在乎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我们考试有帮助的只是其中的四字语言表达。
不过注意:研究考试文章会出于什么报纸,这毫无意义;这些报纸只是帮助我们掌握考试文章的体裁,从而把握译文语言的使用。
二. 使用搭配翻译法
搭配翻译法往往体现在英语长句的结构处理中。
我们举几个09年9月真题中的例子来学习这个技巧:
Unfort unately, the outlook for America’s potential growth rate was darkening long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 hit.
首先提炼出主干部分:the outlook was darkening,考生很习惯就把outlook翻成“展望”,darkening翻成“正在变得黑暗”;然后再加入修饰部分之后就会觉得整个译句很不舒服。
问题就是没有掌握把英语主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搭配翻译这样一个技巧。
翻译时要把outlook和darkening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同时靠拢四字的表达结构,这样就很容易想到“前景黯淡”这四个字。
这个搭配翻译法其实覆盖了一个我们很熟悉但是又很难把握的一个翻译技巧:词性的活用。
记住主干部分必须要整体地搭配在一起考虑,绝不是每个部分独立机械地拼合。
这样就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处理。
***************************************
小编作结:于是话说同学们可以速度奔去报亭买中文报纸看啦~现在看到熟悉的中文是不是非常感动呢?Chinadaily和Shanghaidaily之类的英文报纸暂且放下吧,不要最后积累了一肚皮的英文表达,反倒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