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
销售量—2004年 ZARA销售服装2.36亿件,这对 即使追求数量的中国众多服装企业来说,也是可 望而不可及的天文数字;
内部运作
应对各类需要,如在布匹采 购方面,Zara主要购买原坯 布,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后再 生产,这样可以迅速应对市 场上花色变换的潮流
外包
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 库存成本并防止缺货 的风险
从设计理念到上架—ZARA平均只需10-14天,而 大多数服装企业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库存周转—ZARA每年库存周转达到12次左右, 其它运作一流的服装企业也只能达到3-4次,而 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是0.8-1.2次
产品品种—ZARA 每年推出12000多种产品给顾 客,运作一流的服装企业平均只能推出3000到 4000款,而国内多数服装企业能推出上千款的 寥寥无几;
在已有物流配送中心附近建立 新的配送中心,减少了市场调 研和很多其他方面的成本,需 要耗费的资金也较少。
大量的时尚观察员在搜 集最新时尚信息,并及 时向总部汇报,有设计 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 采购人员组成“三位一 体”的商业团队。
高效的产 品组织体 系
“垂直整合”的协作生产 模式是快速补货流程的支 撑力。保证了供货商能对 其订单的变化作出迅速的 反应。
供应链简介
ZARA的全程供应链 可划分为四大阶段, 即产品组织与设计、 采购与生产、产品 配送、销售和反馈, 所有环节都围绕着 目标客户运转,整 个过程不断滚动循 环和优化。
Zara供应链简介
以品牌为核心的协同供应链运 作模式
第一题
ZARA-快速响应时尚
多数服装企业供应链响应周期
与 竞 争 者 对 比 的 优 势 :
信息基础设施
配送环节
分销设施、光学读取 工具
决策管理系统ERP,电 子商务系统
销售环节
POS销售系统
第二个配送中心萨拉戈萨
都是在西班牙境内,对于西班 牙品牌来说,对物流配送中心 的可操控性增强。
方便互相调度人员和交通工具。
两个物流配送中心 相对位置比较近的 原因
西班牙的运输网络比较发达,无论 是空运还是其他运输模式,那里有 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营运网络覆 盖率高,更适合作为全球的运输节 点。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时装行业, 在适合不过了。
可以防止对某家供应商的依 赖,保障充足的供应,同时 也鼓励供应商更快的反应速 度
高效作业
有效管理 快速时尚
• 生产速度得到提升
• 减少存货带来的滞压成本
maintain
• 地理位置的便利保证了供应 商能对其订单的变化做出迅 速的反应
欧 洲
• 保持与时尚同步
ZARA产品
不可预测的产品
可预测产品
当地生产商
信息收集 与产品设 计
2/周 补货
口碑营销 与重复购 买
高效的物 流配送
“掌握最后一公里”的 物流配送模式是快速补 货的推动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六题
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数据库系统
生产环节
ZARA应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的CAD/CAM系统,配置了远 程网络度身定制CAD系统
计算机设计系统,剪裁设 备及其他系统,统一标准 的条形码识别系统
Inditex的首席执行官 Castellano所说:“在时 装界,库存就像是食品, 会很快变质,我们所做 的一切便是来减少反应 时间。”这就是建立第二 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根本 原因。 除了销售增长使得物流 配送压力越来越大,这 还里是铁路和公路枢纽, 并且离国际机场很近, 拥有便利的交通。 时效性对于时装行业是 非常重要的。
亚洲生产商
欧洲的供应商主要分布在西班 牙和葡萄牙,地理位置的便利 保证了供应商能对其订单的变 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在亚洲,该公司主要生产一些中端的 产品,销往对价格、质量敏感的地区, 向这些地方订“基础型”产品或者当地有 明显优势的产品。由于ZARA公司规模 庞大,订单不仅数量大而且很稳定, 因此与其合作的供应商都把它作为自 己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