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3)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姑娘是“随便说说”吗?她为什么要这么说?你感受到什么?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深情读读兄妹俩的对话。
(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姑娘的琴声和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还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2、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自然段。
(1)“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策略及个性化修改
目标导学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自主探究
1、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多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知音,他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说说贝多芬,穷兄妹俩个是怎样的人?
预设展讲二:感受文字美
1、再读第九自然段,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
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借助字词典自学生字新词,然后小组内交流。
(2)认真地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课文的哪一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找出来,读一读,悟一悟。
展示提升
预设展讲一:
1、汇报字词自学情况,师引导学生读准“茵、霎、券”,辨清“粼、盲”。
教学重点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了解文中哪些语句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意境及体会实在事物与联想来自者结合的作用。教学准备
PPT及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策略及个性化修改
2、贝多芬的《月光曲》难道是凭空想象吗?读课文找答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再读课文第九段,想想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分别用波浪线、横线画出来,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展示提升
预设展讲一:感受形象美。
1、读2、3自然段:
(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从“幽静”一词能想到什么?
(2)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在这淡淡的月光下,幽静的莱茵河畔,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想想他此刻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你是怎麽判定的。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拓展运用
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2、引导学生说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简明扼要。
预设展讲二:
1、小组推举学生分段朗读具体描述创作《月光曲》部分。
2、请大家自由地、深情地朗读这两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1)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演奏了,当穷兄妹听到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1)、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直线画出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想到的。
2)释放情感,朗读升华
预设展讲三:品味艺术美。
师播放《月光曲》,学生配乐朗读,体会音乐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
整体收获
1、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b、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c、穷兄妹俩听着这首曲子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放飞想象,再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月光曲》!(播放音乐,师感情朗读描写穷兄妹俩联想的句子)
d、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些句子,你能体味到贝多芬琴声的旋律怎样变化?(播放音乐,学生读书)
e、学生交流读后体会。(师引导板书:轻柔缓缓沉重刚健高昂激荡)
2)他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a、同学们闭上眼睛来听老师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目标导学
1、课件出示,营造氛围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1)看来,同学们都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你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
2、《月光曲》这一经典绝唱醉倒了兄妹俩,我们知道,艺术家都是用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抒发内心感受的,诗人李白观赏了雄奇的庐山瀑布,心中被壮丽的自然景观所感,他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这千古名篇;画家列宾看到艰苦挣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用色块和线条描绘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世界名画;在这里贝多芬的《月光曲》难道是凭空想象吗?结合7、8段回答。
f、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音乐的旋律变化,读出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读出兄妹的惊喜。
整体收获
你是怎样读描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部分内容的?
拓展运用
1、把描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部分内容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2、给每个生字找形近字并组词。
3、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轻柔缓缓---沉重刚健---高昂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