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术语
Ampres- (“Amps”) 测量电流的单位(安培)。
对于白炽灯,电流和电压与功率的关系如下:
电流(安培)=功率(瓦特)/ 电压(伏)
平均寿命-从开始使用一组灯泡到这组灯泡中剩下50%仍然在工作的这段时间叫做平均寿
命,用小时数来表示。
镇流器- 设计用来启动和控制输入气体放电光源的功率的辅助性设备。
光束角度- 锥形光束由装有反射器的灯具中射出,截止到最大亮度的50%的锥形光束所成角度即为光束角度。
光束角度有时也叫做“beam spread”。
它时常是装了反射器的灯具的
订货型号。
堪- 国际光强单位,单位为烛光。
这个术语沿用自早期,用固定尺寸和位置作为基础来衡量光源的强度。
有时也用“烛光(candle power)”来描述光源的相对的强度。
烛光- 发光强度,用堪来表示。
为描述装有反光碗灯具的光强分布特性,用“烛光强度分布曲线”以数学的方式来衡量流明。
烛光常常被用来衡量投射灯光的强度。
色度- 也叫色温。
色- 颜色渲染也是专业灯光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随着灯光技术的发展,获得更好的颜色渲染而不牺牲发光效率的能力也得到了巨大改善。
色温- 最初这个词是指白炽灯光的“白度”。
白炽灯丝的物理温度直接和色温相关,所以“开氏(Kelvin)”温标被用来描述色温。
为了不牵涉到灯丝温度,“关联式色温”被采用,它假定放电灯泡是在一个给定的色温下工作。
最近,“色度”代替了“色温”。
几个典型的色温为:2800K(白炽灯),3000K(卤素灯),4100K(冷白或Sp41荧光)和5000K
(模拟阳光)。
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灯具把电功率(瓦特)转换为灯光(流明)的比率,即流明/ 瓦特(LPW)。
简单来说,瓦特或电力是输入的值,流明或灯光是输出的值。
发光效率对于评价灯光设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为灯光占一个常规灯光系统总运行成本的30%到50%,
并会影响到相关的成本,比如空调。
其次,能量的消耗占灯光的平均投资的86%(维修占11%,灯本身为3%),对运行成本有很大影响。
最后,一个能有效率的利用能量的灯光系
统有益于环境。
电子镇流器- 是荧光高频电子镇流器的简写,使用电晶体电子组件,通常在25-35kHz 的范围内控制荧光光源。
优点是:增强了灯泡的效率,降低了镇流损耗和点火,相对于电磁镇流器更小的体积。
电子镇流器也可用在HID灯上,但电路并不相同,现在很少有这种设计,这对于发光效率的改善也只有次要的作用。
卤素灯- 钨丝卤素灯的简称。
卤素灯是在白炽灯泡里面加入了高压的卤素气体,如碘或溴,使灯丝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并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高温下,钨和卤素气体的化学反应蒸发的钨微粒再循环回灯丝的表面。
高强度放电灯- 是各种水银,金属卤化物(GE 多重蒸发,MXR,或Arc)和高压纳灯的通称。
HID灯内有小型的arc管,内含不同的气体,金属盐,它们都可处于相对较高的压
力和温度下。
高强度放电(HID镇流系统)- 应用于各行各业。
应用的方式的选择要以特定的环境而
定。
白炽灯- 最为普遍的光源,极为广泛的应用与家庭,商店,商场。
通过给细小的金属丝
通电来实现发光,通常是钨丝。
照度- 照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的“密度”。
单位为“foot-candles”或“lux”。
白炽灯泡- 通过给细小的金属丝(通常是钨丝)通电来实现发光的光源。
灯- 所有发光组件的统称,包括内部及外部。
当然也可指发光设备,如台灯。
电灯泡升温/二次启动时间- 灯泡从启动到达到最高亮度所需时间,或在已点亮情况下断电后再二次通电,灯泡二次点亮所需时间。
光- 一种辐射性的能量,可由视觉系统察觉到。
可见光可由流明来衡量。
这个词通常指来自一个光源的可见光。
通常由流明或烛光来衡量。
当光达到一个物体的表面,它会被吸
收,反射,或传输。
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流明- 光的基本测量单位。
一个正餐蜡烛能发出大约12流明的光亮,一个60瓦的白光
灯为855流明。
1烛光(堪)的均匀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就叫做流明。
1堪所产生的光通量为12.57流明。
这个词也适用于家庭的更小一些的荧光灯。
电压- 测量电路中或电器设备中电动势能的单位。
电压可以用水线中的水压来模拟。
瓦特- 电功率单位,灯泡的额定功率说明了电功率消耗大小。
功率*时间=消耗的能量。
保险商实验所(UL)- 一个私人性质的组织,测试并列出基于电力或消防安全经认可或符合其它UL标准的电气设备。
UL列表不代表全部工作特性。
除了配螺丝或镇流器的小型
荧光灯集成设备,UL不列出其它灯泡。
紫外线(UL)- 在100—380毫微米(NM)范围的射线,在实际应用中,UV的范围被
进一步界定:180—22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