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创国优细则

电气工程创国优细则

棋盘井园区II站220kV变电站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创国优实施细则为实现棋盘井园区II站220kV变电站工程达标投产,创省、部优质工程,发挥工程投资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京达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1组织机构及职责1.1安装工程质量与工艺组组长:张小椿成员:马建成张建忠李永胜李云1.2职责和权限1.2.1组长1)全面领导和组织达标投产,创国优工程的工作;2)主持制定创国优标准,并批准和组织实施;3)确定创国优工程的组织机构和人员;4)按月、季度主持召集创国优工程的工作总结及布置,解决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5)批准创国优工程中的奖罚。

1.2.2成员1)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本部门创国优工程的工作;2)执行创国优工程标准,并按实施考核细则、工作流程检查指导本专业的创国优工作;3)协调和解决创国优工作中的具体问题;4)有权提出奖罚建议。

2创国优工程目标工程总目标:实现“达标投产”,获电力行业级优质工程奖,创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2.1安全管理目标2.1.1施工和试生产期间杜绝人身死亡和重大机械、设备损坏、火灾事故、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2.1.2不发生重伤和恶性未遂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3%。

以内;2.1.3环境保护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员工健康水平;2.1.4获自治区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优胜单位,安全文明施工创全国一流水平。

2.2质量与工艺目标2.2.1工程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2.2.2消除安装施工质量通病;实现质量事故零目标,基建痕迹零目标,零缺陷,零尾工移交生产。

2.2.3闪光点动力、控制电缆敷设;盘、台、柜内接线工艺2.3工程档案目标2.3.1投产后,工程竣工资料在1个月内移交2.3.2工程资料目录齐全、规范,资料规范统一2.3.3工程资料内容准确、可靠、图文清晰2.3.4资料中的不合格项闭环3安装工程创国优标准3.1电缆敷设及接线3.1.1电缆保护管安装1)保护管采用镀锌防腐材料,杜绝焊接对口,套管焊接处必须防腐处理2)保护管内壁清洁、光滑、无毛刺。

3)安装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固定牢固,附件齐全。

4)接地可靠牢固。

5)与金属软管过渡圆滑、美观。

3.1.2电缆支架安装1)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强度要求。

2)连接板紧固螺栓、螺帽朝外,固定牢固。

3)桥架层间距离、接地符合设计要求,过渡变层处要圆滑贯通。

4)桥架外观清洁干净,无杂物,防腐层无破损。

3.1.3电缆敷设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合格证和质保资料齐全。

2)电缆无任何损伤,防腐层无破损。

3)按层施放,排列整齐、横平竖直、固定牢固,层间拐弯排列无扭曲、交叉现象,弯曲弧度致,松紧适度,电缆进入设备前应有过渡支架。

4)电缆与热力设施净距离:平行大于1米,交叉大于0.5米。

3.1.4电缆固定1)固定位置:拐弯两侧,直线在中间和两头侧,进入设备前侧。

2)固定间距:水平段包括45°以下3米,垂直(包括45。

以上)不大于1.5米。

3)绑扎方向一致,固定牢固。

3.1.5电缆标识牌1)标识牌字迹清晰,工整、不褪色、内容齐全。

2)标识牌规格统一,设置齐全,固定牢固。

3.1.6电缆头制作和电缆芯线绑扎执行规范和验标的要求,外观成型美观、流畅。

3.1.7电缆接线1)端子排内,电缆线芯弯曲弧度一致,排列整齐、不交叉。

2)线鼻子压接紧固,接线紧固可靠。

3)接地线(屏蔽线)均有绝缘套管,且在控制室接地,对有膨胀或移动的设备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3.1.8电缆防火封堵1)封堵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具有出厂质量保证资料,使用前对封堵材料进行检查和验证。

2)封堵符合设计要求,对孔洞,保护管口严密封实。

3)封堵表面平滑、整齐、美观。

4)竖井应按设计敷设防火卡具,保证电缆之间的位置符合防火要求。

3.2盘、台、柜、箱安装3.2.1基础型钢安装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外观及平直度符合规定2)基础型钢防腐刷漆两遍。

3)接地保证两点,且牢固可靠。

4)不直度、水平度、不平整度w 1mm.3.2.2盘、台、柜、箱安装1)盘、柜、箱安装固定牢固。

2)垂直度偏差w 1mm/m3)水平度:相邻两盘柜顶不大于1.5mm成列盘柜顶不大于4mm4)盘柜间接缝w 1.5mm5)盘柜间联接紧固,螺栓齐全,接地可靠。

6)油漆完整,无操作损伤,色调一致,盘面无二次污染。

7)标识齐全固定。

3.3工程档案3.3.1机组投产后,工程竣工资料在1个月内移交。

3.3.2机组移交的竣工资料包括的内容:1)工程使用钢材、焊接材料、保温材料及设备性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油质、油漆、焊接材料、保温材料化验报告。

2)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验收评定记录、安装签证、隐蔽工程签证、焊接和四大管道单线立体记录图。

3)设备和材料缺陷处理记录。

4)工程联系单、设变单、核定单。

5)分部试运前、后检查验收签证。

6)金属检试验报告(包括:无损探伤、光谱检验、硬度测定、理化试验等)7)工程照片。

3.3.3创国优工程所必备的技术资料1)开工投标文件及工程合同协议。

2)开工报告及批件。

3)施工组织总设计,#5、#6机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4)安装工程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5)安装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包括金属检验大纲,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等)及技术交底签证记录。

6)安装工程施工过程的各种记录。

7)分部试运调试措施、方案和计划。

8)分部试运过程的记录及缺陷处理签证。

9)工程各阶段的质监自检报告、缺陷处理签证。

3.3.4各种记录文件和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数据真实可信。

工程竣工移交资料的幅面、编号、分类按档案规定整理。

4工程质量控制各专业公司(工地)、部室按下列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进行控制、管理,并按规定如实填报各施工项目的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工程质量控制流程5创国优工程考核实施细则本考核细则参照国家电力公司2001年下发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而定,各专业公司(工地)和部室每季度末应对自己的考核项目进行自检评分,并写出书面材料汇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办公室人员按本考核细则对各专业公司(工地)、部室的自检评分及报告予以检查、复核、评分、评定,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单限期整改,机组移交后,办公室全面考核评分、评定,并向领导小组汇报:本考核细则分以下项目:安全指标;安装工程工艺指标;工程档案指标;每项标准分为100分,总标准分300分, 考核不扣分即得分,国优工程必须是每项得分都在95分以上,考核时间为施工、安装和试运期间。

5.1 安全管理考核5.2安装工艺质量考核5.3工程档案管理考核6治理质量通病的措施不彻底根治质量通病,创国优就无从谈起,其实质量通病并非都是技术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执行技术标准和责任心的问题,首先解决管理上的通病,提高思想认识,尤其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是企业生存、树形象的关键问题,为此京达公司决定狠抓施工过程的质量通病的治理,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定治理质量通病的措施;第二,健全奖惩制度,对发现的质量通病,严厉进行经济处罚,并追其原因三不放过;第三,建立责任制考核,每季度考评一次,年终总评,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责、权、利相关。

6.1治理质量通病的几项原则:6.1.1认真克服思想上、管理上存在的重大轻小、重主机轻辅机、重高压轻低压、重受监部位轻非受监部位的通病,在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必须明确,制定措施,严格验收把关,凡不符合验评标准的,坚决返工处理。

6.1.2加强有效的检查监督力度,克服监督软弱的通病,在实施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的管理实行闭环控制,并有足够的监督见证,凡未进行闭环的工序,不予验收和签证。

6.1.3强化质量管理程序化作业,具体就是执行项目部制定的质量控制流程,作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在施工管理上以四个凡事为原则,严格检查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并与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有效结合。

7.1.4下大力气,狠抓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的治理,并做到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考核结果做为评价各项目部的依据,并以此兑现质量责任奖。

6.2.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办法6.2.1电缆质量通病的治理办法6.2.1.1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1)在电缆敷设前,应按系统接线图、原理图、盘内配线图、端子箱接线图等核对电缆清册中的电缆编号、规格、芯数,然后检查一下电缆支架、电缆保护管等有无遗漏或错装现象。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宜为电缆直径的1.5〜2倍。

电缆保护管的弯角不宜超过两个。

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光滑、无毛刺,以防敷设过程中,刮伤电缆。

检查敷设路径是否正确,有无堵塞或不能通行的地方,沿途脚手架是否牢固,照明是否良好。

在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应增设脚手架。

2)电缆始末端的设备应编上号,写上名称,以利施工。

3)电缆敷设清册的编制应按敷设顺序(先敷设长路径的,再敷设短路径的)编写。

电缆敷设要求整齐、美观,避免交叉、压叠,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层敷设,并按上述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因此清册应在周密考虑后列出,必要时可以做模拟图和排列断面图以求得最好的排列方式和敷设顺序。

在控制盘、柜子下面不要有交叉,以免造成电缆紊乱,有碍美观,不利于维护。

对于难以避免的交叉,可设法放在分支的地方。

621.2 电缆敷设工作1)电缆敷设应尽量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引出方向一致,并避免交叉压叠,达到整齐美观。

为此,必须重视电缆敷设的组织工作。

2)电缆敷设由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根数、始末端、工艺要求及安全事项等。

人员分配为:直线段每隔6〜8m设1人;转弯处两侧各设一人;穿过平台、楼板、墙时上下或前后各设一人;电缆穿管时两端各设一人,当管子过长或电缆过大时,增设1〜2人;电缆盘处设3〜4人。

各处负责人以对讲机(4个以上)进行指挥,转弯多或路径长的线路应分段指挥,以引出端为主传达动作命令。

全线听从指挥,同时用力或停止。

遇转弯或穿管时,应先将电缆甩出一定长度的大弯,再往前拉。

3)电缆敷设一根整理一根,电缆两端需要穿管的按预定的预留长度留好后,暂不穿管。

4)实行“首根检验”制度,即:新辟路径上放完第一根电缆后,负责人沿途检查排放层次,拐弯处的弯曲弧度,电缆的整理绑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5)为了高效安全,可考虑白天放电缆,晚上组织另一支队伍进行电缆穿管整理,准备第二天电缆敷设的工具、材料等工作。

同时可进行熟悉新辟路径的工作。

621.3 电缆敷设过程中的工艺质量要求1)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要求2)严禁敷设有机械损伤的电缆。

电缆敷设时,防止电缆与其它硬质物体之间的摩擦。

缆时,固定电按顺序进行排列,不宜交叉,松紧要适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