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创国优细则样本

电气工程创国优细则样本

棋盘井园区II站220kV变电站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创国优实行细则为实现棋盘井园区II站220kV变电站工程达标投产,创省、部优质工程,发挥工程投资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京达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移送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制定如下实行细则。

1 组织机构及职责1.1 安装工程质量与工艺组组长:张小椿成员:马建成张建忠李永胜李云1.2 职责和权限1.2.1 组长1)全面领导和组织达标投产,创国优工程工作;2)主持制定创国优原则,并批准和组织实行;3)拟定创国优工程组织机构和人员;4)按月、季度主持召集创国优工程工作总结及布置,解决实行过程中重要问题;5)批准创国优工程中奖罚。

1.2.2 成员1)在组长领导下,负责本部门创国优工程工作;2)执行创国优工程原则,并按实行考核细则、工作流程检查指引本专业创国优工作;3)协调和解决创国优工作中详细问题;4)有权提出奖罚建议。

2 创国优工程目的工程总目的:实现“达标投产”,获电力行业级优质工程奖,创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

2.1 安全管理目的2.1.1 施工和试生产期间杜绝人身死亡和重大机械、设备损坏、火灾事故、负重要责任交通事故;2.1.2不发生重伤和恶性未遂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2.1.3环保符合国家环保原则,进一步提高员工健康水平;2.1.4 获自治区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优胜单位,安全文明施工创全国一流水平。

2.2 质量与工艺目的2.2.1 工程质量目的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2.2.2 消除安装施工质量通病;实现质量事故零目的,基建痕迹零目的,零缺陷,零尾工移送生产。

2.2.3闪光点动力、控制电缆敷设;盘、台、柜内接线工艺。

2.3 工程档案目的2.3.1投产后,工程竣工资料在1 个月内移送2.3.2 工程资料目录齐全、规范,资料规范统一2.3.3 工程资料内容精确、可靠、图文清晰2.3.4 资料中不合格项闭环3 安装工程创国优原则3.1 电缆敷设及接线3.1.1 电缆保护管安装1)保护管采用镀锌防腐材料,杜绝焊接对口,套管焊接处必要防腐解决。

2)保护管内壁清洁、光滑、无毛刺。

3)安装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固定牢固,附件齐全。

4)接地可靠牢固。

5)与金属软管过渡圆滑、美观。

3.1.2 电缆支架安装1)质量符合国标,保证强度规定。

2)连接板紧固螺栓、螺帽朝外,固定牢固。

3)桥架层间距离、接地符合设计规定,过渡变层处要圆滑贯通。

4)桥架外观清洁干净,无杂物,防腐层无破损。

3.1.3 电缆敷设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合格证和质保资料齐全。

2)电缆无任何损伤,防腐层无破损。

3)按层施放,排列整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层间拐弯排列无扭曲、交叉现象,弯曲弧度一致,松紧适度,电缆进入设备前应有过渡支架。

4)电缆与热力设施净距离:平行不不大于1米,交叉不不大于0.5米。

3.1.4 电缆固定1)固定位置:拐弯两侧,直线在中间和两头侧,进入设备前侧。

2)固定间距:水平段涉及45°如下3米,垂直(涉及 45°以上)不不不大于1.5米。

3)绑扎方向一致,固定牢固。

3.1.5 电缆标记牌1)标记牌笔迹清晰,工整、不褪色、内容齐全。

2)标记牌规格统一,设立齐全,固定牢固。

3.1.6 电缆头制作和电缆芯线绑扎执行规范和验标规定,外观成型美观、流畅。

3.1.7 电缆接线1)端子排内,电缆线芯弯曲弧度一致,排列整洁、不交叉。

2)线鼻子压接紧固,接线紧固可靠。

3)接地线(屏蔽线)均有绝缘套管,且在控制室接地,对有膨胀或移动设备应留有一定余量。

3.1.8 电缆防火封堵1)封堵材料必要符合国家质量原则和具备出厂质量保证资料,使用前对封堵材料进行检查和验证。

2)封堵符合设计规定,对孔洞,保护管口严密封实。

3)封堵表面平滑、整洁、美观。

4)竖井应按设计敷设防火卡具,保证电缆之间位置符合防火规定。

3.2 盘、台、柜、箱安装3.2.1 基本型钢安装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外观及平直度符合规定。

2)基本型钢防腐刷漆两遍。

3)接地保证两点,且牢固可靠。

4)不直度、水平度、不平整度≤1mm.3.2.2 盘、台、柜、箱安装1)盘、柜、箱安装固定牢固。

2)垂直度偏差≤1mm/m。

3)水平度:相邻两盘柜顶不不不大于1.5mm,成列盘柜顶不不不大于4mm。

4)盘柜间接缝≤1.5mm。

5)盘柜间联接紧固,螺栓齐全,接地可靠。

6)油漆完整,无操作损伤,色调一致,盘面无二次污染。

7)标记齐全固定。

3.3工程档案3.3.1 机组投产后,工程竣工资料在1个月内移送。

3.3.2 机组移送竣工资料涉及内容:1)工程使用钢材、焊接材料、保温材料及设备性材料质量证明资料,油质、油漆、焊接材料、保温材料化验报告。

2)施工过程中形成技术文献、验收评估记录、安装签证、隐蔽工程签证、焊接和四大管道单线立体记录图。

3)设备和材料缺陷解决记录。

4)工程联系单、设变单、核定单。

5)分部试运前、后检查验收签证。

6)金属检实验报告(涉及:无损探伤、光谱检查、硬度测定、理化实验等)。

7)工程照片。

3.3.3 创国优工程所必备技术资料1)开工投标文献及工程合同合同。

2)开工报告及批件。

3)施工组织总设计,#5、#6机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4)安装工程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5)安装工程施工作业指引书(涉及金属检查大纲,焊接工艺评估报告等)及技术交底签证记录。

6)安装工程施工过程各种记录。

7)分部试运调试办法、方案和筹划。

8)分部试运过程记录及缺陷解决签证。

9)工程各阶段质监自检报告、缺陷解决签证。

3.3.4 各种记录文献和资料收集齐全,整顿规范,数据真实可信。

工程竣工移送资料幅面、编号、分类按档案规定整顿。

4 工程质量控制各专业公司(工地)、部室按下列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进行控制、管理,并按规定如实填报各施工项目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5 创国优工程考核算施细则本考核细则参照国家电力公司下发《达标投产考核原则》而定,各专业公司(工地)和部室每季度末应对自己考核项目进行自检评分,并写出书面材料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办公室人员按本考核细则对各专业公司(工地)、部室自检评分及报告予以检查、复核、评分、评估,并对所存在问题及时下单限期整治,机组移送后,办公室全面考核评分、评估,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本考核细则分如下项目:安全指标;安装工程工艺指标;工程档案指标;每项原则分为100分,总原则分300分,考核不扣分即得分,国优工程必要是每项得分都在95分以上,考核时间为施工、安装和试运期间。

5.1 安全管理考核5.2 安装工艺质量考核5.3 工程档案管理考核6 治理质量通病办法不彻底根治质量通病,创国优就无从谈起,其实质量通病并非都是技术问题,重要是管理问题,执行技术原则和责任心问题,一方面解决管理上通病,提高思想结识,特别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下,是公司生存、树形象核心问题,为此京达公司决定狠抓施工过程质量通病治理,进行如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制定治理质量通病办法;第二,健全奖惩制度,对发现质量通病,严肃进行经济惩罚,并追其因素三不放过;第三,建立责任制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年终总评,考核成果与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权、利有关。

6.1 治理质量通病几项原则:6.1.1 认真克服思想上、管理上存在重大轻小、重主机轻辅机、重高压轻低压、重受监部位轻非受监部位通病,在施工作业指引书中必要明确,制定办法,严格验收把关,凡不符合验评原则,坚决返工解决。

6.1.2 加强有效检查监督力度,克服监督软弱通病,在实行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管理实行闭环控制,并有足够监督见证,凡未进行闭环工序,不予验收和签证。

6.1.3 强化质量管理程序化作业,详细就是执行项目部制定质量控制流程,作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在施工管理上以四个凡事为原则,严格检查质量管理实行状况,并与质量目的考核责任制有效结合。

7.1.4 下大力气,狠抓施工中常用质量通病治理,并做到有办法、有检查、有考核,考核成果做为评价各项目部根据,并以此兑现质量责任奖。

6.2. 质量通病产生因素及治理办法6.2.1电缆质量通病治理办法6.2.1.1 电缆敷设前准备工作1)在电缆敷设前,应按系统接线图、原理图、盘内配线图、端子箱接线图等核对电缆清册中电缆编号、规格、芯数,然后检查一下电缆支架、电缆保护管等有无漏掉或错装现象。

电缆保护管内径宜为电缆直径1.5~2倍。

电缆保护管弯角不适当超过两个。

电缆保护管管口光滑、无毛刺,以防敷设过程中,刮伤电缆。

检查敷设途径与否对的,有无堵塞或不能通行地方,沿途脚手架与否牢固,照明与否良好。

在不便于施工地方应增设脚手架。

2)电缆始末端设备应编上号,写上名称,以利施工。

3)电缆敷设清册编制应按敷设顺序(先敷设长途径,再敷设短途径)编写。

电缆敷设规定整洁、美观,避免交叉、压叠,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层敷设,并按上述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因而清册应在周密考虑后列出,必要时可以做模仿图和排列断面图以求得最佳排列方式和敷设顺序。

在控制盘、柜子下面不要有交叉,以免导致电缆紊乱,有碍美观,不利于维护。

对于难以避免交叉,可设法放在分支地方。

6.2.1.2 电缆敷设工作1) 电缆敷设应尽量做到横当作线,纵当作片,,引出方向一致,并避免交叉压叠,达到整洁美观。

为此,必要注重电缆敷设组织工作。

2) 电缆敷设由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阐明敷设电缆根数、始末端、工艺规定及安全事项等。

人员分派为:直线段每隔6~8m设1人;转弯处两侧各设一人;穿过平台、楼板、墙时上下或先后各设一人;电缆穿管时两端各设一人,当管子过长或电缆过大时,增设1~2人;电缆盘处设3~4人。

各处负责人以对讲机(4个以上)进行指挥,转弯多或途径长线路应分段指挥,以引出端为主传达动作命令。

全线听从指挥,同步用力或停止。

遇转弯或穿管时,应先将电缆甩出一定长度大弯,再往前拉。

3) 电缆敷设一根整顿一根,电缆两端需要穿管按预定预留长度留好后,暂不穿管。

4) 实行“首根检查”制度,即:新辟途径上放完第一根电缆后,负责人沿途检查排放层次,拐弯处弯曲弧度,电缆整顿绑扎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5) 为了高效安全,可考虑白天放电缆,晚上组织另一支队伍进行电缆穿管整顿,准备第二天电缆敷设工具、材料等工作。

同步可进行熟悉新辟途径工作。

6.2.1.3 电缆敷设过程中工艺质量规定1) 电缆弯曲半径不应不大于其外径10倍,电缆保护管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规定。

2) 禁止敷设有机械损伤电缆。

电缆敷设时,防止电缆与其他硬质物体之间摩擦。

固定电缆时,按顺序进行排列,不适当交叉,松紧要适度,应留有恰当余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