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极风光(教案)

南极风光(教案)

24、南极风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糙、雕、隧、剔、瘠、绚、焰、曳、旗。

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绚丽夺目、望而生畏、惊叹不已、摇曳”等词语。

2、积累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

朗读、感悟并体会南极风光的奇美。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能仿照“有的(时)像……有的(时)像……”说
话。


教学重难点:待定
教学过程:
一、激趣说话,揭示课题
1、板书:南极
➢师:一起来读这个地名。

➢想了解这个地方吗?一起来看
2、媒体展示
➢冰天雪地的世界。

呀,这座冰山可这大!瞧,这儿还有动物!看这是什么?
是南极光吧!
➢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3人)
3、出示地图
➢瞧,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天气寒冷,(出示地球仪)就在这儿,也叫南极洲。

今天我们就跟随文字去探索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了解一下那里的风光。

(补全课题,齐读)
4、学习第一节
(1)说到南极,我们眼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第一节)自己读读这段话。

(2)指名读(正音:潺潺,表示溪水流动的声音。


(3)是呀,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有水流的地方几乎都结冰了,因此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缺乏水源和适宜温度,植物根本无法生长,所以那里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什么吃的都没有。

(4)师: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没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绿色生命的南极大陆。

大家想一想,三个“没有”后面的部分能不能互换呢?为什么?(不能,因为缺乏水源,才会没有茂盛的树木和小草)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语气越来越——强烈。

(5)我们合作读,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到溪流,女儿读到小草,后面的语句一起读。

(6)看起来南极好像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那么南极到底有什么呢?让我们来好好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打开书,79页,自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哪些自然风光?
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读。

2、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南极风光?
3、板书:冰雪动物南极光
(预设反馈:你找的真准确;你眼睛真尖啊)
4、课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点板书,归纳)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2节
冰雪:
寒风刺骨,冰山林立,一望无垠的冰雪是南极最有特色的风光。

1、出示第二节
➢你对那句话最感兴趣?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预设:如果有人说了另外一句,师:“你对这句感兴趣,还有吗?”)
➢你一定很想看看吧!瞧,(出示媒体)有的像(隧道),“隧”是个生字,写的时候右半部份要注意先里后外(板书字),一起读词(隧道)。

再看,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

➢说话训练:再看有的像……(指名说),有的像……(指名说),有的像……
(指名说)
(预设:1第一幅图片如果有人说“像爆炸”,可以引导:“像爆炸形成的——蘑菇云”;2可以引导“看看它们的形状像?”)
➢这些冰雪形状奇特,与众不同,真可谓(造型奇异)(贴板书:造型奇异)。

2、这里的冰雪不仅造型独特,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出示媒体),
能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吗?(贴板书:晶莹剔透)
3、出示句子: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
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刚才有不少同学对于这句话感兴趣,要读好这句话要抓住哪个词?(有时)能不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
➢能看着画面,结合板书来说一说吗?(齐读,师引:“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预设:学生如果读到“有的像宫殿”停止了,教师可以接下去:“真是——?”
4、是谁创造了这么奇妙的景象?(风)冰雪的表面十分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
塑家——(风耍的把戏)这里的破折号告诉我们,这个雕塑家就是(风)。

5、(媒体)看,狂暴的风来了——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
来,形成一条条雪浪。

谁来读好这句话?(预设2个学生,师指导:“狂暴的风把冰雪吹成了一条条雪浪,这要用多大的力量呀,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师:你们听风的声音多大呀!(播放风声)让我们一起读出强而有力的气势,女生读!男生读!我从男生的朗读中仿佛听到了风的怒号,一起读!
(二)学习第3节
动物
1、南极的风和冰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南极的动物又是怎样的呢?(出
示第三节)
2、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能不能抓住关键词说说自己
对南极的动物有了哪些了解?
3、交流(引导学生回答,除了答出关键词,还要说说原因,原因其实就是找到
的句子)
⏹贫瘠
➢“瘠”是一个形声字,里面是个“背脊”的“脊”,一起读(贫瘠)
➢板书:瘠
笔顺教学,先外后里。

➢能联系刚才读过的第一小节的内容来说一说“贫瘠”的意思吗?(师可以引导:“可以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就是因为贫瘠的陆地上(几乎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所以动物们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在(海中度过)
(预设:如果学生关键词找到“海中度过”,师引导:“这些动物之所以一生大多部分时间要在海中度过,是因为——?”引出“贫瘠”教学)
⏹结合回答理解“望而生畏”,渗透承上启下句。

➢“畏”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这里应该选哪一个解释条?(害怕)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望而生畏”
就是(看着就害怕)。

➢在终年的风暴和极度严寒里,不但(植物难以生长)就像第一节所说到的南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连(动物也望而生畏),所以南极的动物很稀少。

(贴板书:稀少)
➢我们再来读一读。

⏹仅有
➢“仅有”就是只有,对呀,南极大陆只有(企鹅、海豹、鲸以及一些海鸟)➢媒体出示四幅图
4、南极的动物可真是稀少,让我们一起读这一节。

(三)学习第4节
南极光
变幻莫测的气候为南极带来了独特的风光,其中最罕见的就是“南极光”(板书:罕见)
1、师:我们课前预习过,“罕见”就是(极少见,几乎看不到)
2、师示范读,生再来读这句,强调“罕见”
3、媒体出示黑夜图片
师:想看看这奇妙的景象吗?原来漆黑一片的极夜,突然出现了南极光(媒体出示图片),美吧?真让人觉得绚丽夺目(贴板书:绚丽夺目)引读: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字词教学:出示卡片“摇曳”,通过视频理解词语,讲解:“南极光摇摆不停”。

指导朗读:“一掠而过”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读的时候也要非常——(迅速),重点在“掠”上,我们再读读看。

4、师:南极光是不断变化的。

(媒体出示四图+文字,文字在每张图片下)分组读“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一起读(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的。


➢师:这里有没有表示否定的词语?(“没有”、“不”)两个表示否定的词语,这叫做双重否定,是为了强调——(所有看过南极光的人都为这奇景惊叹不已)(贴板书:惊叹不已)
➢师:所以读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两次加重读,再来!(引读)
5、南极光的变幻莫测,稍纵即逝,带着你的想象一起再来读好这段话。

(四)了解南极科考站(出示:第5、6节)
1、读读第5节,说说自己对南极大陆又有了哪些了解?
2、为了更好地揭开南极大陆的秘密,更为了保护好那里的生态环境,人类在那
里设立了科学考察站,我们中国也在那里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

3、最后,作者饱含深情地对我们说——(齐读第六节)。

四、总结课文,融会贯通
1、学到这儿,让我们为课文开头作一个补充,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或板书来说
说。

2、出示:在第一小节后面加上“但是,那儿有”谁能结
合板书说一说?
预设:至少四人,可以引导“令人惊叹不已”。

第一个学生讲完后,让第二个
学生用“但是,那儿有…它…”的句式来说一说,第二个人或第三个人讲完后贴板书“有的…有的…有的…”和“有时…有时…有时…”再请学生具体说一说。

师:你们瞧,同一语言和句子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叙述,我们的语言多么丰富啊。

3、音乐、画面起
同学们,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希望你们也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踏上这片美丽的大陆,去欣赏风光,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板书:(暂定)
24、南极风光
南极冰雪造型奇异晶莹剔透
(有的…有的…有的…)
南极动物望而生畏仅有
南极光绚丽夺目
(有时…有时…有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