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
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
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
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
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
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
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
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
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
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基础资源储备不足。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
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
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
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
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手抬价,对我国钢铁企业形成需求控制。
行业不规范,调控不力。
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抢市场、拼价格,其产品又多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如线材、盘条等,使产品利润被不断走高的原料价格所侵蚀。
在国际基础资源市场,“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的怪现象,在钢铁工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需求传导,引起连环涨价。
急剧增长的钢铁产销量,对国内交通运输形成巨大压力,仅进口铁矿石和出口钢材两项运输总量,2006年铁路运输量就达13.79亿吨含原辅能源材料。
近几来,钢铁企业进口大量铁矿石,又出口生铁、钢坯和钢材等产品,导致国际海运价格大幅攀升。
2007年,巴西、澳洲到宁波港的铁矿石运费已分别由1月份33.64美元/吨、15.93美元/吨,上涨到10月末的85.56美元/吨和36.29美元/吨。
二、污染环境,恶性竞争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也是资源消耗大户,除了需要高品位铁矿石外,还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煤、焦炭、水、电及熔剂等。
钢铁行业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是个地道的大污染行业。
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渣留在国内,我国钢铁工业年排废渣高达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出口产品近5300万吨,在生产过程中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2.4。
全国钢铁工业每年氟化物气体排放量约250万吨以上,而出口产品部分,留在国内大气中的氟化物约占1/10。
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外两个市场消费旺盛,使得国内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一再攀升,产能一扩再扩,总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国内实际需求,但高端钢铁产品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有钢铁企业1400多家,绝大多数位于华北、华东地区,多以中小钢厂为主,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仅有8家,位居前12位的企业产量合计,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5左右。
点多、面广、量小的中国钢铁工业布局,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做大后做不强的主要制约瓶颈。
虽然国家进行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耗能高、污染重、生产工艺简单、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但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强劲,大量低端产品出口失控,给本来应予淘汰关闭的小钢铁企业变相输了血,使他们得以生存。
这些企业的生存给市场、环保、能源和运输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它们的低价竞销、不规范的市场购销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导致我国钢铁产业散、乱、差的一个不可忽视原因,是地方利益作祟。
一些地方政府以局部利益代替全局利益,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大地方财政收入,不计后果大建快上小钢铁企业,形成了今天的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争能量、争市场的恶性竞争局面。
三、行业管理失控,产业定位不清为了满足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满足内需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对“利益和代价”两者进行权衡,这是贸易的基本原则,如果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不惜代价,这样的外贸政策是值得商榷的。
中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在创造出数个“世界第一”背后,却没有在世界钢铁产业格局里获得应有的话语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越多,国际卖家的涨价就越有劲,以到岸价计,海运费用也水涨船高。
我们为钢铁产品消费国承担了环境污染,出口到欧洲的钢材还遭到反倾销诉讼。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高能耗、高污染、争抢资源”的小钢铁厂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遏制,走入一个“产能扩大-产量增加-低价出口-遭遇制裁”的产业循环怪圈。
发展经济,建立一国强大的工业发展体系,离不开钢铁工业,但必须有一个确切合理的定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资源、能源短缺国,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依据这个基本点,一切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去考虑。
因此,内需是首要因素,一切必先从满足国内需求出发。
从我国的资源情况来看,我们没有条件和能力,为国际市场大量提供钢铁产品,我们也不应当成为世界钢铁产品的制造基地,更不应该以牺牲环保、能源和资源为代价,换取他国对钢铁产品的需要。
我国的钢铁工业不能“两头对外”,一方面大量进口原料,另一方面大量出口初级产品,这样的产业局面如果继续下去,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伤害。
钢铁产业调整建议强化以内需为主的调控措施,要有硬手段,不留后路,不留死角。
应进一步提高生铁、钢锭、盘条、线材等产品的出口关税,颁发出口许可证,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限制出口。
根据需要适当进口铁矿粉,平抑铁矿石价格,减缓海运费和国内运输压力。
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无资源的生产企业,从全局出发,杜绝地方利益干扰。
实行限产、限量、降耗减排,严格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差别排污费等强制性措施,在总体上降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
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中国钢铁企业排行榜1-15名2009年度排名单位名称省市行业企业性质主营业务收入(千元)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市钢铁股份1617565282 首钢总公司集团北京市钢铁国有61900000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50142107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省钢铁国有40126080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310745626 莱芜钢铁集团山东省钢铁有限301027737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钢铁国有290169208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省钢铁国有273963509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钢铁股份2683857410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国有2616911211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四川省钢铁国有2529420312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国有2512455313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2351505014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2268767015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22091340“三皇五帝” 格局近年,随着钢铁业并购高潮迭起从产能及布局来看,目前钢铁业已形成“三皇五帝”局面“三皇” 指宝钢、鞍钢、武钢,“五帝”指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华菱集团、马鞍山钢铁集团、江苏沙钢集团。
铁矿石价格谈判背景知识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最早开始于1981年,经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谈判协商后,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
根据历年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并分别确定亚洲价格和欧洲价格。
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为用户代表,欧洲则以德国为用户代表。
根据往年谈判惯例,一旦供应商任意一方和钢厂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则本年度铁矿石谈判就会结束,其他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为新的年度价格,即首发价。
但该惯例在08年首次被力拓和必和必拓所打破,去年,中钢协一直声称,不会接受力拓同日本达成降价33的协议。
据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2777.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412.18万吨,增长41.5。
由于铁矿石进口总量超过实际需求8600万吨,造成铁矿石进口贸易秩序混乱,部分企业和港口库存积压,海运船只滞港待卸时间延长,海运费价格上涨,进而推动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
铁矿石四大买方阵营铁矿石四大卖方阵营中国坚持铁矿石谈判三大原则第一,结算时间按中国规矩。
中钢协负责人表示,中国应建立铁矿石谈判的“ 中国模式”。
由于矿价波动对钢材成本影响较大,结算周期定为自1月1日至12 月31日,在中国的一个财政年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