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积累“致”“以是”“叩”“汤”“遗”等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对比写法的运用,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作者“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

【情境导入】
同学们,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自古以来具有雄才伟略的人总是经历了很多磨难,那些纨绔子弟中很少有出色的人才。

我国古代有许多因为勤奋读书而最终成才的故事,你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教子”等)明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宋濂,走进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

明确:(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叩.问(kòu)叱咄.(duō)俟.(sì)
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裂(jūn)媵.人(yìnɡ)以衾.拥覆(qīn)
被.绮绣(pī)容臭.(xiù)烨.然(yè)
缊.袍(yùn)敝.衣(bì)廪.稍之供(lǐn)
裘.葛(qiú)冻馁.之患(něi)谒.余(yè)
以为贽.(zhì)
(2)注意停顿。

如:余/因得/遍观群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卒/获有所闻。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明确:难词释义:
(1)假借:“假”“借”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一般可当作一个复音词来对待。

“假借”就是借的意思。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交往。

(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4)门人弟子:“门人”“弟子”也是同义词连用,指学生。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欣悦”,高兴。

“请”,请教。

(6)卒获有所闻:终于听到了一些东西,获得教益。

(7)僵劲:僵硬。

(8)拥覆:围盖。

(9)和:缓和(与“僵劲”相对来说)。

(10)绮绣:指绣花的丝绸衣服。

(11)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12)假诸人:即“假之于人”,向别人借。

诸,相当于“之于”。

应掌握的重点语句如下: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7)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文章结构如下:
第1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家贫
借书:无从致书以观
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
求师:从乡之先达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第2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艰难——受人照顾
学习生活艰苦——乐以忘忧
第3段:略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第4段:总结,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二、细读课文——问题探究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明确:家贫、无书、无师。

2.文章是如何写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明确: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写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

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文章写了其他学生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明确:“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学无所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反而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5.“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明确:“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

说明后天的努力很重要。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古人哪些刻苦学习的故事?
明确: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有:①囊萤映雪:囊萤,包着的萤火虫。

《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
,学而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②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③凿壁偷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明确:学习条件差,要勉励治学;学习条件好,更要好好珍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作为现代中学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

条件何等优越,应更好地珍惜,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的理想,读书虽然苦些,但和宋濂求学相比,又何苦之有?只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附板书设计: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