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宪审查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3、不足:第一,司法审查主要是具体的个案审查, 部分国家它不能撤销违宪的法律及法律性文件。第二, 对有关法律违宪性裁决的效力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性。
(二)立法机关审查模式 1、概念:立法机关审查模式是宪法或宪法惯例所规
定的立法机关负责审查、裁决违宪案件的一种违宪审 查模式。 2、优点:立法审查具有权威性和权力行使的统一性, 监督的直接性和快捷性。 3、缺陷: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也有实效性、经常性和 公正性不够理想的。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6、取缔政治组织。是指违宪审查机关禁止违 宪政党存在与活动的一种措施。
违宪审查部分思考与分析
一、思考: 1、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及其特征。 2、违宪责任的归结。 二、分析: 1、良性违宪、宪法专门机关审查模式 1、概念:专门机关审查模式,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
专门机关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的合宪性进行审 查、裁决的一种违宪审查模式。 2、分类:特设司法机关审查模式、专门政治机关审 查模式。 特设司法机关审查模式是指由根据宪法规定设立的专 门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法院负责违宪审查的一种模式。 专门政治机关审查模式的特点在于专门政治机关的职 权主要是政治性职权。 (四)复合审查模式 1、概念:复合审查模式是指一国的违宪审查权由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机关共同行使,并根据法律规定 或国家认可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违宪案件进行合宪 性审查和裁决的一种模式。
司法机关违宪责任、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违宪责任和政 党违宪责任。 2、依据违宪行为方式不同可分为作为违宪责任和不 作为违宪责任。 3、依据违宪行为性质可分为抽象违宪责任和具体违 宪责任。 四、违宪责任的形式 违宪责任的形式是指违宪责任的具体表现形态。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1、弹劾。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一般是国家权力机关) 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剥夺违宪或违法失职的国家领导 人和重要公职人员职务的一种制裁措施。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二、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 概念:违宪审查模式是指在宪法实施监督理论指导下,
由违宪审查主体、对象、方式、方法、原则等构成的 可供人们理解、把握和仿照的固定形式。 模式主要包括:司法机关审查模式、立法机关审查模 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复合审查模式等四类。 (一)司法机关审查模式 1、概念:司法机关审查模式是指普通法院在审理具 体案件中,对该案件所适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宪 性进行审查、裁决的一种违宪审查模式。 2、优点:能使一国的违宪审查具有经常性、有效性 和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平衡国家权力、协调各种利 益关系、稳定国家政权结构、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和 一国法制的统一。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2、典型表现:由宪法委员会(审查国民议会和参议院 通过的法案是否合宪、监督议员、总统选举的合法性、 判断有争议的选举的合法性以及裁决政府与议会之间 的权限争议和在重大决策前为决策者提供咨询。) 与行政法院并行审查的法国模式;议会与普通法院并 行审查的英国模式。
3、特点:在于审查主体的双重性或多重性,且各审 查主体相互分工,密切配合,使违宪案件得到有效审 查。不过,该模式也有违宪审查权分散、不统一的缺 陷。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我国在违宪审查模式上,应当实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与普通法院行政庭共同进行违宪审查的复合审查模 式,并在以下方面,对其予以健全和完善。
1、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建设,促使违宪 审查运行的具体化。
2、加强普通法院行政庭建设。 3、制定程序规则,建立违宪审查程序制度。 4、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为违宪审查制度奠定广泛
2、罢免。是对政府公共官员在其任职届满之前,由 选民或原选举单位以选举方式撤免其职务的一种制裁 措施。
3、撤销。是指违宪审查机关废除违宪的法律法规的 一种措施。
4、宣告无效。是指违宪审查机关否定违宪法律法规 和行为的效力的一种措施。
5、拒绝适用。是普通法院在审查具体案件中,对违 宪法律法规不予采用的一种措施。
国家立法机关。 第二,违宪责任是基于宪法关系而发生的,即在宪政
实践中,因宪法关系主体违宪而引起。 第三,违宪责任追究程序具有多元性。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第四,违宪责任既具有法律性质又具有政治性质。 第五,违宪责任的承担方式也不同于其他法律责任。 三、违宪责任的种类 1、以违宪责任主体为标准可分为立法机关违宪责任、
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违宪责任 一、违宪责任的概念
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
概念:违宪责任是违宪审查的逻辑延伸和必然结果。 它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言论或 行为违背宪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内容因而必须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违宪责任的特征 第一,违宪责任的承担主体既具有多重性,又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