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机器人介绍及分析三篇

工业机器人介绍及分析三篇

工业机器人介绍及分析三篇篇一:工业机器人分析目录CONTENTS第一篇:智能制造顶层设计正在制定工业机器人产业获利 ------- 1 第二篇: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3 第三篇:“机器换人”政策逐步落地工业机器人市场爆发 ------- 4 第四篇:20XX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猛增54% ----------------- 5 第五篇:机器换人时代来袭工业机器人现状与前景分析 --------- 6 第六篇:机器人再获政策红利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可期 --------- 8 第七篇: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将出服务/工业机器人同迎利好 -- 9 第八篇:中国制造2025再获力挺工业机器人发展分析 --------- 10 第九篇: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引领智能制造时代 ---------- 12 第十篇:20XX-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年销售量预测数据--- 13 第十一篇:机器人将成富士康支柱业务工业机器人发展态势趋好14 第十二篇:大族激光募重金发力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窥探15 第十三篇:“智”造中国工业机器人三大黄金市场分析 -------- 17 第十四篇:昆山富士康两年裁员5万人工业机器人产业兴起在即18 第十五篇:东莞无人工厂探秘:工业机器人前景分析 ---------- 19第十六篇: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大传感器发展现状分析 -------- 20 第十七篇:20XX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破万亿-------------- 21 第十八篇:工业4.0概念凶猛引中兴入局工业机器人发展分析 --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XX-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第一篇:智能制造顶层设计正在制定工业机器人产业获利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媒体透露,工信部正在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推动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分行业制定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路线图,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培育一批样板企业并组织推广行业应用示范。

早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通过“三步走”实现我国我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智能制造成为工业制造转型的重中之重。

如今,智能制造战略再获工信部关注,在智能化的大势下,智能装备下游应用领域加快拓展,工业机器人发展可期。

工业机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

与人力相比,工业机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时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优势不显,制造业亟待向智能化转型,工业机器人呈现强劲发展的态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XX-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从20XX年其就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20XX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

20XX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

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常有工业机器人“身影”。

其中汽车工业的应用最多,比例达38%。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据全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过,由于核心技术缺乏,我国工业机器人消费严重依赖国外企业,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国本土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高昂的国外设备,这需要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不断提高技术,加大研发水平,早日摆脱国外机器人品牌对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的控制。

考虑到目前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5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智能制造背景下,“机器换人”政策不断落地,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汇川技术、机器人、智云股份、科远股份、秦川机床等相关概念公司将在机器人红利下取得较好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篇: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预计本体产值约9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规模约270亿元。

20XX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新安装工业机器人为14980台,20XX年达到22577台,同比增长50.7%;20XX年至20XX年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而同期世界机器人市场销量复合增长率为10%。

20XX年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依然猛增54%,达到5.6万台。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三篇:“机器换人”政策逐步落地工业机器人市场爆发近日,安监总局发布通知表示,决定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企业作为示范企业,开展机器人作业试点工作。

这十家企业主要涉及煤炭、石油与钢铁等重要以及基础性领域,随着“机器换人”逐渐在这些领域变为现实,工业机器人应用将不断得到推广,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工业机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

与人力相比,工业机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时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优势不显,制造业亟待向智能化转型,在此机遇下,工业机器人大有可为。

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从20XX年其就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常有工业机器人“身影”。

其中汽车工业的应用最多,比例达38%。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据全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过,虽然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大,但由于核心技术缺乏,我国工业机器人消费严重依赖国外企业,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国本土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高昂的国外设备,这需要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不断提高技术,加大研发水平,早日摆脱国外机器人品牌对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的控制。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XX-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XX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

20XX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目前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5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机器换人”政策不断落地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汇川技术、智云股份、科远股份、秦川机床、智慧松德、沈阳机床、天通股份、博实股份、南京熊猫等公司将在机器人红利下取得较好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四篇:20XX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猛增54%7月26日,20XX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热点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据了解,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科技成果已进入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20XX年,我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猛增54%,达到5.6万台。

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的整体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机器人密度”仅为德国日本等国的十分之一。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五篇:机器换人时代来袭工业机器人现状与前景分析今年5月,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主动适应了制造业潮流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这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日,工业机器人大省广东也出台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20XX~2025)》该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广机器人产业,促进机器人应用。

在中央与地方政策不断利好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可期。

工业机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

与人力相比,工业机器人具备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时工作的特点。

近年,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随之上涨,我国制造业人力优势不再,在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提高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成为新的潮流。

我国现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得到应用,其中汽车工业的应用最多,比例达38%。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据全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过,工业机器人在国内不断得到应用的同时,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尴尬现状不容忽视。

目前由于核心技术缺乏,我国工业机器人消费严重依赖国外企业,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国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高昂的国外设备,这需要引起产业重视,也亟待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不断提高技术,加大研发水平,早日摆脱国外企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XX-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XX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

20XX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鉴于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5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空间巨大。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扶持政策不断出台的大背景下,汇川技术、智云股份、科远股份、秦川机床、智慧松德、沈阳机床、天通股份、博实股份、南京熊猫等公司预计将获得利好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六篇:机器人再获政策红利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可期近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在今年年初已经启动,未来国家将进一步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发改委的工作将集中在以下领域:帮助机器人扩大市场消费、创新中央基金的使用方式、加大金融领域对机器人的支持、扩大国际合作,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助理机器人产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