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对氯苯氧乙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复习巩固芳香醚的制备和芳环上的氯代反应,掌握利用苯酚制备对氯苯氧乙酸的原理及方法。
2.熟练掌握电动搅拌装置的使用,掌握固体酸性产物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ClCH2
23ClCH
2
COONa
OCH2COOH OCH2COONa
Cl
OCH2COONa
22
FeCl3
HCl
NaOH
该实验为两步反应:第一步,酚钠和氯乙酸在碱性中通过Williamson合成法制得苯氧乙酸。
第二步是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发生苯环上的氯化反应生成对氯苯氧乙酸。
但该实验不是直接通氯气,而是通过双氧水氧化盐酸生成氯,紧接着就发生氯化反应。
最后的产品经重结晶纯化。
对氯苯氧乙酸是一个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俗称“防落素”,可以减少农作物或瓜果蔬菜的落花落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三)实验试剂及物理常数
药品名称分子量
(mol wt) 性状熔点
(℃)
沸点
(℃)
比重
(d420)
溶解性
氯乙酸94.5
无色晶体61~63 188 1.58 易溶于水,乙醇
和乙醚
苯酚94.11
无色晶体42~43 181.75 1.071 热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和乙醚
苯氧乙酸152无色晶体98~100 285 热溶于水,能溶
于乙醇和乙醚三氯化铁162.22 橙红色固体282 - 2.898 易溶于水
乙醚74.12 无色液体- 34.51 0.7138
微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
(四)实验装置图
反应装置抽滤装置
干燥装置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五)实验步骤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50ml 三口瓶中,加入3.8克氯乙酸和5毫升水,开动搅拌,慢慢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溶液的pH=7~8,然后加入2.5克苯酚,再慢慢滴加35%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沸水浴加热搅拌反应半个小时,继续用氢氧化钠调PH =12,再加热反应15分钟。
移去水浴,用浓盐酸调pH=3~4,这时候会析出固体,抽滤,用水洗2~3次,在60~65℃下烘干,备用。
反应装置同上,加入3克上述制备的对氯苯氧乙酸,和10ml冰乙酸,升温至55℃,加入少量三氯化铁(大约1粒绿豆大小)和10毫升浓盐酸(不要过量)。
升温至60~70℃,在10分钟内慢慢滴加3毫升双氧水(宜慢,让生成的Cl2充分参与反应),保温反应20~30分钟,升温使固体溶解,慢慢冷却,析出固体,抽滤,粗产品水洗2次,用1:3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干燥后称重,计算产率。
注意事项:
1.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将氯乙酸转变为氯乙酸钠,以防氯乙酸水解。
因此,滴加碱液的速度宜慢。
2.酸化在通风橱中进行。
盐酸不可过量太多,否则会生成盐而溶解。
3.开始加浓HCl时,FeCl3水解会有Fe(OH)3沉淀生成。
继续加HCl又会溶解。
FeCl3不可加多,否则影响产品的颜色。
4.Cl2有刺激性,特别是对眼睛、呼吸道和肺部器官。
应注意操作勿使逸出,并注意开窗通风。
5.若无沉淀产生可能是反应温度太高,或氯气挥发。
可降低温度再加入适量的浓盐酸或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