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南京市XX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有答案)

2020届南京市XX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XX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下列手机软件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单项式加上单项式,和为多项式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D.13名同学中至少有两名同学的出生月份相同3.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a>﹣b5.如图,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C、D四点,已知点A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横坐标()A.﹣4 B.﹣3 C.﹣2 D.﹣1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m,n(m<n),方程x2+ax+b=2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p,q(p<q),则m,n,p,q的大小关系为()A.p<m<n<q B.m<p<q<n C.m<p<n<q D.p<m<q<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7.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8.分解因式:x3﹣x=.9.把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10.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1.如图,点A(3,t)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α=,则t的值是.12.将三边长为4,5,6的三角形(如图①)分别以顶点为圆心,截去三个半径均为1的扇形,则所得图形(如图②)的周长为.(结果保留π)13.如图,点P为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三角形OPM的面积为.14.如图,▱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2DE.若△DEF的面积为1,则▱ABCD的面积为.15.图①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cm,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②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cm.16.如图,A、B、C、D依次为一直线上4个点,BC=2,△BCE为等边三角形,⊙O过A、D、E3点,且∠AOD=120°.设AB=x,CD=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π﹣2)0+2cos45°+()﹣1.18.化简:1﹣÷.19.如图是汽车加油站在加油过程中,加油器仪表某一瞬间的显示,请你结合图片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加油过程中的常量是,变量是;(2)请用合适的方式表示加油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2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范围;(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3x2=3,求m的值.21.为了备战初三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某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模拟训练.物理、化学各有3个不同的操作实验题目,物理用番号①、②、③代表,化学用字母a、b、c表示.测试时每名学生每科只操作一个实验,实验的题目由学生抽签确定.(1)小张同学对物理的①、②和化学的b、c实验准备得较好.请用树形图或列表法求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概率;(2)小明同学对物理的①、②、③和化学的a实验准备得较好.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概率为.22.今年N市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期间,某公司对参加本次房交会的消费者的年收入和打算购买住房面积这两项内容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统计相关数据后,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统计表中的a=,并补全统计图;(2)打算购买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消费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3)求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每人年收入为多少万元?2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H垂直BC,点E是AH上一点,延长AH至点F,使FH=EH,(1)求证:四边形EBFC是菱形;(2)如果∠BAC=∠ECF,求证:AC⊥CF.24.在数学活动课上,为测量教学楼前的一座雕塑AB的高度.小明在二楼C处,利用测角仪测得雕塑顶端A处的仰角为30°,底部B处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D处,利用测角仪测得雕塑顶端A处的俯角为60°.若CD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1.41).25.已知在Rt△ABC中,AC⊥BC,AD是∠BAC的角分线,以AB上的一点O为圆心,AD为弦作⊙O.(1)在图中作出⊙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试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3,BC=4,求⊙O的半径.26.小林家、小华家与图书馆依次在一条直线上.小林、小华两人同时各自从家沿直线匀速步行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已知小林到达图书馆花了20分钟.设两人出发x(分钟)后,小林离小华家的距离为y(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小林的速度为米/分钟,a=,小林家离图书馆的距离为米;(2)已知小华的步行速度是40米/分钟,设小华步行时与家的距离为y1(米),请在图中画出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图象;(3)小华出发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是(0,6),M点坐标是(8,0).P是射线AM上一点,PB⊥x轴,垂足为B.设AP=a.(1)AM=;(2)如图,以AP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C.若⊙C与x轴相切,求a的值;(3)D是x轴上一点,连接AD、PD.若△OAD∽△BDP,试探究满足条件的点D的个数(直接写出点D的个数及相应a的取值范围,不必说明理由).江苏省南京市XX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下列手机软件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单项式加上单项式,和为多项式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D.13名同学中至少有两名同学的出生月份相同【考点】随机事件.【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根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B、单项式加上单项式,和为多项式是随机事件;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是随机事件;D、13名同学中至少有两名同学的出生月份相同,因为一年又12个月,所以是必然事件,故选:D.3.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C.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a>﹣b【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以及绝对值的大小,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b<0,a>0,且|b|>|a|,∴﹣a<0,∴﹣a>b.故选:A.5.如图,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C、D四点,已知点A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横坐标()A.﹣4 B.﹣3 C.﹣2 D.﹣1【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因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关于原点对称;而双曲线也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关于原点对称,且关于y=x和y=﹣x对称.【解答】解:把x=1代入y=,得y=3,故A点坐标为(1,3);∵A、B关于y=x对称,则B点坐标为(3,1);又∵B和C关于原点对称,∴C点坐标为(﹣3,﹣1),∴点C的横坐标为﹣3.故选:B.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m,n(m<n),方程x2+ax+b=2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p,q(p<q),则m,n,p,q的大小关系为()A.p<m<n<q B.m<p<q<n C.m<p<n<q D.p<m<q<n【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首先画出y=x2+ax+b和y=2的图象,然后结合图象选择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函数y=x2+ax+b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可知:p<m<n<q.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7.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2≠0,解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可得:x≠﹣2.8.分解因式:x3﹣x=x(x+1)(x﹣1).【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故答案为:x(x+1)(x﹣1).9.把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3.【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先根据顶点式得到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再利用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0)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3),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新抛物线解析式.【解答】解: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点(0,0)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3),所以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3.故答案为y=﹣(x+2)2﹣3.10.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x<2.【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答】解:,解①得:x≥0,解②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x<2.故答案是:0≤x<2.11.如图,点A(3,t)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α=,则t的值是.【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过点A作AB⊥x轴于B,根据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过点A作AB⊥x轴于B,∵点A(3,t)在第一象限,∴AB=t,OB=3,又∵tanα===,∴t=.故答案为:.12.将三边长为4,5,6的三角形(如图①)分别以顶点为圆心,截去三个半径均为1的扇形,则所得图形(如图②)的周长为9+π.(结果保留π)【考点】弧长的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计算三段弧的长度,再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6,把结果加起来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三段弧的长度==π,三角形的周长=4+5+6=15,图②的周长=π+15﹣6=9+π,故答案为9+π.13.如图,点P为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三角形OPM的面积为8.【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且保持不变,由此可得出答案.=k=8.【解答】解: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S△OPM故答案为:8.14.如图,▱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2DE.若△DEF的面积为1,则▱ABCD的面积为1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求出CE=3DE,AB=2DE,求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D∥BC,推出△DEF∽△CEB,△DEF∽△ABF,求出=()2=,=()2=,求出△CEB的面积是9,△ABF的面积是4,得出四边形BCDF的面积是8,即可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CD=2DE,∴CE=3DE,AB=2D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DEF∽△CEB,△DEF∽△ABF,∴=()2=,=()2=,∵△DEF的面积为1,∴△CEB的面积是9,△ABF的面积是4,∴四边形BCDF的面积是9﹣1=8,∴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8+4=12,故答案为:12.15.图①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cm,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②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3+3)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截一个几何体.【分析】要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需将图②的几何体表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解答】解:如图所示:△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是等边三角形,在Rt△BCD中,CD==6cm,∴BE=CD=3cm,在Rt△ACE中,AE==3cm,∴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3+3)cm.故答案为:(3+3).16.如图,A、B、C、D依次为一直线上4个点,BC=2,△BCE为等边三角形,⊙O过A、D、E3点,且∠AOD=120°.设AB=x,CD=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0).【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分析】连接AE,DE,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求得∠AED=120°,然后求得△ABE∽△E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即可表示出x与y的关系,从而不难求解.【解答】解:连接AE,DE,∵∠AOD=120°,∴为240°,∴∠AED=120°,∵△BCE为等边三角形,∴∠BEC=60°;∴∠AEB+∠CED=60°;又∵∠EAB+∠AEB=∠EBC=60°,∴∠EAB=∠CED,∵∠ABE=∠ECD=120°;∴△ABE∽△ECD,∴=,即=,∴y=(x>0).故答案为:y=(x>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π﹣2)0+2cos45°+()﹣1.【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原式第一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最后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2×+4=3+3.18.化简:1﹣÷.【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1﹣=.19.如图是汽车加油站在加油过程中,加油器仪表某一瞬间的显示,请你结合图片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加油过程中的常量是单价,变量是数量、金额;(2)请用合适的方式表示加油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考点】函数关系式;常量与变量.【分析】(1)根据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即可解答;(2)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即可列出.【解答】(1)加油过程中的常量是单价,变量是数量、金额;故答案为:单价,数量、金额.(2)设加油数量是x升,金额是y元,则y=6.80x.2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范围;(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3x2=3,求m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0,把系数代入可求m的范围;(2)利用两根关系,已知x1+x2=2结合x1+3x2=3,先求x1、x2,再求m.【解答】解:(1)∵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2)2﹣4m≥0,解得m≤1;(2)由两根关系可知,x1+x2=2,x1•x2=m,解方程组,解得,∴m=x1•x2=.21.为了备战初三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某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模拟训练.物理、化学各有3个不同的操作实验题目,物理用番号①、②、③代表,化学用字母a、b、c表示.测试时每名学生每科只操作一个实验,实验的题目由学生抽签确定.(1)小张同学对物理的①、②和化学的b、c实验准备得较好.请用树形图或列表法求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概率;(2)小明同学对物理的①、②、③和化学的a实验准备得较好.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概率为.【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小张同学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由(1)中的树状图求得小明同学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情况,然后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有4种情况,∴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概率为:;(2)∵小明同学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有3种情况,∴他两科都抽到准备得较好的实验题目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2.今年N市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期间,某公司对参加本次房交会的消费者的年收入和打算购买住房面积这两项内容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统计相关数据后,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统计表中的a=30,并补全统计图;(2)打算购买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消费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48%;(3)求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每人年收入为多少万元?【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加权平均数.【分析】(1)根据共发放10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结合表格中数据得出a的值即可;(2)根据条形统计图得出打算购买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米的人数,即可得出打算购买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消费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3)利用(1)中所求结合加权平均数求法得出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出:10+50+8+2+a=100,解得:a=30;条形图中:100到120之间的数据为:100﹣4﹣36﹣12﹣20=28,如图所示:(2)∵打算购买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米的人数为:28+20=48(人),∴打算购买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消费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0%=48%;(3)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每人年收入为:(5×10+50×6+30×10+12×8+25×2)÷100=7.96(万元),答: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每人年收入为7.96万元.故答案为:30;48%.2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H垂直BC,点E是AH上一点,延长AH至点F,使FH=EH,(1)求证:四边形EBFC是菱形;(2)如果∠BAC=∠ECF,求证:AC⊥CF.【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题意可证得△BCE为等腰三角形,由AH⊥CB,则BH=HC,从而得出四边形EBFC是菱形;(2)由(1)得∠2=∠3,再根据∠BAC=∠ECF,得∠4=∠3,由AH⊥CB,得∠3+∠1+∠2=90°,从而得出AC⊥CF.【解答】证明:(1)∵AB=AC,AH⊥CB,∴BH=HC.∵FH=EH,∴四边形EBFC是平行四边形.又∵AH⊥CB,∴四边形EBFC是菱形.(2)证明:∵四边形EBFC是菱形.∴.∵AB=AC,AH⊥CB,∴.∵∠BAC=∠ECF∴∠4=∠3.∵AH⊥CB∴∠4+∠1+∠2=90°.∴∠3+∠1+∠2=90°.即:AC⊥CF.24.在数学活动课上,为测量教学楼前的一座雕塑AB的高度.小明在二楼C处,利用测角仪测得雕塑顶端A处的仰角为30°,底部B处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D处,利用测角仪测得雕塑顶端A处的俯角为60°.若CD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1.41).【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AE、EC的长,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C作CE⊥AB于E.∵∠D=90°﹣60°=30°,∠ACD=90°﹣30°=60°,∴∠CAD=90°.∵CD=10,∴AC=CD=5.在RT△ACE中,AE=AC•sin∠ACE=5×sin30°=,CE=AC•cos∠ACE=5×cos30°=,在RT△BDE中,∵∠BCE=45°,∴BE=CE•tan45°=,∴AB=AE+BE=+=(+1)≈6.8(米).答:雕塑AB的高度约为6.8米.25.已知在Rt△ABC中,AC⊥BC,AD是∠BAC的角分线,以AB上的一点O为圆心,AD为弦作⊙O.(1)在图中作出⊙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试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3,BC=4,求⊙O的半径.【考点】切线的判定;作图—复杂作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因为AD是弦,所以圆心O即在AB上,也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2)因为D在圆上,所以只要能证明OD⊥BC就说明BC为⊙O的切线;(3)根据∠B的正切值,先求出BC、AB的值,再结合三角形相似就可求出圆的半径的长度.【解答】(1)解:如图,(2)相切;证明:连结OD,∵OA=OD,∴∠OAD=∠ODA∵AD是BAC的角平分线,则∠OAD=∠DAC,∴∠ODA=∠DAC,∵AC⊥BC,则∠DAC+∠ADC=90°,∴∠ODA+∠ADC=90°,即∠ODC=90°,∴OD⊥BC,即BC是⊙O的切线.(3)设⊙O的半径为x,∵AC=3,BC=4,∵AC⊥BC,所以AB=5又OD⊥BC,则OD∥BC,∴△BOD∽△BAC,∴=,即=,解得x=,∴⊙O的半径为.26.小林家、小华家与图书馆依次在一条直线上.小林、小华两人同时各自从家沿直线匀速步行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已知小林到达图书馆花了20分钟.设两人出发x(分钟)后,小林离小华家的距离为y(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小林的速度为60米/分钟,a=960,小林家离图书馆的距离为1200米;(2)已知小华的步行速度是40米/分钟,设小华步行时与家的距离为y1(米),请在图中画出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图象;(3)小华出发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本题需先根据小林到小华家所走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求出小林的速度和离图书馆的距离.(2)本题需先根据题意求出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关系式,再画出图象即可.(3)本题需求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即可求出小华出发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解答】解:(1)240÷4=60(米/分钟)(20﹣4)×60=960(米)60×20=1200(米).故答案为60,960,1200.(2)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关系式是:y1=40x函数的图象是线段m.(3)∵小林的速度为60米/分钟,小华的步行速度是40米/分钟,根据题意得:,得:.所以小华出发12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是(0,6),M点坐标是(8,0).P是射线AM上一点,PB⊥x轴,垂足为B.设AP=a.(1)AM=10;(2)如图,以AP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C.若⊙C与x轴相切,求a的值;(3)D是x轴上一点,连接AD、PD.若△OAD∽△BDP,试探究满足条件的点D的个数(直接写出点D的个数及相应a的取值范围,不必说明理由).【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分析】(1)由点的坐标可得OA=6,OB=8,则AM的值可以求得.(2)设切点为D.连接CD,易得Rt△CDM∽Rt△AOM,则=,代入求得a的值.(3)结合图形,分三种情况探究满足条件的点D的个数.【解答】解:(1)10.(2)由题意知⊙C与x轴相切,设切点为E.连接CE,则CE⊥x轴,且CE=a易证Rt△CEM∽Rt△AOM 所以=,即=,解得a=.(3)①当0<a<时,满足条件的D点有2个;②当a=时,满足条件的D点有3个;③当a>且a≠10时,满足条件的D点有4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