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导论
重农主义 18世纪
古典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 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1776年
Hale Waihona Puke 新古典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奠基者:马歇尔,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
凯恩斯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新古典综合派 代表人物:萨缪尔森,代表作:《经济学》1948年
杂志-《经济学家茶座》 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cn/ 网站-惠州学院网络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
/mem/
授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供求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八章、要素市场 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现代主流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 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
生产四要素
人力--劳动 L 财力--资本 K 物力--土地 N :一切自然资源 智力--企业家才能 E (管理)
3、资源稀缺性 Scarcity
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 缺的。
D
C
F B A
100
E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变化,生产可能 O 性曲线也会发生移动。但这种移动不一定是 等距离的,这取决于不同的经济政策及收益、 成本相对变动的程度
150
280 300
彩电
第二节、经济学研究的 两大基本问题
二、资源利用问题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 充分利用 空 调 资源既是稀缺的,但又 D C 存在资源浪费、闲置 F
1. 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 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2.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 有市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法都是均衡分析,是从量的 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只是分析时所考虑的影响均 衡的因素在范围上是不同的
思考题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小米步童鞋店里买 了一双鞋子。 这双鞋子成本是15元,标价是21元。结果 是这个年轻人掏出50元要买这双鞋子。 小米步童鞋店当时没有零钱,用那50元向 邻居换了5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29元。 但是邻居后来发现那50元是假钞,小米步 童鞋店无奈之下,还了邻居50元。请问小 米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
5、稀缺导致选择
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由于稀缺的存在,就需要我们做出选择。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是指根据现有资源和人们的需要,决定生产的种类、 数量,即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包括以下三个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产品) what; 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 用什么方法。 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 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 宏观经济问题。
研究对象--整个经济
政府的行为
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4、欲望的无限性
相对于稀缺的资源来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 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二、西方经济学的组成
微观经济学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 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等经济行为。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3. 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要考察随条件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 过程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是静态分析
第四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 由来和演变
重商主义 16-17世纪
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财富,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使金银流入国内。 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地租是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 1776年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发表,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使经济学第一次成为独立的学科。斯密强调“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主张全面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研究重点从供给转向需求,注重研究市场供求关系。“边际革命”使微观经济学成为独立 学科奠定了基础。主张经济自由。 经济大危机粉碎了自由竞争可以协调发展的神话。凯恩斯以“三大规律”论述了有效需求 不足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开始了“凯恩斯革命”。 萨缪尔森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出版《经济学》,号称经济学的 “百科全书”。 70年代的滞胀使新古典综合派束手无策,于是反对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各学派纷纷崛起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第三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一、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就是运用导数和微分方法研究经济 运行中微增量的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一种方法。
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 微分的概念。 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导致了 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使实 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
(3)PPC图形及经济含义
曲线负斜率意味着选择的机会成本。PPC越 来越陡峭意味着机会成本递增 曲线上的点:最大产出点 曲线以内的点:是现有资源均能达到的产出 水平,资源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现实中可 能出现失业,土地闲置,工厂停闭 曲线外的点:在现有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 的产量组合 空 调
200 180
一只有形的手--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
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充分利 用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区别: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失灵,市场不 完善,政府有能力。
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 (要作好坏的评价) 结论不能由经验事实直接检验
三、均衡分析
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 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 状态。
均衡分析就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 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
200 180
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 你身边有哪些浪费现象?
100
E
B A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 分利用?
O
150
280 300
彩电
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
资源数量的增加 技术的进步 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 基本经济制度:
7、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e/Frontier PPC)
(1)含义:指在一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 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经济资源所能生产 的最大数量产品组合的曲线。 (2)假设:
固定的资源 充分就业(不存在着资源闲置) 生产技术不变 生产两种产品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实证分析指排除任何价值判断,旨在描述经济 过程“是什么”的经济分析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
规范分析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法
思考题
(1)张三去上学,花学费3000元,失去工作 收入2000元;问上学机会成本多少? (2)张三去上学,花学费0元,失去工作收入 2000元;问上学机会成本多少? (3)张三去上学,花学费3000元(银行利率 为5%),失去工作收入2000元;问上学的机 会成本多少? (4)张三去上学,花学费3000元,失去工作 收入2000元,但找工作本身需要付出成本500 元;问张三上学的机会成本多少?
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 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第二节、经济学研究的 两大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