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第一章 导论

0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4.78
1.03
1.22
第一章 导论
本书的研究目标
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可持续必须以国内经济增长为前提,维持内外
均衡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在维持外部平衡时,应当注意进出口产品的结构,采用产业政策、
汇率政策等手段引导国内资源的节约。
由于大量劳动力在涉外经济领域工作,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
调整需要考虑到就业水平的维持。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国际金融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学科名称 研究对象 主要分析变量
国际金融学
开放条件下本国内部 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关 系问题 开放条件下本国内部 均衡问题 本国国内货币市场均 衡问题
汇率、国际收 支等 总需求、国民 收入、就业等 利率、货币供 应量等
开放宏观经 济学
有世界影响。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
英国
法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韩国 新加坡
2,402,003
2,252,108 998,671 877,224 1072,357 888,443 136,566
39,681
36,706 6,923 792 5,741 18,395 31,028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货币经济学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研究对象的描述: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具
2006年主要国家当期价格计算的GDP比较
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GDP(百万美元) 13,194,700 2,915,867 4,377,053 2,644,642 人均GDP(美元) 44,118 35,433 34,263 2,011
汇率调节(核心)
经济持续 稳定增长 条件下的 内外均衡 问题
国际 协调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本章回顾

介绍了国际金融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介绍了本国的基本国情,作为确定国际金融 学研究目标的背景。 基于本国国情,提出了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具 体目标。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研究对象的描述: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紧张。
中国的土地资源:可耕地面积少; 中国的水资源:人均占用量低,分布不均;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不 断提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人口众多。
庞大的人口数量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与 就业、资源和全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存在矛盾。
追求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的目标时,要考虑到生产方式的进步、产
业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
任何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要考虑国内的需要,也要考虑维护和
珍惜一个有利于我国的世界市场环境的需要。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本书知识路线图
国 际 收 支
国 际 收 支 失 衡 及 其 调 节
汇率作 为相对 价格对 国际收 支调节 的意义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
教学课件
姜波克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本章要点 ຫໍສະໝຸດ 国际金融学的定义 本书的国情基础
本书的研究目标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国际金融学的定义

国际金融学的形成是以宏观经济的开放为前 提的,它关注的焦点是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 和外部平衡的相互关系。 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经济(可) 持续增长前提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 现问题的一门学科。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研究对象的描述: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外延型增长为主。
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低价使用本国低端 技术和自然资源,以及持续投入本国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这种增长可以 称为外延型经济增长。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经济交流。
万美元GDP投入的劳动和能源比较
经济指标 万美元GDP的劳动投入量 万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油)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美国 0.13 日本 0.13 德国 0.20 中国 4.38 英国 0.18 法国 0.17
1.50
0.72
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