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查房慢阻肺ppt课件

护理查房慢阻肺ppt课件


疾病简析
• 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②缓解支气管痉挛 ③辅助通气 (2)氧疗:①氧疗指征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氧疗,血氧分压<8kPa
(60mmHg)定为氧疗指征,<7.3kPa(55mmHg)为必须氧 疗指征。 ②给氧途径 鼻导管、鼻塞、面罩、气管内配合机械给氧。 ③氧疗方法 Ⅰ型呼吸衰竭,多为急性呼吸衰竭,可给予高浓度 (大于50%)氧疗;Ⅱ型呼吸衰竭,应采取低流量 (1-2L/分)、低浓度(小于30%)持续吸氧。 (3)增强通气:①给予呼吸兴奋剂 ②机械通气 (4)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 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3/85mmHg。CT报告:1,有肺感染,纵膈淋 巴结增多增大。2,左心室增大。3,胸主动脉增粗,钙化。4,双侧胸腔积液,部分包裹,5,右侧胸膜肥 厚。心电图:心肌缺血,房早。
• 初步诊断:1、腰痛病(气滞血瘀症)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出院西医诊断:腰椎退行性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病伴下呼吸道感染胸主动脉瘤。 • 出院中医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咳嗽病肺阴亏虚证。 • 【治疗】入院后予以中药活血化瘀,舒经通络止痛,营养神经,抗感染,止咳平出喘,吸氧,西医对症治
中医科护理查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018.1.15
01.临床资料 • 主诉
• 既往史 • 初步诊断 • 治疗方案
护理Biblioteka 临床资料内容疾病简析
03.护理 • 诊断 • 措施 • 评价
02.疾病简析 • 定义 • 病因
• 临床表现 • 治疗原则
临床资料
• 患者文继文,男,75岁,因“腰痛”入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下呼吸道感染,胸腔积液史,近期在 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后缓解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②营养支持,鼻饲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多种维 生素、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给予高营养治疗;
③运用气垫床,降低压疮发生率。 • O:患者皮肤完好无破溃。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7
• P: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I:①静脉补充营养和电解质,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②留置胃管,进食少量半流质,禁食油腻食物,避免食用产气(豆类、土 豆、胡萝卜等)及易引起便秘的食物,鼻饲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 合物及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饮食。
• O结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2
• P:呼吸模式改变 • I:①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4h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
饱和度,定期复查血气、血象及肝功能; ②执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③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气管切开的原因,取得患者及
家属对目前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 • O: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困难症状较前缓解,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
上,治疗方案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3
• P: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炎症、阻塞、痰液过多有关 • I:①减少尘埃与烟雾刺激,避免诱因,注意保暖。
②补充水分:饮水、雾化吸入及静脉输液; ③遵医嘱用药,口服及静滴沐舒坦祛痰,静滴氨茶碱扩张支气管;注意
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 ④定时巡视病房,加强翻身、叩背、吸痰。 • O:患者能够在机器辅助下有效排痰,心慌气短症状有所减轻,生命体征及各 项检查结果有所改善。
③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食时床头摇高,取半卧位,进食后切勿马上平卧。 • O:基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的摄取基本适应新陈代谢的需要。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8
• P: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 • I:①给予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24h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以便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②保持气切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注意及时更换; ③遵医嘱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及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④定时翻身,避免肺泡受压,使各部分肺组织均参与通气; ⑤稀释痰液,加强吸痰; ⑥定时用三氧机消毒病室。 • O:患者目前生命体征稳定,感染控制良好。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5
• P:语言交流障碍 • I:①多与患者交流,开展心理护理;
②指导患者运用非语言交流方式; ③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 O:患者与护士及家属的交流基本不存在障碍,生活护理及各项治疗 护理能够正确执行。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6
• P: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I:①定时翻身,班班交接;
疗,配合理疗。腰痛缓解,仍然咳嗽咳痰,喘息不适。
疾病简析
• 定义: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气肿等。
• 病因: 慢阻肺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其中包括纤毛功能失调、气道结构改变、气道炎症、系 统失调、气流受阻等诸多病理生理改变。
• 临床表现: 具有气道阻塞性改变和阻塞性通气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气流受阻(不完全可 逆)、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及粘痰增加。由此引起“咳、痰、喘”三大 基本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4
• P:生活自理能力缺乏 • I:①多与病人接触,了解其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给予帮助。
②心理护理:给患者以心理支持,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减轻患者心理 负担。
③健康教育:告知并指导患者家属鼻饲饮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床上擦浴 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 O:患者病情稳定,生活护理由护士承担。
行性加重等。 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以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每
日3~5次,每次5~10分钟。 ④按医嘱给予支气管舒张气雾剂、抗生素等药物,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应用氨茶碱后,患者在21日出现心率增快的症状,停用氨
茶碱加用倍他乐克减慢心率治疗后好转。 ⑤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识、常用药物作用原理及吸入药物的使用,清洁知识等。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1
• P问题: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阻塞、呼吸面积减少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关 • I措施:①保持病室内环境安静、舒适,温度20—22℃, 湿度50—60%。卧床休息,协助病人生活需要减少氧耗。摇高床头30度,协助
身体前倾位,使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②监测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 量、颜色及形状,呼吸困难有无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