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洒水并覆盖麻布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并经常保持表面湿润。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且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坏时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模板周转使用三次后应进行修整,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和安装后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沉降缝的施工
沉降缝的施工,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8.6、施工现场按“三相五线制”设置动力线路;对需要经常移动的电缆线路,应敷设在不会被车辆滚辗、人踩、管材及工具碰撞的地方,严禁置于水、泥浆中;确保电源、电缆、电器及其接头绝缘,并安装漏电保护器;搞好夜间施工照明,做到不留盲区。
交底人
被交底人
交底日期
3.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涵洞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片石和钢筋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4、 施工工艺
4、1基坑开挖
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离设计基底高程30cm厚时,采用人工清理。必要时进行爆破开挖,开挖过程中对边坡(坡比根据土质情况来定,卵石、砾类土为 1:1,粘质土为1:0.5)的稳定情况随时进行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低洼处设30×30cm排水沟和根据现场情况,一般在排水设备的能力大于渗水量的1.5~2.0倍时,设60×60cm积水坑,以便及时排走基坑积水,确保基底土不被水浸泡。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后立即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如基底地质与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图纸要求处理,如设计图中无该内容,则会同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四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研究处理方案。开挖弃土不得妨碍基坑和以后浆砌砌体的施工,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得小于3m,堆放高度不得大于3m。
4.2、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⑴模板的安装
① 模板使用光洁度很好的木模,木模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多次重复使用的木模应在内侧加钉薄铁皮。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木模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② 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工程慨况
详见各路段施工设计图。
2、外观、质量要求
2.1涵身直顺,涵底铺砌密实平整。
2.2盖板涵墙身砼外观无蜂窝麻面,无涨模或爆模现象。
2.3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适,流水畅通,无滞留物。
2.4帽石及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
3、盖板涵工艺
3.1、测量放样
施工前依据设计要求先核对进出口泄水面标高,根据涵洞的设计图纸数据定出涵洞的中轴线,开挖线是根据涵的结构尺寸和坡比、预留施工作业面宽度算出来。
③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④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⑵模板的拆除
①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⑶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所浇的混凝土尚未初凝以前,即将此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混凝土的最大间歇时间是根据水泥凝结时间、水灰比及水泥的硬化条件等情况而定,当缺乏资料难以确定时,可通过实验测定。
4.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当气温低于5℃时,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晒水。混凝土的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坏时可进行模板的拆除,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
7、盖板涵质量控制标准
表7.1-1 盖板涵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
明涵
20
暗涵
50
结构尺寸
±20
流水面高程
±20
长度
+100,-50
孔径
±20
顶面高程
明涵
±20
暗涵
±50Biblioteka 8、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1、严格执行安全作业须知的各种规定和确保工序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8.2、对上岗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使“安全为了施工,施工必须安全”的教育宣传活动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始终。布置工作时应同时布置安全工作;检查工作量,必须检查安全生产,总结工作量一并总结安全生产,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⑵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左右,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表面振动器的位移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左右为宜。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昌都市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
八宿县同卡镇至拥巴乡公路工程
盖板涵施工技术交底
昌都市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涵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昌都市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
项目名称
八宿县同卡镇至拥巴乡公路工程
交底提要
熟知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以“干道德工程,对百姓负责”的质量思想为本。
8.3、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机组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8.4、基坑开挖后,及时设置安全防护网、警示牌等,并设专职人员看护,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8.5、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自动断电开关、防护罩等。施工场地内重要位置设安全标志,并由专人管理,有危险的作业,如接电、施工机械操作等应专人专项专业操作,并须持证上岗。
② 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仍。
③ 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4.3、混凝土浇筑
⑴应严格按实验确定的配合比计量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到现场,并控制模板变形、外形尺寸,并派专人在四周观摩,防止跑浆,暴模,以保持线形顺适。
5、盖板施工
盖板采用现浇,模板采用木模模板接缝垫橡胶片,确保接缝严密不漏浆。钢筋集中在工区钢筋加工棚下料和弯制,按设计分块绑扎成型,人工运至预制场安装,每块盖板钢筋的数量、规格、弯制和绑扎成型后的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
混凝土利用在工区设置的搅拌站拌和,罐车运至灌注地点。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混凝土灌注完后应将盖板顶面压实抹平,终凝前再进行二次光面,以此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